“让你女同事立即还钱,否则我跟你退婚”,男人:退就退,谁怕谁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中,认为“孤独”的人是不完整的人,于是就出现了《孤独六讲》中提到的两种情况:一方面,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所以要把别人从孤独里拉出来,接受公共的检视;另一方我们害怕孤独,所以不断地被迫去宣示“我不孤独”。

蒋勋说这跟儒家文化有关,在儒家文化中,感到孤独的人是不完整的,在父子、兄弟、夫妻的关系里,不应该有孤独感,而应该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而在西方的语境中,孤独者是对自己的存在,自信而且自负,不需要他人怜悯,孤独能让人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个独立存在的完整个体。

我们不好武断地评判对错,只能结合起来去判断怎样才能最接近真实情况。我们当然没必要照搬西方那一套,但是就前面提到的两种“不允许孤独”的情况而言,有时候显得不合理,不近人情。

诚如张爱玲所说:“在传统的社会里,清晨五六点,你起来,如果不把房门打开,就表示你在家里做坏事。”

如今很多人应该对此深有感触,你不合群就会被人说成不正常,有人甚至不假思索说你精神有问题,说你不懂人情世故,说你性格孤僻。或许真的存在他们所说的情况,但全部都是他们说的那样吗?我就不喜欢合群,我就喜欢独处,不行吗?为什么不行?别人合群我就必须要合群吗?

这种问题可以引申出很多问题,包括婚姻,也存在所谓的群体观念,比如催婚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别人都结婚了,你不结婚,肯定会让人笑话,肯定抬不起头!”

这种“不允许孤独”的群体观念,会破坏人的完整性,以至于很多人不敢叛逆,不敢遵循自己的意愿行事,于是就有了所谓“害怕孤独”,急于向别人宣示“我不孤独”,为了“求同”而求同,不敢“存异”。

对于个人认知不太强的人来说,愿意接受并喜欢合群,当然没问题。但是对于个人认知很强的人来说,不想合群却被迫合群,心里能好受吗?

话虽如此,但当我们面对大的道德压力时,有时候会丧失勇气,比如父母一哭二闹三上吊催婚的时候,闹得鸡飞狗跳的时候,我们会妥协,这种情况下催生的婚姻,很多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

朋友丫丫就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她向父母妥协之后,立马被安排了一段婚姻,她觉得反正已经妥协了,再妥协一次也没什么,自己满不满意无所谓了,能让父母满意就行。但是,跟男人订婚以后却发现,男人的所作所为让她无法接受,她实在过不了自己内心那道坎儿。

那个男人及其家人本来答应得好好的,说会买房,钱已经准备好了,说一定不会让丫丫受委屈,然而,在等待结婚的过程中,在离结婚的日子越来越近的时候,男人把买房的钱借给了女同事,是不是真的“借”,只有他自己知道。

丫丫受不了的就是他的这种行为,因为没跟她商量过,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她忍不住幻想结婚后频繁出现这样的事,于是就开始打退堂鼓。

为了不把事情闹大,她给男人发出了最后通牒:“让你女同事立即还钱,否则我跟你退婚!”

得到的回应简单明了:“退就退,谁怕谁!”

你觉得之后会发生什么?她父母会护着她吗?

并没有,得知她要退婚,所有人像是疯了一样说她不懂事,包括她父母。在他们看来,男人的所作所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要求丫丫不要小题大做:“你们都已经订婚了,马上就要结婚了,你现在退婚,谁还敢要你?你不嫌丢人,我们还嫌丢人呢!”

选择题又来了,妥协,还是不妥协?

她选择了不妥协,她决定做个“不懂事”的女人,决定“装糊涂”,不愿再违背自己的意愿,父母生气让她滚出去,她二话没说就滚出去了。

她说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因为是她自己选择的,无怨无悔。

很多父母子女之间都存在对立的问题,尤其在结婚问题上,双方好像永远都在对牛弹琴,父母听不懂子女在说什么,子女也听不懂父母在说什么。其实不是听不懂,只是互不认同。

这种问题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即便是父母子女,彼此之间也是单独的个体,个体有个体的想法,合拍了就合拍了,不合拍就是不合拍,做不到互相尊重,就会两败俱伤,或者一方因为妥协而受伤。

很多人试图给这种问题确定一个标准,最终却发现没有标准。市面上流传的所谓标准,所谓“就应该如何”,只是发生者个人的价值观作用下的结果,根本无法普及,因为人跟人始终不会一样。

既然如此,为何不让个体回归个体呢?为什么不多元化一点呢?想合群的人不用别人提醒也会合群,不想合群的人就让他不合群好了,这样才称得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如果非要用一种标准限制所有人,同化所有人,未免太过压抑人性了。

那些“害怕孤独”的人,很多都是因为被压抑了人性,他们不敢正视孤独,认为别人都说孤独不好,自己也应该认为孤独不好,于是就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却不知,越是这样越容易感到孤独,因为孤独是“友”非“敌”,你越想要摆脱它,越是会将其放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