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章丘百脉泉感记
在初冬时日,有幸到山东章丘去考察百脉泉酒业文化建设,接待的朋友十分热情先让我们先感受了一把当地名胜百脉泉。
章丘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济南市的东部,百脉泉在章丘区章丘老城汇泉路上。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又是古章丘八景之一,现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
百脉泉是历史文化名泉,与济南的趵突泉齐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说:“百脉水出土谷(鼓)县城西,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唐《元和郡县图志》卷十说:“百脉水出县东北平地,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合流,故名之”。北宋济南太守、大文学家曾巩在他的《齐州二堂记》中云:“盖历下众泉,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首次将趵突、百脉并列。金代曾立《名泉碑》,后来佚失,但被元代于钦所著《齐乘》收录,并注其所在传至于今。并称:“盖历下众泉,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
“百脉泉寒泉珍珠滚”为章丘八景之首。
百脉泉并非一个泉眼,而是一个泉区,道光版《章丘县志》记载:“百脉泉位于县(绣惠镇)城南25里,明水镇东,绣江源也。方圆半亩许,其源直上涌出,百脉沸腾,状如贯珠,历落可数,故名。”有百脉泉、墨泉、梅花泉、龙泉、梅花泉、净明泉、金镜泉、清水泉、荷花泉、鱼乐泉、张公池等。
百脉泉在景区西南角的龙泉寺内,龙泉寺相传建于明代景泰元年(1450),原名隆泉寺,后在天顺年间(1457-1464),有一个叫瑢公的和尚来到这里,以寺院进行了修缮,增建的殿堂和僧舍。明隆庆年间(1567-1572),当地李开先请流寓到章丘的雪蓑道人为龙泉寺题写了“龙泉古刹”匾额。发展到清代,在寺内又增建了文昌殿和泰山圣母殿,重修了山门。并且当地人在这里兴办义学,后来在文昌殿设立了龙泉书院。
百脉泉位于大殿前,泉池“品”字形,正面题刻“百脉泉”三字,两边有历代名家题写的“空明通地脉,活泼见天机”、“一泓清沁尘无染,万颗珠玑影自圆”、“绿筠雨过色偏好,黄稻风来香细生”等楹联。
在寺院之侧就是有名的墨泉,墨泉因其泉水黑如墨而名,因而得以当代书法大家舒同的喜爱,在泉眼的石栏板上有舒同题写的“墨泉”大字。墨泉泉井深幽,的泉水涌量很大,泉水沸腾突起,喷涌之势状如墨球,甚至有人称之其势远胜趵突泉。
在寺院之左就是东麻湾。东麻湾有广阔的湖面,走近后却发展泉水自水底涌起,水面呈现出一簇簇、一串串的水泡,有大有小,有聚有散,有急有缓,不断飘至水面,令人惊叹。远处有亭台楼阁,廓桥相联,形成独特的泉水景观。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一首词句。
李清照,山东章丘人,北宋末期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漱玉词》辑本,被后世尊为藕神。在清照园有漱玉泉,相传,李清照曾于此泉边居住,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其作品集《漱玉词》即以此泉命名。
漱玉泉泉水从池底冒出,形成串串水泡,在池底的漫石中穿隙,在水面破裂,如同漱玉,泉池内锦鲤漫游于清洁柔润的泉水中,使人想到“漱石枕流”典故。
相传晋代时,孙子荆不想做官,十分向往隐居的生活,他告诉朋友王武子,错将“漱流枕石”说成了“漱石枕流”。王武子问池:“流可枕,石可漱乎?”孙灵机一动答道:“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隐寓洁身自爱、磨砺其志的意向。后来有人将这个故事记载于《世说新语》中。同代名士陆机有《招隐诗》,其中有“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名。
为了纪念李清照,百脉泉景区建有李清照纪念堂等建筑。
梅花泉是百脉泉景区一处奇观圣景,清照园的水面上,一池碧水喷涌五朵如玉的泉花,宛若梅花,静静的观泉,只见水面上花蕊涌动,时波时涟,水气蒸腾,疑如瑶池。泉水汇流,徐徐漫出,跌入漫水桥下的河水,发出阵阵的声响,一时间感到泉水鼎沸,水飘如丝,美不胜收。
与东麻湾遥相对应的西麻湾,是由数不胜数的泉眼组成的河湾,《县志》记云:“水从西山北麓石壑中出,东北流与百脉诸水会合于沙河口,北入绣江河。”有“一泉成河”之誉。在河底,簇簇泉眼,竟相涌流,串串水泡,状若珍珠,忽急忽缓,忽聚忽散,远处水草随流水而摇曳,二三鸭鹅,三四水鸟飞舞,岸边枯柳只余有枝条,仍是一派泉林郊野风光,虽说天气寒冷,实让人有依依不舍之情。
在西麻湾泉区还有净明泉,远观净明如镜,就给人以清亮感觉。净明泉又称明水泉,元人所著《齐乘》说称:“明水,一名'净明泉’,出百脉西北石桥边,其泉至洁,纤尘不留,土人以洗目退昏翳。与西麻湾水合流三里余,入绣江。”
百脉泉的景色引来无数人的观赏,使历代文人赞叹,留下了很多诗词佳作。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对其泉水赞美说:“固寰中之绝胜,古今之壮观也”。明代山东按察司佥事、诗家晏璧作《济南七十二泉诗》中称赞明水泉:“清泉一派接银河,宝鉴同明水不波。步绕方池闲顾影,须眉散作百东坡。”
七十二泉主人王苹(1661-1720)写道:“百道泉声出寺门,朝喧寒殿数鸦昏。向西竹绕锦江路,直北桥过明水村。”在麻湾口号赋诗中又道“水轮屋上蔓余瓜,岸积香材池沤麻。驱犊看人向堤去,蓼花过尽过芦花。”
明代进士、著名戏曲家李开先写《游百脉泉》一韵五首,其一诗:“水劲无过济,脉泉更著名。不霜清见底,漱石寂无声。”
清代诗坛领袖王士禛对百脉泉深有感情,他在在《秦蜀驿程后记》中说:“予尝过明水之百脉泉,方塘绿净,清不掩鳞,即绣江发源处。”又在《居易录》中说:“百脉泉在章丘县南明水镇,澄泓一亩,清鉴毛发。”还写下了《百脉泉》诗作:“山中百脉泉,流为绣江水。素沙映文石,粲若摴蒱齿。”
看不完的涌泉,赏不尽的景观。不知觉中已经过了中午时分,在朋友的催促下告别,只能道声百脉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