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临下土古临邑--临城县

战国蜻蜓眼琉璃珠

临城县南距邢台50公里,北距河北省会石家庄市66公里,总面积797平方公里,有8个乡镇、220个行政村,总人口20.5人。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京广铁路、京深高速、京珠高速、107国道自东部穿过,南郝公路横穿东西,平涉公路纵贯南北,与石家庄红旗大街的公路已经贯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临城处于太行山东麓山前台地上,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自旧石器晚期就有人在此生活繁衍,迄今已有三万年的人类活动史。乾隆《临城县志》说:“临城为禹贡冀州之域”。考古发现证实这里是商周时期重要的聚居地,春秋时县境属晋地,筑有临邑城。《左传·哀公四年》中“赵稷奔临”即此(公元前491),自此算起,临城建城史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了,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县。

□ 临邑、房子与临城

临城是一个古老的城邑。临城最早称为“临”。为什么称为“临”?从字义上讲,临是一个高地,有居高临下之意。《诗经》中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临邑城的旧址就是选择在太行山东麓地区一处较高的台地上,从城中向四外看是奔流的汦水和河水。《邢台历史文化辞典》中有临邑故城遗址词条,其中提到,城址位于临城县临城镇(原冈西乡)南台村。临邑城址建于丘陵台地之上,城遗址呈长方形,南北510米,东西320米,面积16.32万平方米。今仅遗东南一部分,遗址内除村落外,大部分为农田。现城垣仅存东南一部分,东西长25米,南北长15米,高约1至3.8米,城墙夯土层清晰可见,厚约8至12厘米。城址内采集有春秋时期陶鬲、罐,战国时期陶釜、豆、盘、铁锛、凿、铜镞、郾刀币及平阳布币,汉代陶罐、瓦当、石磨、五铢钱币,隋五铢钱以及唐三彩钵、盘等。临邑城始建于春秋,废于唐代。《左传·哀公四年》记载:“赵稷奔临。”《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县有古临城,即春秋时晋之临邑,因以名县。”因此“临”即“临邑”。《赵州志》记载:“春秋晋临邑。”隋开皇六年(586)在临邑古城复置房子县。唐天宝元年(742),房子县改名临城县,县治设于今临城镇老城,临邑城遂废。《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七《河北道二·临城县》记载:“天宝元年(742)改名临城,以县西南十里有古临城因改焉。”临邑古城为临城县发现最早的城邑遗址,对研究春秋战国的城邑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也对研究临城县的县治变迁、县名演变有较高的历史价值。1986年临城邑遗址被临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7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邑见于史书的时间记载是公元前491年。春秋早期,临地县境属邢国域,后归于晋国,当时筑有临邑城。据《左传·哀公四年》记载,周敬王二十九年发生了“赵稷奔临”事件。

1965年,在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称为“侯马盟书”,又称“载书”。盟书笔锋清丽,为毛笔所写,多为朱书,少为墨书,其书法犀利简率,提按有致,舒展而有韵律。它见证了晋国赵鞅参与六卿内争至四卿并立的历史过程,这场政治斗争也拉开了“三家分晋”这一重大事件的序幕。

赵鞅即赵简子,是赵氏的正宗,邯郸赵午赵氏是支族。赵简子为了发展赵氏势力,营建晋阳(今太原),东进河北,准备控制邯郸。当时邯郸在赵午手中,赵简子看到了邯郸的战略位置,于鲁哀公四年,晋定公十三年(前491年),准备把卫国进贡的五百户从邯郸迁往晋阳,这个想法遭到赵午父兄的拒绝,“九月,赵鞅围邯郸。冬十一月,邯郸降。荀寅奔鲜虞(鲜虞即中山国),赵稷奔临。”(《左传》)

赵简子杀了赵午,于是,赵午子稷、臣涉宾“以邯郸叛”,午是中行氏(荀寅)之甥,而荀寅又是范氏(士吉射)的姻亲,因而得到范氏、中行氏的支持。秋七月,范氏、中行氏以晋君名义伐赵氏之宫,“十二月,弦施逆之,遂堕临。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后使“赵简子奔晋阳”。邯郸之战诱发了晋国内部以及晋国和邻国齐国、卫国的冲突。为了达成结盟,赵简子以他的政治智慧,与晋都绛,韩、赵、魏、智结成了反对范氏、中行氏的联盟。鲁哀公六年春天,“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以范、中行氏的失败而告终。结果是中行文子、范昭子奔齐,“赵氏竟有邯郸、柏人”,形成“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的局面。

