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秧歌戏
是隆尧县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之一。2006年,隆尧秧歌收录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关于隆尧秧歌的起源,据明万历年间(1573-1620)《隆平县志》记载:民风“迎春”时,“先朝造土牛耕夫于大门外,立春前一日,地方官僚属具朝服列仪卫,燕陈诸歌,部杂戏,农夫秉耒耜前导迎春于东郊,设公所奉”;“元霄前后数日,居民门户张灯鼓乐,儿童秧歌、秋千、潮游诸戏,男妇游行为乐”。这些“杂戏”、“儿童秧歌”或为隆尧秧歌的雏型或母体。距今已经有500年的历史。
还有说隆尧秧歌源于当时农民插稻秧时所唱的一种稻歌。由于长久在稻田从事劳作,疲累或休息时经常在田间哼唱,往返路上也随时传唱,又称“稻歌”或“道腔”。古代时,人们在种植稻米时,边插秧边唱歌。后来成为农人在地头上娱乐的一种形式,宋代人称为“村田乐”,清代吴锡麟《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如果这样,秧歌的起源当更早,距今已有1000千年的历史了。无论是宋代起源还是明代起源,秧歌在隆尧的发展历程可谓历史悠久。
形成有地域特色的隆尧秧歌戏约在明末清初时期,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隆尧秧歌戏已经成型,开始组班演出,流行于冀南、冀中、鲁西、豫北及太行山右等地,距今约2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后,隆尧县境内秧歌科班星罗密布,数以百计,巨鹿、任县、柏乡、宁晋、内丘、赵县、元氏、南和、曲周等县,也有许多秧歌班。民间有“吃饭吃窝窝,看戏看秧歌”、“扶犁锄地哼丝弦,纺花织布唱秧歌”等民谣流传,从中可以看出广大民众对秧歌的厚爱。
隆尧秧歌的特点是与京、豫剧一样,具有表演舞台性,“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做念唱打完善是有独具风格的地方剧种,而不同于各地街头民艺舞蹈扭秧歌;
隆尧秧歌艺人出身于农家,长期以来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其方言、表演等等都带有浓浓的地方特色,虽然化妆后与其他剧种无大异,但由于其地域乡土性,表演风格中带有很有在地性的乡土气息。唱白语言通俗易懂,道白朴实生动,口语民风很浓,唱腔简单而明快,充分汲取了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语言和风俗习惯。隆尧秧歌伴奏形式,简单但独具特色,早期的唱腔是徒歌干唱的形式,伴奏上只有打击乐,而无丝竹相配。武场以鼓锣钗梆为主,文场有弦笙笛等乐器,韵调平稳动听、刚柔相济,使舞台伴奏及表演更加细腻完善。
在隆尧秧歌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优秀的剧目,有传统的剧目,也有贴近群众生活的剧目,如独角戏《小二姐做梦》、二人台《借髢髢》、大戏《闹大厅》、《山东歉》、《跑沙滩》、《抓阄》等。
据原隆尧县文化馆唐景胜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考证,在清嘉庆年间,隆尧县开河村的张老来曾组班到山西唱秧歌。其小名为张德子,绰号“六里晕”、“白白”。其徒张大四,少年奔南方乞讨,唱秧歌返回故里,其情狼狈。据传当时被民间秧歌嗜好请到家用饭,餐毕欲走,主人拦住,邀其串演《二龙山》,张应允,只言唱不好,临开戏时穿上戏衣,出场一个“叫头”立获满堂彩,使台上台下惊服不已,此后声名远震,是迄今能追忆隆尧秧歌最早传人之一。至今已经传承至八代。
刘巧菊,女, 1942年9月生于石家庄高邑县,是隆尧秧歌戏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岁时进入隆尧秧歌剧团,拜秧歌戏著名艺人、名丑第六代传人杨保田为师,1958年进入冯村戏校秧歌班改学小生、武生、须生,1959年进入隆尧县剧团。
刘巧菊嗓音清晰纯正,唱腔道白通俗易懂,优美动听,表演细腻,擅于刻画人物内心感情,擅长甩发等技能,深受观众喜欢。主要扮演过的角色有《彩楼配》中的小生吕蒙正,《罗通征北》中的武生罗通,《秦雪梅吊孝》中的小生商林,《玉杯记》中的小生张廷秀,《访昆山》中的须生张九成等。对隆尧秧歌戏的剧目、历史、发展等了解较为全面,能够辅导生旦净丑等秧歌戏各行当演员排演剧目,现已经授徒10余,目前她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女儿郝丽典,成为隆尧秧歌戏第八代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