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写作连载4

格律诗写作(连载4)

新华诗词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六、押韵规则

前面我们做了一些理论知识和基础的铺垫。现在开始我们将进入实际操作的阶段。诗词押韵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
1、选定韵书。选择一本韵书。也就是选择一套分韵系统。前面我们介绍了那么多的韵书,每本韵书都有一套韵部系统,在一首诗词作品中,我们只能选择其一,比如我们选择了使用《中华通韵》,就不能再使用其他的韵书。不能新韵、通韵、平水韵混押。在新韵通韵没有面世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用的诗韵都是平水韵,因此这一原则被描述为韵押平水。
现在国家已经正式颁发了《中华通韵》,那么代表官方的《中华通韵》就是韵书的正宗,其他韵书都是补充。那么这一原则就应该修改为韵押通韵。
当然,创作一首诗,作者选择什么样的韵书完全是作者的自由。以前的虽然有韵押平水原则,也不是每一个人每一首诗都使用平水韵的。重要的是只能选定一部韵书,不能混押,这才是原则。
2、韵押一部。每一本韵书都有若干个韵部,每一首诗只能选择同一个韵部当中的字来押韵,不能超出这个韵部。也不能与其他的韵部进行混押。
3、韵押平声。一般来说格律诗都是押平声韵。不能平仄声混押。也有很少数押仄声韵的,这可以视为是一种变格。
4 、韵押偶句。格律诗除了第1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以外,其他句韵字押在偶数句,该句又被称为韵脚句。奇数句是不押韵的,又称为白脚句。
5、一韵到底。一首格律诗当第一个押韵句的韵脚字确定之后,整首诗的韵部也就确定了。中途不能换韵,所有的韵字都必须限定在这一个韵部之内。不得再使用其他韵部的字来押韵。所以叫一韵到底。

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际的例子。

我们先看一首小诗

这首五绝押《中华通韵》,一三句不押韵,二四句押韵,韵字光藏两字平声,取自第13部昂韵。与五条押韵规则:“韵押通韵,韵押一部,韵押平声,韵押偶句,一韵到底”相比较,看看是不是一一相符合。

我们再看一首大家熟悉的毛主席的诗:
七  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主席的这首七律,使用的是平水韵,押的是平水韵下平声第2部阳韵。釆用的是首句押韵格式,第句尾字,即韵脚字“黄、江、慷、王、桑”五个字均属于平声,取自阳韵部。第句不押韵。与前面所讲的押韵规则相匹配:一部韵书:韵押平水,韵押一部,韵押平声,韵押偶句,一韵到底。

七、押韵禁忌

近体诗的押韵,有几种情况需要注意禁忌:

一忌出韵。出韵俗称落韵,每首诗只押一部韵,若使用了其他韵部的字来押韵,即为出韵。平水韵有邻韵通押的规则,只限于飞燕格,且对邻韵有明确限定。

二忌凑韵。即所押之韵,与全句的意义不相连属,而勉强凑合起来的。

三忌重韵。重韵即使用同一韵字,在同一首诗里重复押之。这在近体诗是为禁忌。古体诗则不避。

四忌倒韵。两字词为迁就韵脚而颠倒使用者。两字词交换位置使用须不碍义,碍义则不可倒用,用之称之为倒韵,是为禁忌。

五忌连韵。连韵就是相邻的两句押韵句,用了同音字作押韵。这对诗韵的本身的确是有伤害的。这一点尤其在七绝中表现的尤其突出。

六忌僻韵。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使用生僻字押韵,如“蝀翀”等字。

七忌复韵。使用意义相同的字押韵同一首诗。比如麻韵中的“花、葩、华”,阳韵中的“芳、香”,尤韵中的“忧、愁”等字,字义相同,一诗之中双押即为复韵,亦宜避之。

八忌别韵。一字多音,同一字因音不同而意义有别,误押另外读音是为别韵。也就是说,本来是音随意定,弄成了音和义脱节,节外生枝,表了别意。比如“行,折,蕃,差,奇,冠,还,”等字在平声中有多意,尤其是现在使用软件检测格律的要注意人工辨识一下。
今天刚好遇到这么一个例子,把它收录在下面。
随感
文/靳某
梦返桑园鸟返巢,微霜两鬓黯然憔。
云堪入画琼楼渺,水不兴波皓月娇。
博弈观棋无妙着,编刊改稿有良宵。
闲来愧负五车学,偶念韶光自乐陶。
问:老师 请教一下 这首诗 最后这个陶字 是出韵还是 它的韵可以是二萧 也可以是 四豪[抱拳]。
答:陶,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叫别韵。即押的是yao韵(二萧),用的是tao意(四豪)。