赵午的儿子赵稷奔临后,齐国出兵干涉,派大将弦施率军支援赵稷,将赵稷从临邑救出,“遂堕临。”就是拆毁临邑城墙。这是临邑城的最早的记载。

临邑城址位于临城县临城镇南台村。城址建于丘陵台地之上,呈长方形,南北510米,东西320米,面积163200平米。今仅遗东南一部分,遗址内除村落外,大部分为农田。现城垣仅存东南一部分,东西长25米,南北长15米,高1-3.8米,城墙夯土层清晰可见,厚约8-12厘米。城址内采集有春秋时期陶鬲、罐,战国时期陶釜、豆、盘及铁锛、凿和铜镞、郾刀币、平阳布币,汉代陶罐、瓦当、石磨、五铢钱币,隋五铢钱以及唐三彩钵、盘等。临邑城始建于春秋,废于唐代。《左传﹒哀公四年》记载:“赵稷奔临。”《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县有古临成,即春秋时晋之临邑,因以名县。”因此“临”即“临邑”。《赵州志》记载:“春秋晋临邑。”隋开皇六年(586)在临邑古城复置房子县。唐天宝元年(742),房子县改名临城县,县治设于今临城镇老城,临邑城遂废。《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七《河北道二﹒临城县》记载:“天宝元年(742)改名临城,以县西南十里有古临城因改焉。”临邑古城为临城县发现最早的城邑遗址,对研究春秋战国的城邑有重要历史和科学价值,也对研究临城县的县治变迁,县名演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从文献记载上也证实了在公元前500年以前临邑城已经是一个军事重镇,其城邑史应更进一步上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始设三十六郡,临城属邯郸郡。西汉时建有恒山郡,临城改称房子县。三国时属常山郡且为郡治。北齐并入高邑县。隋代复设房子县,属赵州。唐改房子县为临城县。宋代降隆平为镇并入临城县。元代将临城归于赵州,明清因之。1913年,即民国二年临城县属直隶省冀南道辖。1928年临城归属河北省,至今未变。

□ 临城古城古貌

今临城县治,为唐代所徙址也。乾隆版《临城县志》说:“唐天宝元年(742)建,土城,四门,约三里许。历唐宋金元修筑,年代无考。”明代正统十年(1445),临城县知县阮居仁进行重修,成化二年(1466)知县张佐,十九年(1483)知县章忱再次增修。弘治十四年(1501)泜水冲毁县城西门,知县潘铨徙修筑后临城县城“自此遂无西门。”

地方志书记载:临城旧县“周围二里二百六十步,高二丈五尺,广二丈,池广五丈,深二丈”。嘉靖十五年(1536),知县党承美在城西壕筑堤,并植柳以御水患。1553年秋天,即嘉靖三十二年,因大雨又将城池冲毁,知县王永兴再次进行重修。隆庆三年(1569)秋天,“雨连旬,水大涨”,县城的西南一角被水冲毁,知县高常进行一次补修,并“徙南门向东八十余步,从此南北门遂不相对”。后来,继任知县邓之松建议筑城南八蜡庙,一面筑石堤。万历七年(1579),知县余启元在县城西南一带“通筑石堤,赖为保障”。

临城县衙在城中,始创于唐代天宝初年。到了宋代天禧二年(1018),太子中允张守度进行重修。后在明代正统九年(1444)、成化六年(1470)进行大修。正德六年(1511),流贼攻打县城,破城后进行了抢劫,并火毁了厅房、仪门及仓房。越二年知县李睿才完成修缮。后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万历十九年(1591)、万历二十四年(1596),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等进行了增建修缮。

县衙建有大门,门外有寅宾馆,门内有土地祠。仪门三间、甬道及戒石亭。戒石亭两侧有库楼和赞政堂,其后为六房造十一间。正堂为退省堂,后改名为九思堂,堂后有宅门,内有思补堂三间,此外还有民乐轩三间,后又创建修省堂五间。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县宋广业于修省堂右建房二间 建宛轩四间,并开池植莲。

