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古猗园和老街的底蕴(原创)
退休后我总是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张弛有度。作为长辈舔犊之情不可无。年初六带着家人和孙辈开车前往嘉定古镇,逛了逛南翔古猗园和老街,收获满满。
古猗园距市中心21公里,开车30分钟就可到达。内有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
古猗园初名猗园,为明万历年间河南通判闵士籍所建,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设计布置,以“十亩之园,五亩之宅”的规模,内筑亭、台、楼、阁,立柱、椽子、长廊都刻有千姿百态的竹景图案。
以逸野堂为中心,北有曲廊、幽赏亭,南有鸢飞鱼跃轩、小松冈和南厅。
鸳鸯湖景区水面约15亩,以长18米,宽4米的九曲桥分隔东西两湖。
九曲桥拦腰浮于湖面,与东面柳荫桥遥遥相望,桥面中部是造型玲珑剔透的湖心亭,又名镇蛇亭。
湖的南面是曲香廊,又名五曲长廊,因沿湖岸犬牙交错,就曲设廊。
廊底有亭,曲径通幽。穷五曲香廊,沿左岸尽头,便是楼高厅阁的茗轩。
古猗园的亭台楼阁多临水而建,与水景配合,体现了“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的意境。
小瓦覆顶,屋脊镂空,各种斗拱、飞檐翘角。
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具有明代园林建筑艺术风格。
以水为主,相映园景。以方池和狭长形的水面形态,贯通全园。
古猗园的水,与外隔绝,但在百亩之园中,有千米距长的溪流。
在诗情画意之中,不乏有窈窕淑女身穿明朝服饰,打着伞在这里潇洒走一回。
园林中摄客不少,尤其是穿着明朝服饰的美女,与园林相得益彰。
二月正是园林梅花开放时节,爱好摄影和喜欢梅花的游客,对着梅花树爱不释手。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走过梅花园来到万安塔,此塔原来在南翔镇西南的万安寺内,1988年移置古猗园内。
园林有一尊纪念南翔人黄明贤的石雕,南翔小笼包就是他发明出来的。据介绍,清朝同治年间古猗园中人来人往,人们在城隍庙烧香后 会来到园中游玩,黄明贤每天在不系舟上贩售大肉包子,后有其它人来船上抢生意 也卖包子,黄明贤就进行改良做成小笼包子,这种皮薄味佳的小笼包一下就出了名,从不系舟开到南翔镇 再到上海城隍庙,从此名满天下。
外孙女用鼻子闻了一下黄明贤手中拿的小笼包,仿佛赶脚香气扑鼻!
这只石马是明代的石俑,70年代才从南翔古镇内迁到古猗园的。孩子们的好奇心,骑上石马过把瘾。
公园西南部有儿童乐园,二个外孙女喜欢攀岩。
比起上海李宁攀岩壁那是小巫见大巫,孩子们却玩得很开心。
看二个外孙女荡秋千玩得好开心啊!
比一比看谁荡得高!
结束了南翔古猗园,开车到南翔老街。南翔老街也叫镇,是上海市四大历史名镇之一,历史上曾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美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南翔老街,这里也不乏透着江南的风格,一塔、二河、三街、四桥也是老街的底蕴。
在江南众多的古镇中,南翔老街和其他古镇的建筑布局大致相同,少不了河水纵流,小桥横卧,河两边则是石板小路,商铺林立。
不同的是,这里的河中没有游船,倒也多了几分安静。
我们是从民主街沿着生产街进去。小河右边就是南翔小笼包店。
亭子旁边就是太平桥,站在太平桥上拍的尚贤廊。
位于南翔镇“十字港”水面上的桥梁,有太平桥、隆兴桥与吉利桥。
行走在青石板路上,虽然有点冷,老街上游客还是不少的。老街上商铺林鳞次栉比,是一个热闹去处。
来到了南翔老街标志性景点五代砖塔南翔双塔。
南翔寺已毁,而仅剩的双塔千年来饱经风雨洗礼,塔高11米,在80年代修复后基本重现原貌。
南翔双塔对面是一座报济桥。宋景佑四年(1037年)由云翔寺僧遇贤及其徒裔,在山门口甃石建桥,名曰报济,俗称香花桥。
桥面有一幅白鹤浮雕图,南翔因寺成镇,是得白鹤相助,所以白鹤是这里的吉祥物。
元、清两代均有修建,清末改拱桥为平桥,解放后拓宽桥面,改成钢筋水泥桥,今政府斥巨资保护和修复双塔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南翔老街,报济桥列为重点之一。
沿着老街往西走就云翔寺,她以唐风复建,在江南地区,完整的仿唐寺庙,这还是第一座。其特色是刚劲雄健,气宇恢宏,简洁大度,淳朴自然。
如果说历史上的云翔寺曾经蜚声江南,那么复建后的云翔寺正以其崭新的面貌饮誉沪上和海外。
云翔寺大门对面是御驾桥。
到了太阳西下的时分,我们感觉有点饿了,就找一家小笼包馆用晚餐。
南翔小笼包是首选,还点了几道菜品尝一下老街的味道。
孩子们除了玩也是冲着小笼包来的,看二个外孙女吃得有兹有味。
夜色下的南翔老街,旧城风貌毕显。
进入老街,先是被这青瓦、白墙、石桥吸引。
我很喜欢这样的古镇。有水,有桥,有绿树花香,有飞檐人家。
夜色下的小桥,显得格外宁静。
走近云翔寺,在老街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地妖艳!
走近双塔,一睹华灯初上时砖塔的姿态,来用心聆听它述说千百年来历经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