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香港小成本电影非常卖座...

20世纪60年代,香港小成本电影非常卖座,随随便便拍一部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蔡澜却对邵逸夫说:“我拍了39部电影都赚钱,拍一部不赚钱的行不行?”邵逸夫惊愕地看着他:“如果第40部也能赚钱,那又何必呢?”
 
蔡澜叹了口气:“邵先生不懂我啊。”从此,蔡澜告别了电影行业,转向了文学创作。
 
彼时的蔡澜已经是最炙手可热的金牌监制,他监制的《龙兄虎弟》、《城市猎人》、《霹雳火》等作品都深受观众喜爱,最辉煌的时候,他要同时奔波与4、5个剧组调节工作。但是,此时的电影只谈票房,不谈艺术,这与蔡澜对电影的期望大相径庭,他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事情上,所以,他果断退出了电影行业。
 
之后的蔡澜,除了写作,最大的爱好就是美食。在吃这件事上,蔡澜可以称得上是“顶级玩家”,不仅人送外号“食神”,就连《舌尖上的中国》拍摄时都请他做美食总顾问。
 
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为了笼络洪七公,特意为他做了一道菜,叫“24桥明月夜”,把豆腐用内功塞进火腿里,然后进行蒸煮,味道鲜美,口感细腻,让洪七公食指大动。
 
然而,这道菜只存在金庸的想象里,具体怎么做他也一无所知。结果,蔡澜真把它给做出来了。
 
蔡澜看到“24桥明月夜”后,就对这道菜念念不忘,为了吃到这样的豆腐,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买了一整只火腿,切掉1/3,然后用电钻凿开了二十四个洞,把豆腐放进洞里,再把切下来的火腿盖回去,蒸煮8个小时,最后,小心翼翼把豆腐取出来。此时,火腿的全部精华已经被豆腐吸收,把火腿扔掉,只吃豆腐就可以了。
 
如此美味的一道菜,光是想想就觉得口齿生津了。
 
蔡澜身上最令人羡慕的,不仅仅是对美食的独到的见解,更是他的那份洒脱到极致的个性。
 
人年龄越大,越关注养生,但蔡澜偏偏不这么认为,他说:“抽烟伤肺、喝酒伤肝、吃肉伤胃,可是,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伤心!只要吃得开心,人就会快乐,身体自然会健康、会好起来的。”

有一次,他和金庸一起吃饭,当时,金庸刚刚娶了比他小29岁的老婆,这让蔡澜羡慕不已,但是,饭局上小媳妇却十分担心金庸的身体,饮食管得非常严格:海鲜不能吃,怕通风;猪肉不能吃,怕血脂高;浓酱也不能沾,会影响血黏度......一顿饭下来,金庸能吃的只有一份白灼青菜,更不要想饭后再来支香烟了。
 
至此之后,蔡澜再也不羡慕金庸娶了个年轻的老婆了,他说:“生老病死,每个人都避免不了,一刹那的光辉,总比一辈子平庸好。如果一个人活到一百岁身体还是百分百健康,但是脑子里空空如也,一点美好的回忆都没有,这不叫健康,这叫惩罚。”
 
年过八十的蔡澜活的越来越通透,有一次,有读者问他:“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蔡澜笑着说道:“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吧,一点也不复杂。”正是秉持着这份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们看到的蔡澜总是一副慈眉善目,笑嘻嘻的样子,而看似玩世不恭的背后实则充满了睿智。
 
人生匆匆几十年,转瞬即逝,学会多爱自己一点,昨天觉得熬不过去的事儿,或许到了今天根本就不算什么,凡事看开、看淡,人生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如今,八十岁高龄的蔡澜把一生的智慧全部纳入《人间好玩》这本书中,书中谈人生,谈生死,谈男人,谈女人,谈两性婚姻,也有讲穿衣品味、美食品鉴、赏酒品茗、篆刻书画、好友知己、从业经历、人生态度等等。
 
当你感到迷茫或者困惑的时候,不如读一读蔡澜,篇幅短小,每一篇里都有治愈功能,它的字里行间都透着蔡澜的智慧结晶,让你豁然开朗,惊叹世界还能如此有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