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人物宇文歆:北周二代,初唐功臣

宇文歆,又作宇文欣,是北周大将军、小冢宰、广陵郡公宇文孝伯的儿子。

周武帝年间,太子宇文赟曾西征吐谷浑,和太子宫尹郑译有不法行为,被军中实际主事的宇文孝伯和大将军王轨弹劾,因此被父皇北周武帝打了数十杖,郑译也被免官。后来宇文赟登基为宣帝,又宠信郑译,聊起自己当初被打伤、脚上伤痕仍在,就把王轨、宇文孝伯都杀了。结果,宣帝早早驾崩,没多久就被外戚岳父杨坚篡国建立隋朝。倒是杨坚觉得王轨、宇文孝伯等都是忠臣,虽然也承认他们若在则自己难以成功,但也追复了他们的官爵。宇文孝伯的爵位,就由宇文歆继承。

然而宇文歆下一次在历史上出场,已经是隋朝末年了。李渊占据隋朝都城长安,拥立隋恭帝,但当时天下尚有众多割据者,秦帝薛举割据金城(兰州),梁帝梁师都割据朔方。

薛举的卫尉卿郝瑗本是被薛举起事时挟持的隋朝官员。618年四月,他说服薛举与梁师都和突厥联合取长安。当时突厥启民可汗之子莫贺咄设在五原之北建立牙帐,已经答应了薛举的使者与之合作。李渊就打算派一位外交官阻止莫贺咄设出兵。

这位外交官,就是时任都水监、光禄卿的宇文歆。

宇文歆为莫贺咄设陈说利害,不但成功劝阻其出兵,还说服他派已经归附突厥的原隋朝五原通守张长逊入朝,以五原郡归隋朝,武都、宕渠、五原等郡都投降隋朝(也就是投降李渊)。李渊就以张长逊为五原太守,张长逊又伪造诏书给莫贺咄设,表示李渊已经知道他和秦、梁合谋了。莫贺咄设就改了主意,和秦、梁不再合作、断绝往来。

同年,李渊代隋立唐。九月,唐秦交战,当时秦帝已经换成了薛举的儿子薛仁杲。薛仁杲围攻唐骠骑将军刘感于泾州,刘感坚守,长平王李叔良又来救,薛仁杲不能克,就诈称粮尽退兵,又派高墌城(今陕西长武东北)人诈降。李叔良派刘感去接应,刘感发现中计后亲自断后被擒,薛仁杲要他劝降泾州,刘感答应了,却大呼秦军早晚要完了、秦王李世民的援军要到了、守军坚守,于是光荣牺牲。

高墌城人诈降是九月乙卯日的事,但据《资治通鉴考异》引《唐高祖实录》记载,这一天宇文歆攻占了高墌城,也不知道是哪里记错了呢,还是攻占了没守住。

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又一个大佬汉帝刘武周(一般叫定杨王,但他的手下墓志出土了证实他的国号是汉)来找李渊的麻烦,直扑李渊起家的大本营晋阳(太原)。而镇守晋阳的并州总管,就是李渊年轻气盛、“猜鸷好兵,居边久,益骄侈”的嫡四子齐王李元吉。李渊安排了两个人辅佐他,一个是女婿殿内监窦诞,一个是时任右卫将军宇文歆。这个安排差点要了宇文歆的命。因为李元吉与窦诞游猎,踩踏百姓庄稼,又放纵左右夺百姓之物,当街射人,观看人们避箭。百姓愤怨,宇文歆屡次劝谏不被采纳,就上表奏明李元吉所为,李元吉获罪被免官召回京城,但很快就复职了,谁让他是皇帝亲儿子呢?

八月,刘武周进逼并州,李元吉一开始还能守住,但后来便弃城而逃了。李渊大怒,对礼部尚书李纲说:“元吉幼弱,未习时事,所以我派窦诞、宇文歆辅佐他。晋阳强兵数万,粮食可以支用十年,是我兴兵的基业,却一朝被弃了。听闻是宇文歆首倡弃城的,我当在军中斩杀他!”李纲却说:“宇文歆让陛下不失爱子,是有功的。”然后细说齐王年少骄逸、窦诞不但不规劝还掩饰,所以士民愤怨,今日有此败是窦诞之罪,而宇文歆是劝谏过的,齐王不改,不久宇文歆就上奏了,可见是忠臣,岂可杀!第二天,李渊就召李纲入殿,升御座,承认自己判断有误,一并赦免了宇文歆和窦诞(到底还是偏心自己女婿啊)。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在洛阳围攻郑帝王世充,夏王窦建德来救王世充,李世民留下李元吉继续围城,自己前去迎战,这就是唐朝统一战争中关键的虎牢之战。

建德列阵,自辰至午,兵士饥倦,皆坐列,又争饮水,逡巡敛退。太宗曰:「可击矣!」亲率轻骑追而诱之,众继至。建德回师而阵,未及整列,太宗先登击之,所向皆靡。俄而众军合战,嚣尘四起。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幡而入,直突出其阵后,张我旗帜。贼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德于阵。

也就是说,在这一战中,李世民率史大奈、程知节、秦琼、宇文歆等挥舞大旗杀入敌阵,出现在夏军阵后,张开唐军旗帜,夏军望见,大溃,被唐军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窦建德受伤被俘。

当窦建德被押到城下,王世充也只能绝望地投降了。

这不是宇文歆最后一次为大唐立功。

武德五年(622年)九月,时任弘州总管宇文歆又和交州总管权士通、灵州总管杨师道在三观山击破突厥,俘获马、骆驼数千,宇文歆又在崇岗镇迎战突厥,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交州在约上郡一带,上郡的治所在洛交县(今陕西省富县),突厥还没强到可以打到两广越南那个交州。

这是宇文歆本人最后一次出现在史书中。他的儿子宇文思纯官至州刺史。

至于宇文歆是否赶上了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重要吗?

IOS系统打赏通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