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模上的QQ糖:记录红灰蝶 | 粉丝来稿

物种简介:红灰蝶 Lycaena phlaeas,前翅橙红色,中室中部和端部缀以黑斑,后翅黑褐色,亚外缘有长条橙斑。广布于古北界、新北界和东洋界北部,虽然常见,橙黑配色的外表在整个灰蝶家族中颜值也不算低,平朴中带着华丽。取食蓼科酸模属的植物,如巴天酸模、羊蹄等,据说也可取食蓼科何首乌属的植物,但本人并未在何首乌上观测到过红灰蝶取食,人工饲养下对成虫进行套卵,成虫也是选择了酸模属进行产卵。
长久以来,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饲养红灰蝶,一方面是想要记录其生活史,另一方面是为了羽化后得到高品质标本,早年野采的成虫磨损较为严重。前不久,我在为写沪上堇菜属鉴定的推文搜集样本和图片时,无意中见到红灰蝶交配,索性翻找一番,带回了许多不同龄期的幼虫,从而记录到了一些它的成长阶段。
现在,先跟随图片,我们来一起寻找红灰蝶的幼虫。先找到它的宿主,酸模属植物,河滩、路边、荒地、田间地头甚至草坪上都常能见到。↓
开花结瘦果以后很有辨识度,但注意,红灰蝶幼虫一般不在老熟植株上,所以我们要寻找那种还未开花或者被“剃头”长新叶的植株。↓
首先是卵,红灰蝶成虫交尾完毕后,雌虫通常会将卵产在酸模生长较成熟的叶片的正面,大多位于靠近中轴叶脉或者叶基部靠近叶柄的地方。卵呈现扁圆状,表面多凹坑,形似高尔夫球,已孵化的卵有些正中处有明显的破壳洞,有些则不明显,但颜色白色略带一丝枯黄,轻触便会从宿主叶片脱落,未孵化的卵较为牢固地粘在叶片上,白色略带一丝通透的绿色。↓
而后幼虫,主要依靠食痕和蚂蚁来寻找。中低龄幼虫会在叶片背面靠近中央叶脉处偷偷取食叶肉,但却不将叶片上表面的半透明薄膜咬破,将身体藏在其中,通过这一点很容易与其他动物的取食情况区分开。大龄幼虫就粗暴多了,直接啃叶子,一般待在叶背和叶柄处。↓
典型的红灰蝶食痕。↓
看到了吗,中间那一小团肉乎乎的,是大龄幼虫,阴雨天气尤其喜欢贴近地面。↓
这种食痕是叶蜂幼虫、叶甲幼虫、负蝗、蛞蝓、鼠妇等多种动物造成的,总之不是红灰蝶。↓
红灰蝶作为灰蝶家族的一员,当然少不了和蚂蚁互惠互利的技能了。天气好的时候,草地铺道蚁、举腹蚁等会来向红灰蝶的幼虫收取保护费“蜜露”,让我有点疑惑的是,除了红灰蝶幼虫受刺激分泌而出的微量“蜜露”,我更多时候见到的是这些蚁聚在被啃过的叶片边搜刮酸模伤口泌出的汁液,遗憾的是我当时埋头找灰蝶幼虫,忘记拍照了。总之,循着蚂蚁找红灰蝶幼虫时常事半功倍,不过偶尔它们也会带着我们找叶蜂幼虫。↓
Ova卵L1刚破卵。↓
太小了,没有微距,凑合看吧。↓
L1末期,做了丝垫,看着比较肿,即将转龄。↓
L2,有点像个鞋垫。↓
L3↓
养得多了,就记不清什么龄期了,应该各阶段都涵盖在这张图里。↓
末龄,开始预蛹,身体变短、变粗,本来是较为扁平的,然后变厚实,身体趋于通透,忽略身上的纤细绒毛,像个软糖一样。↓
逐渐可以看出蛹的形状,做的是缢蛹。↓
Pu↓
开始定色变硬。↓
前翅中室的黑斑最先显现。↓
隐约可以看到内部橘红色的翅面发育逐渐成熟。↓
整个蛹期只有六七天,和曲纹紫灰蝶蛹期时长相近,与一些资料上所述的十几天后羽化不符。↓
精致小巧↓
大多数红灰蝶通体绿色,不过也有一两成的幼虫是粉红色、黄色相间的配色,饲养下来,后续的阶段如图。↓
蛹也有条纹状花纹,不过定色以后一样是灰褐色,没什么太大区别。↓
颜色稍浅,羽化以后肉眼观测成虫没有区别。推测这种保护色适用于锈叶色的酸模,如下图。
粉红色体色模拟酸模叶片上的红色病例组织,黄色模拟叶脉颜色。↓
顺便一提,红灰蝶的饲养虽然我期待已久,但饲养体验却是我所遇到过最糟糕的……酸模叶片不易保存,放冷藏保鲜,两天就会腐烂、黄叶、化水、发霉,饲养过程中每天不得不采摘新鲜叶片,又要每天在叶片酸腐味的熏陶中打理粪叶混合物,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湿度的保持也很困难,湿度稍高,酸模腐烂;湿度稍低,酸模迅速焉了,互相粘连。这是一天半不清理的惨状。↓
冻杀羽化品,准备鲜展做标本。↓
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点。冰柜我设置了零下十八度,一般情况下,活虫速冻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取出整姿了。这次我放冰柜忘记取出,足足冷冻了七个小时,取出来的时候心想坏了,灰蝶本来就容易掉粉,冻僵硬了待会儿解冻以后更难做。结果在室温下刚过了不到一分钟,这几只本来都冻硬了的红灰蝶迅速苏醒了,过了一分半钟左右,竟然就扑翅膀能飞了。后来我又试了几次,大多都能苏醒,放冰柜一整夜才能确保冻杀。从红灰蝶的分布来看,它确实是个耐寒的家伙,但这抗冻能力未免有点可怕,可能体内有抗冻蛋白吧,不过我并没有查到有相关论文研究它这一点的,我觉得吧,有待开掘。↓
最后,用标本照收个尾。角度问题,其实触角是对称的。↓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