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尼姑还俗,嫁给大22岁的丈夫,生下一子成家喻户晓的总统

“四儿五岁六儿三,莫与肥甘习口甜。清白传家无我愧,诗书世业要人担。”——《谕儿辈诗》

母爱伟大,想必大多数人们都深有体会。不少人能够踏入社会有所成就,家庭的培养不可忽视,都是凭借着父母从小的教育,鼓励与支持。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一位母亲,从清朝末期当中还俗,并嫁给了一位大自己22岁的丈夫,而其生下的儿子,更是成为了一位家喻户晓的总统。

这位女性拥有着非常传奇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就是王采玉。王采玉出生于清朝末年,其父亲曾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从小出生在优渥家境的王采玉饱读诗书,并且跟随着父亲走南闯北,见识也是非常广。前十九年都在宠爱中成长,出落成一位知书达理的淑女。

然而就在王采玉19岁那年,家庭遭遇了变故;父亲离开了人世。父亲的离开,使得家中失去了顶梁柱,两个弟弟也不争气,二弟过惯了富有的生活,每天沉迷赌博,而小弟则是患有精神疾病,在二弟的挥霍下,整个家很快就家财散尽。而王采玉只能够靠着自己给人做女工,赚取微薄的工钱来帮补家庭,过得十分辛苦。

母亲为了能够让王采玉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就为其安排了婚事,可婚后的王采玉并不幸福,嫁过去之后经常会受到丈夫的打骂,很快其丈夫就因为感染上霍乱去世,而王采玉所生的儿子也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最终没能熬过去夭折了。

父亲、丈夫以及儿子的相继离世,给王采玉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时旁人在背后纷纷议论,认为王采玉是不祥之人,命格硬从而克死自己的亲人。悲痛不已的王采玉,孤立无援还要遭受她人的冷嘲热讽,因此她决定出家为尼,远离世俗度过自己的一生。

听到女儿决意出家的消息,母亲只身前往哀求,最终王采玉抵不过母亲的请求,选择了在尼姑庵当中带发修行,远离了红尘往事。后来,王采玉的堂兄王贤东听闻自己堂妹的事情后,便前来说服堂妹还俗嫁人,王贤东在蒋家盐铺中当掌柜,蒋家人不仅待他不薄,而且蒋家主事人妻子也已经离世,于是王贤东便自作主张当了这一回媒人。

蒋家主事人蒋肇聪不仅家境优越,而且为人踏实,待人宽宏,虽然比王采玉大了22岁,但是却也是难得的良人,于是王采玉便答应了。婚后的王采玉生下了一个儿子,并且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十分恩爱,而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民国蒋介石。

不过在这之后生下的两女一子都不幸夭折,1895年蒋肇聪也离世,可王采玉却为放弃过对儿子的培养,在悲痛之下振作起来培养独子蒋介石。

蒋介石从小就被母亲安排读书,并且教会了其许多人生的道理,长大后的蒋介石,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决定出国留学,在当时家族中的人都对此表示反对,但是王采玉顶着压力,无条件支持了自己的儿子。

对于自己儿子的很多想法,王采玉都选择了支持,要知道在当时的这些行为,可以说是违背世俗常理的,但是王采玉却格外开明。蒋介石去日本读完军校归来后,萌发了革命的想法,便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可惜的是,王采玉直到离世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

蒋介石正是因为受到了母亲的影响以及栽培,才能够达到后来的地位,每年的忌日,蒋介石都会去祭拜自己的母亲,并且在台湾修建了慈恩塔用来纪念自己的母亲。

资料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