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延安市富县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位于延安富县直罗镇川子河北岸崖下的台地上,门前公路为新近铺就,路况好到可媲美高速。本以为车子只能停道边,不曾想,护坡与公路间的边地竟然有一处能停四、五辆轿车的停车场。簇新的国保碑在路边很显眼,切莫听从高德导航再往前走。
石泓寺石窟又名川子河石窟,因石窟造像为隋至明时期开凿,于2006年入列为国家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坐北朝南,依崖而凿,从东向西共有七个分布在不足百米的崖壁上。其中的五号窟、六号窟相对较大且造像精彩,只是窟外有2004年重建的窟檐保护。窟门入口有上锁的铁栅门,不开放,在窟檐内只能看到六号窟,它右侧的五号窟只能从同好拍摄的照片中一睹芳容。其余的规模都不大,且造像风化、损毁严重。
以窟檐分界,窟檐东侧即右边,有四窟。编号二、三窟窟门有保护铁栅;一窟和四窟,没有,可里面可观性差。窟檐西侧有一窟,编号第七窟,要上几级石阶才能入内一观。在七号窟窟内右侧即东面有一可容一人爬行狭长通道,连着另外一空窟,出口位置在窟檐二楼。
七号窟与六号窟之间有三通石碑。从右往左依次为2005年富县政府立《石泓寺窟檐重建碑》,民国三十一年立《石泓寺善后X序》和功德碑。功德碑上为捐银金额,二千文到三百文不等。从下图可以清晰看到七号窟入口(下图左),七号窟连体空窟出口(右侧窟檐左开门)。
↓第七窟是空窟。窟内后壁前起神坛,左右两侧也起石台,台上空空如也。神坛前部浮雕有花卉图案。
点击放大上图和下图可看到二龙戏珠、翔凤与回头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窟顶后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与七号窟连体的空窟,不要轻易尝试爬洞。身材要小,臂力要够才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鱼从窟檐二层西窗门出来,失联的十分多钟,先生见不到鱼影,急得大呼小叫。
![](//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六窟为主窟,规模最大,雕像最多,共有造像三千余尊,内有金皇统元年(1141年)、四年(1144年)、八年(1148年)和金贞元元年(1153年)、二年(1154年)题刻。窟内佛坛雕像位于中央,有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与菩萨均结跏跌坐于莲花座上,二弟子分立两旁。佛坛四周有四个通顶连地的大石柱,上承窟顶,石柱上雕有大小造侏1331尊,其中东侧前柱西刻有留须小造像一尊,似道教天尊。南侧刻一佛二胁待。西侧前柱北面刻菩萨坐像一尊,两手相交于腹前,衣褶流利,作闭目深思状。东侧石柱北面分段雕罗汉像十尊,谈笑、静思,神态各异。西侧后柱南面刻菩萨像一尊,翘右足坐于山岩间,雕凿精美。石壁有大小造像1947尊,窟顶刻有几何图案花纹,雕刻有明显的唐代风格。窟内除有金代题刻外,还有明清两代的题刻。(摘自360百科)
唉,看说明说得那样热闹,鱼却因铁门隔断而无法亲自感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五号窟、六号窟外建窟檐,是2003年动工2004年竣工,砖木混凝土结构的仿宋建筑。面阔三间。窟檐额题“石泓寺”,明间门正对着六号窟,左右各一次间,内嵌碑刻一通,皆字迹湮灭无法通读。
窟檐内进入石窟的门是上锁的,看护的老乡说没有钥匙打不开,鱼和先生只能隔着一米远遥望,因为没有灯光照明,拍出来的图片也只是那个意思。
↓从第六窟往右,为露天四窟,依次为第四窟、第三窟,第二窟和一窟。其中第四窟、一窟入口没有用铁栅封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四窟,窟门东西各有一拄剑、持戟力士。窟内有佛坛,佛坛上有信众置菩萨像。
↓窟内东壁有一浮雕坐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四窟与第三窟外壁南,有一龛内雕游戏坐观音菩萨像一尊。头冠残,面目难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三窟,入口东西壁各雕一金刚力士。
↓中央佛坛上浮雕一坐佛。
↓东壁有两龛,靠外面浮雕了一佛二菩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靠里面浮雕菩萨像,一个基本完整,一个残剩下半身。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二窟洞口东西各有一侧立金刚力士。
↓东壁有二小龛相连,靠里面的分上下二层。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窟,方形。窟内三面起神坛,三身缺失头部的道士像端坐神坛。另有一些残件散放在内。
↓再往前为空窟,窟外有咸丰玖年重修碑,由碑文得知,附近“黑水寺X街庄客主重修”了娘娘洞石路和铺设了石桥。清代的石泓寺石窟第一窟为娘娘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欢迎来访,顺致鼠年安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