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罗竹林的故事

罗竹林的故事是流传于临西县仓上村附近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以临西县仓上村为中心流传于临西县境内及其周边地区。罗竹林确有其人,是临西县仓上村人,他幽默滑稽,诙谐开朗,一言一行充满着智慧,一举一动洋溢着笑声。所能保存和流传下来的故事搜集到的有39篇。2010年,收录邢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罗竹林是清朝同治年间临清县(今临西县)仓上村的一个小人物,后来还曾当过保长。他幽默滑稽,诙谐开朗。他的一言一行充满着智慧,一举一动洋溢着笑声。他的故事涉及生活的各个层面,内容丰富多样,反映着民众的喜怒哀乐。

罗竹林在临西人的心目中,是类似于新疆阿凡提的幽默、智慧、聪明、善良的人物。罗竹林的幽默故事,在临西大地上广泛流传。罗竹林的故事反映出智慧、幽默的临西人民在这片沃土上辛勤劳作,不屈不挠,乐观处事、自强不息的精神。

栽蒜头朝下 一天,罗竹林跟几个长工在牲口棚前就着老白菜帮子吃高粱面饼,却听见谷大肚的厨屋里在“哧啦哧啦”地炸麻糖,又传出谷大肚训斥他小子的声音:“蹲在屋里吃,别出去,当心露头挨狗咬!”

上午下地栽蒜,罗竹林悄悄地吩咐长工们把蒜瓣都头朝下点种。几天后,蒜苗却还没冒芽,谷大肚急了,趴在地里抠起来。抠一个,见是头朝下,再抠一个,还是头朝下,就找罗竹林算账。

罗竹林把眼一眨说:“你不是说,'露头挨狗咬’吗?它不敢露头,该是怕狗咬吧?”

谷大肚气得干瞪眼。

狠心的谷大肚给长工们吃高粱面饼和白菜帮子这样粗劣的伙食,却背着大伙和自己的儿子藏在屋里吃炸麻糖,罗长林气不过,于是借用谷大肚的“露头挨狗咬”的说法,栽蒜时故意让蒜头朝下,痛快地整治了对方一把。

买缸 有一天,罗竹林去赶尖冢集,碰见一个卖大缸的年轻人。罗竹林问:“这缸怎么卖?”卖缸的年轻人说:“十七、八块钱一口!”罗竹林说:“现在仓上集上的缸论斤卖,两块钱一斤,价钱好着呢!”卖缸的说:“明天我去赶仓上集!”第二天,卖缸的年轻人果然来赶仓上集啦。罗竹林凑过去说:“老弟,先卖给我二斤!”年轻人听了罗竹林的话,才知道是上了他的当。

罗竹林断布 某村有个叫石榴的农民,一向忠厚老实。有一天,石榴因老婆患病无钱医治,从邻家借了一匹白布,赶着毛驴进城变卖。走到洪管营时,遇见一个算卦的瞎子,求搭牲口进城。石榴可怜他眼瞎行路难,就把他扶上驴背,自己在前边牵着毛驴走。

到了城里,瞎子搂抱着那匹白布下了驴,然后扭头就要走。石榴不解地问:“怎么?难道你想赖我的布?”瞎子不甘示弱地说:“骑了你一会儿驴,我的布怎么就变成你的了?”两个人争执不下,吵吵嚷嚷招来了一群围观的人。这时人群中有人问瞎子:“你说布是你的,有何凭证?”瞎子说:“我这布三丈七尺长,一尺八的幅宽,不信你量量。”“那人一量,果然不差。原来瞎子骑在驴背上时,暗暗地用手摸索着把布量了一遍。这一下可炸了锅,在场的人纷纷指责石榴不该讹瞎子的布。石榴是常能干不能说,茶壶里装饺子-肚子里有倒不出来的人,此刻更是觉得心里窝满了冤枉气。

说来也巧,这一天正赶上罗竹林进城串亲戚,他把这情景看得清清楚楚。罗竹林深知石榴的为人,又看到这瞎子不是个地道人,等人们的议论声稍微平息后,就故意地高声说道:“哟,算命先生,你这块蓝布染得可真鲜亮呀!”瞎子忙说:“孩子他姥娘家开着染房,还能染不好?俺这块蓝布值钱着呢!”罗竹林见他露了馅,赶忙趁机说:“大伙儿看看,这块布到底是他的吗?”人们立刻省悟过来了:这布不是瞎子的。于是转而斥责瞎子不该坏良心,讹石榴的布。说得瞎子伸出手来直扇自己的脸。

催钱粮 这一年发大水,地里颗粒无收。仓上村的谷家老大种着二亩薄地,收成无几,老揭不开锅,哪儿有钱交地租银子呀。甲里三番五次催要,后来,县里干脆派了两个差役来抓谷老大。差役来仓上后,先找当保长的罗竹林,要他领着去抓人。罗竹林知道谷老大在村南地里干活下晌了,便故意领着差役在街上转来转去。

没出多远恰好碰见了谷家老大。罗竹林说:“伙计,快跑两步,到谷大家去一趟,告诉他,县上的差官老爷来找他,可千万别让他跑了,人没了,我找你算账。”说完便领着差役拐弯抹角地绕到了他家。差官一看,门上着锁;砸开门,见家徒四壁,连一粒粮食也没有。

差官对罗竹林说:“人抓不到,把他的四邻找来。”

罗竹林说:“他没有邻家,他东西两边是胡同,南边是大路。”

“那后头呢?”

“后头是土地爷(土地庙)”,罗竹林风趣地回答弄得差役啼笑皆非,只好做罢。差役没抓到人,被罗竹林哄走了。谷家老大免了一场灾祸。

后来,谷老大娶妻生子,日子慢慢地有了点转机。生了两个男孩子,人送外号土地五、土地六。

罗竹林的故事,没有具体的传承谱系,是当地人民生生不息,口耳相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在临西县民间的长期的口头传承中,刻画了民间平民人物罗竹林幽默、智慧、勤劳、善良、惩恶扬善、富有正义感的鲜明形象;反映了农民阶层与封建势力、剥削阶级作斗争的智慧和乐观处事的人生态度;记录了临西县有关生产习俗、崇拜习俗、语言习俗、工具习俗等民俗事象。

罗竹林的故事传承人杨遵义,早年便十分热爱民间故事,传说的搜集整理,从未间断。《罗竹林的故事》是杨遵义同志遍访乡间父老,广泛调查,搜集整理起来的。杨遵义同志整理了许多民间的、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原生态材料。

除以上介绍外,临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月洼寺的传说、初庄泥人、二呼噜、龙潭的传说、万庄的传说、故事等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