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褒奖的互助合作社

王先进 牛军

昔日群力合作社,今日当阳开发区。张智明摄

  引言: 1950年,当阳翻身农民搞土改,分了地主20多万亩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但是,缺耕牛、缺农具、缺劳力,成了许多农家的普遍问题。这时,有个农民站了出来,挑头创办了一个声震湖北的农民互助组,受到了李先念的接见和赞扬。这个农民是谁?何以成为宜昌标杆、全省样板?本文将为您讲述建国初期一个当阳农民的励志传奇。

“群力合作社”崛起当阳开发区。张智明摄

  1950年秋,当阳全县掀起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翻身农民分掉了地主209751亩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是,一个崭新的问题出来了,缺耕牛、缺农具、缺劳力,成了许多农户难于解决的问题。怎么办?这时,锦洪乡的季士国挑头创办了宜昌地区第一个农民互助组,并迅速成为全省标杆,受到了省政府主席李先念的称赞。

面对三缺 季士国领办互助组

  1950年搞土改,季士国和所有贫苦农民一样分得了土地。

  1951年春,各家各户缺劳力、缺耕牛、缺农具,顾了水田荒了禾田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时,土改工作组的两名干部杨祖发、王绸诗住进了季士国家,发动大家想办法。杨祖发是县委宣传部干事,一边组织大家学报纸,一边用全国有名的李顺达、饶兴礼办互助组的经验启发他。季士国心想:种田如赶仗(打猎),迟了赶不上,只有互助合作,才能解决"三缺"问题。于是,动了领办互助组的心思,并挨家挨户去动员。就这样,动员了32户134人加入了互助组。季士国被推选为组长,大家都叫这个互助组为季士国互助组。

锦屏山下,群力地界,崛起当玻集团。张智明摄

  互助组搞了一两个月,一些条件好的农户就反悔退组了。季士国慌了神,土改工作组又帮季士国分析说,那些退组的,是家里劳动力多,又不愿牺牲自已利益的人,真正需要互助的还是那些条件差、最贫困的人。季士国在土改工作组的指导下,对互助组进行了整顿和重新登记。新组建的互助组只有7户,都是真正需要抱团互助的人。

  新的互助组不仅互相帮助,对组外有困难的农户也无偿援助。有个姓季的外来户,刚搬来,没屋住,季士国就带领大家帮他盖起了一间半新屋。还有个姓严的自耕中农,一直仗着自己劳动力强,生产条件好,没把互助组放眼里。一天晚上,老严去堰塘洗脚被毒蛇咬了,眼看谷子要收割,他却躺在床上不能下地,心急火燎没办法。季士国就派4个组员帮他割谷、打场、整净,还派妇女们帮他收获了两亩熟透的芝麻。老严很受感动,再三要求加入互助组。

  互助组虽然由弱势农户组成,但一年干下来,哪家的收成都比那些条件好的单干户高。人们看到了互助的好处,互助组一下子又由7户发展到了30多户。

沮河岸边、群力村境,建起坝陵新区。市委宣传部供图

发展副业 成为宜昌互助典型

  互助组壮大了,季士国就和大家商量怎么稳固?大家说:稳固不稳固,关键在实力。为了壮实力,季士国带着大伙劈荒山,开出了5亩"公地",共同耕种,收益归组,用于买农具和救济困难户。

  5亩"公地"取得了不错收益,也激起了季士国建窑场搞副业的念头。可建窑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季士国说:自愿入股,按股分红。可大家吃饱穿暖就不易,哪里有钱掏出来?面对困难,季士国又想出一个法子:组织全组劳力上山砍柴卖。一个冬春干下来,居然砍了5万多斤,攒了160万元(旧币1万元为现币1元)。政府又贷款扶助了400万元,很快,一座新窑就打好了,烧出的砖瓦供不应求。

  季士国互助组越办越好,惊动了县长张三杰。1952年春节刚过,张三杰就背着行李来到季士国家说:"老季,我来帮你办互助组"。在张三杰的帮助下,互助组很快由松散型变为了紧密合作的集体。

季士国互助组在集体劳动除稗草。牛军供图

  季士国互助组的成功,引起了宜昌地委重视。1952年3月,地委召开宜昌地区农业生产会议,全面推广"季士国经验"。会议由行署专员刘真主持,季士国被请上了主席台。面对好几百人,季士国不知所措,地委副书记张华向他点点头,用眼神鼓励他,工作人员又为他端来一杯水,他喝了一口定定神才开始讲。他越讲越激动,最后放下豪言说:"今年,我们互助组的打算是亩产百斤棉、千斤粮。"

  听了季士国的话,有人说:好你个季士国,一炮从湖北打到湖南去了(吹牛)。地委副书记张华走到台前说:"季士国是个农民,敢说这话,在坐的干部们敢不敢说,他的话对不对,请大家认真讨论!"