除县衙建筑,县城内还建有学校,志书说:创建姓名无考。门前有枯松一株,相传为流松。元时儒学已经有规模,明清时更加完备。其中儒学在县治南,进腾蛟门后有明伦堂五间,左右有斋舍各五间,在明伦堂东有教谕宅,在明伦堂后有训导宅。

文庙是儒学中的重要建筑,位于明伦堂前,正殿为五间,明代万历二十二年(1594)进行重修。二十五年知县程鹏搏捐俸“鼎新”。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钦领“万世师表”匾。康熙十四年,知县崔廷瑜重修。建棂星门三间,戟门三间。

在儒学内有有启圣祠三间,东庑左有名宦祠,在正殿西有乡贤祠,院内还有浥泉亭,文庙东有奎星楼,楼“围八丈四尺,高四丈二尺。”在县东南王霸墓前建有文笔峰,峰“围三丈六尺,高三丈。”

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开支,元代至正七年(1347)有学田百余亩,后来又逐渐增加。

县城内外有多处坛祠庙宇,其中社稷坛在城外西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外东南,邑厉坛在城外东北,还有城隍庙、八蜡庙、关帝庙、文昌祠、龙王庙等。临城县坊表也很多,仅康熙年之间,城内有就建有承流坊、宣化坊、金吾坊、秉宪坊、世大夫坊、进士坊、甲弟传芳坊、鸣世坊、登科坊等二十三座牌坊。立于城内各主要街道上。

临城寺院建筑很多,其中以城内普利寺最为有名。志书说位于县治东北郭门内,肇建于唐,宋徽宗下晋阳时路过于此并驻跸,并命宰相蔡京书爽亭两字勒于石碣,赐寺院为普利寺。在县治西有唐代末年建的西禅寺,明代天启年间进行重修。城外周围还有玉泉寺、广福寺、大同寺、文殊寺、祥符寺、古佛寺、八方寺、青龙寺、草堂寺等近三十座寺院。

草堂寺位于县西五十里空山之巅,又名岳山寺、西禅庵。康熙年间在山壁上有永平二年(59年)重修的字样,志书记载,明代初年殿宇俱备,正德年间有遗构并得以维修,相传为虢国太子所创,曾参禅于此“而最后适太子宕乃化”。太子岩距空山三十里,属邢州临邑内丘县。草堂寺风景十分诱人,志书说:“惟此山甚孤峻,北峙鹰落石,南望虎穴山,天台寨踞左、老马岭错右,寺前后清泉冷冷,万木堆锦,路纾曲而上,及陟岭一眺,千峰竟秀、万派争流、令人神异,依稀天畔亦一大奇观哉”。

□ 丰富的文化遗址

临城是一块文化宝地,可以说是邢台地区人类文明发展最早的地区。考古工作者在临城县域内发现了旧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尤其是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果时,在泜河北岸的东竖桥南发现三处旧石器遗址,遗址位于东竖村西南约500米处、泜河北岸的台地上。于红褐色沙质黏土中发现了丰富的石制品,共采集石英岩类石制品10多件,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等。距今2—3万年,文化遗物最丰富和最具有代表性。

在县域境内有大量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据不完全统计,如南磐石遗址、小瓷窑沟遗址、沙岗地遗址、北台遗址、补要村遗址、西台遗址、岗沿遗址等六七处文化遗址。特别是补要村遗址是邢台考古工作的一次新发现。这个遗址位于临城县东部临城镇补要村东南,南为小槐河。镇楼公路(镇内—石楼)从遗址中心偏南穿过,主要分布于东楼公路南北两侧的农田中。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0.5—3.2米。考古发掘发现大批文化遗迹,如灰坑、墓葬、房屋、灰沟、窑址、冶铜基址等。文化遗物有陶器、瓷器、石器、骨器、木器、角器、蚌器及青铜器。时代应涵盖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晚期、先商时期、晚商时期、汉唐时期。其中以仰韶文化和夏商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先商时期的遗存与先商文化中下七垣类型十分接近,但又独具特点,为探索文献记载的商先公所居“砥石”的地望与冀南西部太行山东麓地区的先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2008年10月,补要村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商周时期,临城属邢国,至今县域内有丰富的文化遗址。根据文物部门的调查,重要的商周遗址有临城水库遗址、大坝遗址、西竖遗址、瓦岗遗址、柏良木遗址、南孟村遗址、三里桥遗址等近三十处。这些遗址的发现有力的证明了临城文化的发展历程。