九忌撞韵。撞韵就是白脚句即不用韵的那一句(比如七绝的第三句)最后一个字,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从一般角度上来讲,整首诗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容易造成诗读起来涩口。

十忌混韵。即平仄声混押。多为误判声调,或不懂韵规者。

列举了韵病的10种情况。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各位读者以后在实际创作当中慢慢去体会。

(0)

相关推荐

  • 诗词创作有关知识浅议

    杨衍忠 格律是诗词格律的简称,是指诗词的格式和规则,就是诗词形式上的规矩.规范.一般包括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格律是诗词的门面,但同时也应该是其灵魂所在,不合规矩的诗词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词. ...

  • 五堂诗词课038 诗的格律——为什么朗朗上口

    五堂 诗词课 (诗篇) 第三十八章 诗的格律--为什么朗朗上口 同学们可能都会有一个感觉,诗句总是听起来生动优美,读起来又朗朗上口,特别容易让人记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quo ...

  • 诗词课堂 | 诗词创作有关知识浅议 | 杨衍忠

    杨衍忠,笔名桃源笠叟,男,汉族,1966年2月生于肥城市王庄镇花园村,中共党员,现任泰安金洲粮油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泰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泰安市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会 ...

  • 格律诗写作(连载1)引言、平仄

    格律诗写作(连载1)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为回馈<新华诗词>的广大读者,并应<阅读与欣赏文化沙龙>之邀开展<格律诗写作>讲座,自本期起,将讲座内容予以连载. ...

  • 格律诗写作(连载10)折腰体

    格律诗写作(连载10)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第五章.相粘律的变通--折腰体 前面讲的拗救是相间律和相对律的变通,是句内和联内的变通,下面讲的折腰体是相粘律的变通,是联间的变通. 宋魏庆之< ...

  • 格律诗写作(连载13)传统属对格式

    格律诗写作(连载13)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七.词性对仗的从宽 <联律通则>对词性对仗上的放宽,允许不同词性相对,作出了明确的规范.我认为律诗对仗亦可参行.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 ...

  • 格律诗写作(连载11)对仗要求

    格律诗写作(连载11)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第六章.律诗的对仗 讲座开始时说过,押韵,平仄格式,对仗是格律诗的三大重要内容.对仗是格律诗的格式和修辞要求之一. 一.什么是对仗 词典曰:对仗指按 ...

  • 格律诗写作(连载7)律诗的标准格式

    格律诗写作(连载7)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七.五言律诗的标准律格式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前面已经讲过了,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基本句式,这四个基本句式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平水韵》格律诗写作口诀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特别是<平水韵>诗歌更是中国诗歌长河中最绚丽的一支花朵.人们喜欢读诗歌.听诗歌.背诗歌,人们也喜欢写诗歌.尤其是<平水韵>诗歌,朗朗上口,深受人们的 ...

  • 格律诗写作简结及我对诗词韵律的看法

    忙里偷闲,习作几首绝句,律诗.借网吧发出.并把自己写格律诗的体会简单总结如下. 一,必须掌握绝句,律诗的三要素,押韵,平仄,对仗.押韵平仄前边谈了不少,绝句对对仗要求的不严.而律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第 ...

  • 《平水韵》格律诗写作的两大死项

    人们常说的近体诗,一般是指依照<平水韵>写的格律诗.虽然现在有了新韵和中华通韵,但是格律诗的本质没有改变,就是格和律的要求没有改变.何为格?格,一般是指诗句的平仄部分.律,一般是指诗句的对 ...

  • ​格律诗写作章法(下)

    参间虚实法 咏物之诗,须要虚实相间.不有虚笔,既无灵气:不有实笔,既无真意.但虚则不可空泛,实又不可呆滞.此法在唐诗中,当推杜牧<早雁>一首为最佳.今录如下,学者可奉为规矩也. [早雁*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