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英雄丨林觉民 我心中的奇男子
作者近照。冯薪竹供图
一路成长而来,总有一些英雄人物闪耀为光束,成为我求索路上的精神坐标。他们敢在黑暗中坚定逐光,敢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敢拼上一腔血、日月换新天。他们是我前进路上的旗帜,尤其那些追光者,林觉民就是其中的一位。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山河破碎,哄抢人血馒头的触目悲剧还在无休撕扯,冲破黑暗的夜行者,能否在振臂疾呼下让民族觉醒?对光明的寻找能否支撑他们迈出的步伐愈发铿锵?时光证明,尘嚣远去,他们单薄的背影果然磅礴有力。
1911年4月,林觉民去往广州发动革命的路途中,挥泪写下寄予妻子的最后一封信。夜已深沉,不知意映卿卿安睡否?只怕今后无数个日夜,你将在怎样的心绪里入眠,我都不再知晓……
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福祉,他们牺牲了个人幸福,向着暗夜中的微光决绝而去。家中有父母,怎不盼儿归,寒舍住发妻,泪干已断肠,但总有人要坚定地走在中国革命的最前沿,高唱慷慨悲歌。
“你为什么躲在暗处?你虽然苟活,可是你已经老了,我虽然死了,可是我永远年轻。”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正告审讯者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李准甚至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可以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张鸣岐则认为,这个“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的林觉民,后患无穷,必杀之。1911年,年仅24岁的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杀,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已离开一个多世纪,但他依然活着,在我心中,永远是那个奇男子模样!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18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