会议本来是推广经验大办互助组的,季士国点了一把火,会期又延长了两天。不过这两天,讨论的话题里加进了科学种田!

季士国互助组在总结丰产经验。牛军供图

科学种田 努力实现粮棉高产

  季士国的豪言有没有脱离实际?他要用事实来回答!

  从宜昌回来后,季士国拿出自己的6分水田、1亩禾田搞高产试验,带领互助组改撒播变条播,改荒田变良田,改低产变高产,推广"胜利籼、柯字棉"等优良品种。县长张三杰也带着县建设科的技术员与他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科学种田。

  当时搞科学种田,很多人不理解。有个农民说:胜利籼,柯字棉,好歹今年搞一年。大家对条播更是想不通,以前搞撒播,一个早工,1个人可撒播四五亩地。现在搞条播,一个早工,10来个人最多才播3亩田。因此,又有人发牢骚:我今年活了四十八,没有见过牵起绳子种棉花。还有人以为"化肥跟盐一样,用不得",偷偷丢了。

  季士国顶着各种压力,在技术员的帮助下科学耕种、合理密植。秋后验收一过秤,6分水稻收成630斤,亩产过千斤,1亩棉花收皮棉也超过百斤,其他的农户也都大增产。

  试验中,季士国根据县里安排,在稻、棉没成熟时拔了一棵棉花,上面结桃103个;拔了一窝水稻,分蘖20多根,每穗160多粒,阴干后做成了实物样品。当年10月,季士国带着实物又一次走上宜昌地区农业会议的主席台,介绍科学种田的经验。大会结束后,全地区的很多农民纷纷前来学习科学种田的经验。

 季士国1952年获得的奖章 。牛军供图

敢于争先 互助组转型合作社

  季士国示范引领了当阳大办互助组的热潮。到1952年底,全县建立互助组5317个,互助面积415561亩,占总耕地的75.1%。

  1952年11月,季士国到武汉参加劳模会,省政府主席李先念把他和30多个互助组的代表请进省府座谈。季士国是第二个发言的,李先念多次插话,问这问那。李先念说"当阳季士国的互助组通过搞副业发展生产,好得很!它巩固了互助组,壮大了互助组,稳定了人心,它能使人看见互助组发展的希望……"同时,李先念对季士国开展科学种田、提高农业产量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赏。

过去荒河滩,今日美如画。雷雪松供图)

  1953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定》。宜昌地委举办培训班,季士国参加培训,学习《决定》和外地创办初级农业合作社的经验。从宜昌回来后,他和互助组的几个骨干一商量,也要把互助组办成初级社。在想取什么社名时,工作组的杨祖发说"你们互助组是靠群体力量取得的成绩,就叫'群力'吧"。建社报告送上去,很快得到了县委和宜昌地委的批准,群力农业合作社就这样诞生了。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标志着互助组历史使命的终结。群力社成立以后,季士国依然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农民。他领办的群力社和半月乡王荣义领办的先锋社,由初级到高级,一直是当阳县和宜昌地区农民迈向半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的两面鲜艳的旗帜,在湖北省农村社会主义革命中,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先进,主任记者,宜昌市优秀编辑,湖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作者:牛军

作者简介:

  牛军,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兼职研究员。原当阳市档案局副局长、史志办副主任,当阳市作家协会原主席。出版个人著作《人到中年》《史志论谈》《当阳地方文献资料汇编》,主编总纂《当阳市志》《当阳艺文志》等10多部书籍,参与编审和主审地方专业志和地情资料书近百部,发表文史文章、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100余万字,策划设计《当阳记忆》等多项大型图片展。2019年4月被推选为“宜昌好人”上榜人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