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钱的时代,为何很多人还越忙越赚不到钱?真相很扎心,3点讲透
编辑
作者 l 悬崖上的猫
公众号 l 彪悍猫先生(ID:BHMaoXianSheng)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当代大学生从大一刚进校就开始找实习。大一大二简历投递率从13.5%直奔26.4%,一年翻一番,且仍在增加!
换句话说,他们可能才刚进大学校门,还分不清食堂在哪儿,但已经对简历投递流程轻车熟路。照这趋势,可能没几年就会出现,今天刚从高考考场出来,明天就得去大厂办理入职实习。
看到这儿,不得不感慨一句:当代年轻人,难道都这么拼?然而这还不是重点,有不少人从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工作,有的人已经从事了不下20份工作,尽管拼命工作,甚至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但收入还是少得可怜,甚至连房租都付不起。
有的人可能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挣的钱基本上也只能解决基本生活,无法赚到大钱让自己和家庭实现阶级跃迁。
那么,到底我们是如何陷入越忙越穷的系统困境,又应该如何摆脱越忙越赚不到钱的尴尬呢?
编辑
01 被困在“系统”里的成年人,忙越赚不到钱
日本有部纪录片叫“穷忙族”,就是记录了一群没日没夜拼命工作,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人。其中有一个叫小山良人的主人公,34岁,是一名临时洗车工。
他高中毕业后,从事了20多份工作,但都是学不到技术的短期工,尽管拼命工作,收入还是少得可怜,甚至连房租都付不起。
最近一次找工作,用人单位一听说他没有固定住所,经常露宿街头,就觉得这人风险太高,拒绝聘请他。他就是在这种恶性循环的忙碌中,越过越穷。
生活中像小山良人一样生活在底层的人并不少,为什么这么多人拼了命努力,却依然赚不到钱,过不上好日子呢?
编辑
美国女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搞明白普通人为什么难以摆脱贫困,选择断绝和所有亲人朋友联系,身上仅仅带着1000美金积蓄,不靠学历找工作。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只能找餐馆服务员、清洁工等低端工作,尽管她渴望迅速摆脱贫困,但是却发现自己永远陷入一个可悲的循环中,比如: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具人或者说机器人,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所以,越忙越赚不到钱的系统困境,不仅在底层人士身上随处可见,在成功人士身上也屡见不鲜。忙碌的工作像一张巨大而紧密的大网,将我们牢牢困在其中。每个人都觉得,只要我足够努力,就一定不会被淘汰。实际上,越忙的人,才越容易出局。
编辑
02 越忙越赚不到,归根结底,是这2个原因引起
其实越忙越赚不到钱的状态,每个人都有体会过,只是有些人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想承认罢了,但不承认不代表没有,我也没有说努力不好,只不过,很多努力的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人与人的差距,很多时候真不是因为谁比谁更努力,谁比谁更拼命就行的,很多人越忙越赚不到,归根结底,是这2个原因引起:
第一,没有学历作为原始起点,无法找到好的工作。
教育是人生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悲哀的是,很多普通人往往难以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始终被读书无用论所占据,正因为他们不重视教育,很多人在步入社会时,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份轻松、体面,相对薪酬较高,且具有升值前景的工作。
一旦抛弃学历这一原始资本,几乎就注定无法找到轻松、高薪工作,其改变自身境遇变得遥遥无期。
编辑
实际上就是要有真正能力的人,学历表面上都是废纸一张,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我怎么知道你有能力呢?这个鉴别成本是很大的,我可没有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慢慢鉴定你是否有能力,我只能通过简历来筛选人才。
谁都不会算命,没有人能预判出你是否一定有能力,未来一定能成才,如果你拿不出能证明你能力的成就,也拿不出对应的学历,你让公司怎么相信你一定有能力?
所以,学历很重要,在很多公司看来,第一学历才是真正的敲门砖,这个敲门砖很重要,能帮助HR迅速简单地筛选出合格的简历,确保选出的人,最大概率能够成才。
编辑
第二,缺钱会让人陷入稀缺思维,从而极大消耗人的精力,让人无力改变自身困境。
所谓稀缺思维,就是一个人长期处在物质匮乏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长此以往,会使自己形成一种短视、只注重眼前事物,无力承担能获得长远收益的投资的思维。
我们普通人所从事的工作,大多都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才能获得收益,这一类工作会过度消耗人的精力,令人在业余时间无力再接受新的有价值信息和教育,进而做出有利于摆脱现状的决策。
包括我刚毕业时也陷入过这种困境,当时第天上班8.5小时,加之路上乘坐交通工具消耗2小时后,再花一个小时买菜做饭,一个小时处理家中杂务,所消耗的时间就合计已经超过12小时,如果再除去8小时睡眠时间,一天真正闲暇时间不到4个小时。
编辑
试想一下,忙完一切后的四小时,你会用来恢复精力,还是学习,接受新的知识信息,思考未来呢?大多数人只能选择前者。
因此,我们终日忙碌,像被按了“快进键”,从早到晚,无暇顾及外面的世界。忙、很忙、太忙了,三个词就能精准概括了所有的生活状态。
那些想着“忙完这个月,下个月就能轻松点”的人,最终会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忙完这一阵,就可以忙下一阵了。
大多时候我们赚不到钱,并非因为懒惰,而是长期处于稀缺状态中,形成一种狭隘的短视思维,丧失了选择的自由。
编辑
03 走出穷忙的困境,坚持“一万小时”定律,长远价值投资是关键
上面讲到了稀缺思维,很多人在稀缺状态下,往往会将每个月的钱花在及时行乐上,以及各种消费上,因为这种投入后的收获是立刻可以获得的,但是对于财富的投资增值、子女教育和自我价值投资(比如职业技能培训)等,这种时间长,回报的项目却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依然无法改变越忙越不赚钱的困境。
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唯一难破局的方法,只有坚持“一万小时定律”,这个定律从字面意思上说,就是要想成为某一领域专家,需要在该领域探索、“刻意练习”一万小时的持续积累,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然后专注于该领域持续积累探索。
对于许多家境出身普通的人来说,既不能靠家庭背景找到一份好工作,又没有原始资本进行投资,最可行的方法则是通过长期专一在某一领域的深入探索,坚持“一万小时”定律,对自己长期价值投资,不断积累行业资源,最终成为业内技能型专家,摆脱困境。
编辑
但是,“一万小时定律”,在忙到没时间成长的人身上,只能起到反作用。他们越忙越穷,越勤奋,越把自己的后路越走越窄。如果你只是看起来最忙碌,只会越忙越没有时间成长,越忙越难赚到更多的钱。
因此,“一万小时定律”方法虽然有用,但你也要尽量为自己创造宽松环境,每个阶段只集中精力和时间处理和思考一件事情,能有效激发创造能力,并持续学习,打造多向核心竞争力,最终利于做出正确决策,摆脱人生困境。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在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干之时,想要实现超越,还得靠可替代性小的核心竞争力。别天天傻乎乎地沉迷工作,觉得自己尽职尽责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要多留点时间实现自我提升,而不是舒服地当一辈子螺丝钉。
编辑
欢迎关注@彪悍猫先生,资深媒体人、设计师,从思维到技能,只写最接地气的逆袭干货,让你一路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