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386课:细说“谒”字,古代的名片长什么样?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一个汉字“謁”。“謁”字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谒”,虽不常用,但也不是生僻字,其详情如下:
謁(谒)。读音有两个:
(一)yè。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谒,白也。从言,曷声。”形声字,本义是禀告,陈述。一般用于卑幼对尊长。《释名·释书契》:“谒,诣也,诣,告也。”《战国策·秦策一》:“臣请谒其故。”姚宏注:“谒,白也。”请让我陈述一下理由。
因为是形声字,暂不讨论字形。谒在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举常用用法说说:
(1)告发;检举。《韩非子·八经》:“诛毋谒而罪同。”陈奇猷校注:“谒,谓告奸,毋谒,谓不告奸也。不告奸则有罚,故曰诛毋谒。”知道奸情而不告发,就将他和坏人同样治罪。
(2)进见;拜见。这是现代汉语常用的用法,比如攀高谒贵。元代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一年三谒卧龙冈,却又早鼎分三足汉家邦。”这是三顾茅庐,三次拜见诸葛亮。
(三顾茅庐)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则去那娘亲分付明白,则要你一言説透千年事,俺也不怕十谒朱门九不开。”后来“十谒朱门九不开”发展成为成语,指豪门都是为富不仁的人,上门求助拜见多会遭到拒绝。
(晋画像砖所载的拜谒)
(3)名帖。名刺。《释名·释书契》:“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告所至诣者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谒者,若后人书刺,自列爵里姓名,并列所白事。”旧时,卑下或年幼者,拜见尊者或年长者,往往先递一张卡片,上面列明自己的姓名,职位以及拜见的事由等,称为名帖,名刺,类似后世的名片,但又比名片更富文化意味,如图:
(旧时名刺)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乃绐为谒。”颜师古注:“谒,谓以札书姓名,若今之通刺。”汉高祖刘邦做亭长时,在自己的名刺上诈说“贺钱一万”,实际上他没带一个钱。这是更早期的名刺,一般以木牍竹简制成。如图:
(古时的名刺)
(4)古代官名。掌管引进拜见者。通称为“典谒”、“谒者”,也简称为“谒”。《新唐书·李训传赞》:“卒为阉谒所乘,天果厌唐德哉!”这里的谒,就是谒者。
此外,谒还是姓氏,《通志·氏族略四》有载。
(二)ǎi。这个读音出自《篇海类编》。同“霭”。《篇海类编·人事类·言部》:“谒,亦作霭,阴晦也。”《集韵·冭韵》:“霭,云貌,或省。”韩愈有诗《秋雨联句》:“庭翻树离合,牖变景明谒。”
谒的小篆写法如图:
(谒的小篆写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