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栏目】| 杨绛先生与她的女儿

01
当今之世,被尊称为“先生”的女士,屈指可数,前阵子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女士是一位,刚刚去世的杨绛女士是另一位。杨绛当然完全担当得起“先生”的敬称,不仅因为她高寿,也不仅因为她在文化界的成就与地位;从其家世、家学渊源来看,她成为“先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会欣赏如张爱玲、三毛那样的才女,会羡慕她们说走就走的流浪人生,可若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人生,更多人还是会选择如杨绛一般,虽然经历过风雨,但不曾经历绝望,经历过世俗,却更懂得如何在平淡中过好人生。
02
2016年5月25日凌晨,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105岁。一夜之间,各种“杨绛语录”、“杨绛故事”铺天盖地,微博上、朋友圈里等社交工具似乎集体陷入了“刷屏式”的悼念,“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先生的粉丝在沉寂多年后终于浮现。杨绛去世,有人评论,一个女人最失败的地方,在于嫁的人不如自己的父亲。这种说法很不得体,没礼貌,但是却也传递了一个信息: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必是一个非凡的人物。杨荫杭(1878年—1945年),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学士,后赴美留学,1910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长。钱钟书说杨绛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他们携手走过一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好的爱情。然而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尽管杨绛学识渊博,和爱人琴瑟和谐。也有十几年期间,生活遭受了莫大的打击。
杨绛,本名“杨季康”,出生在1911年7月17日的北京,3岁时回到故乡无锡。杨家是江苏无锡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这和同为无锡人的钱钟书家差不多,钱钟书的父亲是文史大家。1928年,杨绛高中毕业,她心心念念想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不料那年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女生,但是南方没有名额。无奈之下,杨绛选择了东吴大学。1932年初,杨绛本该读大四下,东吴大学却因学潮而停课。为了顺利完成学业,杨绛毅然北上京华,作为旁听生借读清华大学。当时,为了去清华,杨绛放弃了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至此,她终于圆了清华梦。
03
1932年,钱钟书在清华园认识了无锡名门才女杨绛,两个人一见钟情,第二年,钱钟书与杨绛便举办了订婚仪式,用现在的话说应该就是,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然后相濡以沫,厮守一生。 
杨绛后来回忆说:“默存和我的订婚,说来更是滑稽。明明是我们自己认识的,明明是我把默存介绍给我爸爸,爸爸很赏识他,不就是肯定了吗?可是我们还颠颠倒倒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默存由他父亲带来见我爸爸,正式求亲,然后请出男女两家都熟识的亲友作男家女家的媒人,然后再苏州某饭馆摆酒宴,请两家的至亲好友,男女分席。因为我爸爸生病,诸事从简。” 据说这个书生气十足的清华才子,在家里对杨绛关怀备至,钱钟书每天早起做早餐,这个传统一直到老。“你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人,是那种只要一想到,嘴角就会不自觉的上扬的人。”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用这句话来形容最为恰当,温柔与干净的爱情。杨绛与钱钟书一生相伴六十余年,从学生时代一直携手走向生命的终点。钱钟书离世时留给杨绛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活。这句话支撑了杨绛往后的18年。
钱瑗是钱钟书和杨绛在英国牛津大学时所生的独生女儿,小名“圆圆”。她的祖父(钱基博)称她是“读书种子”,外公(杨荫杭)则说她“过目不忘”,钱钟书说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她和父亲钱钟书最亲。杨绛《我们仨》里写“钱瑗和爸爸最'哥们’,钟书说女儿像她。”是杨绛笔下“平生唯一杰作”。1959年,钱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并留校任教。她精通英、俄两种语文。1968年初,钱瑗与王德一结婚,婚后钱瑗夫妇俩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王德一与钱锺书、杨绛夫妇的关系也非常亲密,杨绛还亲手帮王德一理过发。
王德一去世后,钱瑗便搬出了北师大历史系的集体宿舍,回到了娘家与父母住在一起。1974年,钱瑗才与第二任丈夫杨伟成组建了新的家庭。而此时,杨伟成与前妻的儿子已经18岁了,当上了继母的钱瑗用自己的爱心赢得了杨伟成两个孩子的爱。虽不是亲自生育,钱瑗却称得上是一位极其伟大的母亲,丈夫的子女对她喜爱又尊敬。在婚姻里,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却有着平凡人没有的心胸。钱媛虽然经历了两次婚姻,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但她却把母亲这个角色诠释出了大爱,因为年龄问题,没有和第二任丈夫再要一个孩子,这在旁人看来,可能是一个遗憾,即使在古代,尚有母凭子贵的说法,而钱媛却放弃生育机会,愿意以继母的身份来做一个母亲。
长期负荷的工作使钱媛的身体早已出现了问题,这种日积月累的毛病自己又怎么会不知,钱媛自己却不放在心上,直到不能下床,才被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1995年冬天,钱瑗因腰痛去看病,后住医院。她得的是脊椎癌,住院时已是晚期。因骨头坏死导致非常疼痛,钱瑗只能整日卧床休息。当时,钱钟书也生病了,但住在另一个医院,两人无法见面,只能通过信件来倾诉父女间的相思之苦。1997年3月4日,钱瑗因肺癌并发骨转移于北京病逝,享年59岁。
04
杨绛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杨绛是一个个人魅力很强的人,她的一生为文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杨绛好奇心要比许多人都重,她的好奇心让她徜徉在漫漫的书海之中寻找自己不了解的知识进行学习。而她的好奇心也让她身上充满了正能量。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本栏目编辑:马枚素
05
作者简介:宋蔷,本名:阿伊晓仙吉,2001年出生于新疆库尔勒,热爱文学创作。
枸杞文学
监事:王湛华
顾问:邓九刚   詹仕华 
主      编:韩阳
文字总监: 阿娜尔古丽
责任编辑:马枚素  沈曼妮
美      编:宋蔷
编委: 耿宪温  张仿治  向以权  
遵旨:展示名家风采   推介文化新秀  
主办:
枸杞文学公众号
枸杞文学网站
升晋康达集团
北京华丽精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平台由“升晋康达集团”独家赞助
特别说明
作者文责自负。本平台与网站坚决反对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
如出现抄袭、盗用、剩窃等文责纠纷,与本平台无关,作者自己承担所有责任。来稿实行随稿随审,在公众号平台推出后,推向我们的官网。如果一个月内未收到拟采用通知,请作者译者自行安排。
作者福利:
点击量5000以上,我们补助作者200元,机刷不算。
点击量在一万以上,我们补助500元.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552097183@qq.com
长篇签约:按照打赏、后台流量主、付费阅读、第三平台推送等,版权收入与作者五五分成。长篇小说一年结一次版权费。欢迎投稿,投稿邮箱:552097183@g.com
专栏作家每月结一次稿费,长篇小说一年结一次版权费。欢迎投稿,投稿邮箱:552097183@g.com
【人物栏目】| 不是每个人都称得上“人物”。人生不过百年,来到这世上走一遭,准都想成为一个万人瞩目的人物,可真正能实现这一夙愿的又有几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