在临城境有两座重要的城址。除前文所述的临邑故城遗址,还有柏畅城城址。此城址为战汉城址,位于临城县城西15公里的东柏畅村西南山坡上。柏畅城城墙依山势高低而建。城为长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420米,面积25万平方米。现西、南城墙断续尚存,均系夯筑构成,城墙内外地面上散布着许多陶片。在遗址中出土的铁剑、铜戈、矛、镞等兵器,据考证均为战国至汉代遗物。据《隆庆赵州志》记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封赵敬肃王之子刘终古为侯,在柏畅城建侯国。《太平寰宇记》亦载:“泜水东经柏畅亭,城在亭南里许,址犹存。”1993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交通要道。今县境内还保存有数条古道,其中两条最为重要,即十八里驰道遗址和东山底古道。十八里驰道,又名十八里长沟,位于解村村西钓盘山下,此为古代时期驰道旧址,当地有“十八里长沟不见天”之说。这条驰道历史十分久远,有人说驰道修建于先秦时期。而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东山底村东南500米处的东山底古道,西靠河道,向东南盘山而上直通山端,始修时期不详。路重修于明万历三年(1575),由东山底村东南山下起至内丘境内的高家庄。古道为台阶式路面,由石片铺成,长约1.5公里,此段山路险峻,俗称“十八盘”。古道起端立汉白玉石碑一通,碑额内篆书“修改道路碑记”。

□ 最早发现的邢窑文化

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场。白瓷的发明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自商朝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世的花瓷生产,尤其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唐代诗人皮日休在《茶瓯诗》中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大中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者,“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李肇《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些文献记载都是赞美邢州所产瓷器。而生产瓷器的窑址在哪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一个谜。自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考古工作者及邢窑研究者先后对内丘、邢台、沙河进行了多次调查,并未发现唐代邢窑遗址。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对内丘与临城进行普查时,终于在临城县的祁村、冈头村、西双井发现了唐代的窑址群,从而拉开了唐代邢窑遗址研究大幕。后来,在临城发现邢窑遗址的启发下,内丘县境内也发现了邢窑遗址20多处。这样,邢州窑址的谜底彻底被揭开了。

在临城众多的窑址,以祁村和西双井窑址最为著名。西双井窑址位于临城县西双井村东的一块三角形台地上,东邻南北流向的自然河沟。遗址残存面积约1400平方米,地表所见遗物不多。在台地东断崖上暴露有一座残窑炉,火膛中存有大量柴灰并杂有瓷片。在一道田埝的东端,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好的窑体遗迹。虽然窑体上部不存,无法看到窑体全貌,但从北面已经破开的断面,可以看出窑体是就坡挖成。右为火膛,呈馒头状;左为窑腔,呈椭圆状。在火膛中尚存有大量的柴木灰,窑腔中发现了平底碗器残片,出土标本有碗、执壶、盒、钵、盏托、窑具等,有粗细之分,细白瓷胎质细腻,造型规矩大方,采集到的遗物有刻花装饰瓷片,时代为唐。祁村窑址位于临城县西北祁村,距县城7.5千米,西部是白云山,东面是一高岗,于1980年底发现。祁村邢窑遗址共有三处,分别位于祁村村东南、村北和村西北。其中祁村东南原岗头煤矿小火车站周围(当地人称为“南沟子”)的遗址面积最大,地表遗物散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窑址集中在北坡田埝处,尤其是地方小铁路东侧地段。据当地农民反映,1973年扩大耕地面积,曾在田埝下面发现了大量的瓷片,为了耕作方便,将这些瓷片全部填入沟底。后来临城县二轻局在田埝中部进行考古调查,在2米左右的深度发现了约60厘米厚度的堆积层,出土了大量的粗细瓷器残件、碎片和窑具。1990年至1992年,邢窑考古队在此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白瓷器物标本和窑炉遗迹。有刻花皮囊壶、双鱼穿带壶、执壶、碗、盘等,品种十分丰富,并有“王”“江”“□弘”“楚”等刻款。另外在村西和村北也能见到散布广泛的瓷片和窑具,经勘探村北一带局部尚有窑炉残迹,时代为唐代及五代。除这两处窑址外,还有岗头窑址、澄底窑址、射兽窑址、南程村窑址、解村窑址、瓷窑沟窑址等,这些窑址均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临城不仅率先发现了邢窑遗址,而且在邢窑研究方面也走到了全国前列。研究者以邢台、沙河、内丘、临城的邢窑遗址和国家文博单位和私人收藏为基础,出版了《千年邢窑》《邢窑研究》《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中国邢窑》等研究著作,同时培养了一批邢窑烧造技艺的传承人。

□ 秀美的地理景观

临城是邢台市的山水县城。由于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这里的人文地理更加丰富。临城是山区县,自西向东分高山区、低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西部的高山区群峰叠嶂,多为原始次生林所覆盖;低山区山峦起伏沟谷纵横;而在中部有大面积的丘陵地貌,冈丘连绵,冲积沟密布,是重要的林果业产区;在平原区内土地肥沃,是河北重要的粮棉产区。

在群山拱翠的深山里,有蝎子沟原始次生林景区。景区总面积99.13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20.189平方公里,划分为莲花池、三峰山、赵家沟景区,拥有林地6.7万亩,原始次生林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9%以上,海拔高度平均900米以上,最高峰三县垴海拔1508米。盛夏平均气温23度左右,景区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是探险、登山、避暑的好去处。

天台山景区是一个历史景区,早在明清时期就发现这里的旅游价值,当时的临城八景里有天台积雪一景,是因高耸顶平而得名。山前翠柏苍松,茂密葱郁,寺院名刹很多。冬天山顶积雪,长久不融。天晴之后,从县城远眺,白雪翠柏,相映成趣。后又有人发现这里天台、连廒峰(油篓山或五谷仓)、仙人岩、天眼山诸峰,既各自成景,又连成一体。自山南远处望去,俨然如巨佛首西足东,仰身而卧(睡)于松柏之间,故又有天台卧佛之称。

崆山白云洞位于邢台市临城县崆山(又名白云山)南部,洞形成于5亿年前的中寒武纪,是我国北方一处难得的岩溶洞穴景观。现已初步探明并开发开放了五个洞厅,游线全长4000米,最大洞厅约2170平方米,主要景点200多处。五个洞厅,洞洞连环,厅厅相通。依据洞厅景象的不同,分别命名为“人间”、“天堂”、“地府”、“龙宫”、“迷宫”。在这些溶洞里,可以看到各种熔岩现象,有的垂帘悬幕,富丽堂皇,犹如天堂;有的树枝珠串、水潭密布,很像龙宫;还有的怪石嶙峋,曲折迂回,别有洞天。在洞中有形态奇丽的牛肺状“彩色石幔”、石帘,晶莹如珠的石葡萄、石珍珠等,大体量的石柱、石幕、石瀑布、石平台等。有的拟景,有的拟人,还有的如鸟兽,给人以形态、线条、空间的美好想象,被称为“地下熔岩博物馆”。目前是国家级AAAA级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的重点部分之一。

在西部太行山中段双石铺乡镜内,山体顶部由于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覆盖,沿节理断层风化崩塌形成了顶平、崖陡、脚缓为特征的“嶂石岩地貌”景观。这里奇石很多,有的如“千层饼”,有的像码放整齐在龟背上的一摞书“金龟驮书”。河谷两侧山崖崩塌而堆积于海床或岸上的两块怪石,形如睡炕横躺在槐河左岸,当地的“双石铺”村名即由此而来。在海拔1000多米的东大梁上松林中有两个千年古池,犹如“天池”,故名“小天池”,也称莲花山。山下有一个小山村,名驾遊,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驾遊村由北沟村、范家庄、驾遊寺(白云寺)三个自然村组成。驾遊村历史悠久,寺中现存一石碑《开山历代主持鉴公和尚塔铭》为元代天历元年(1382)刊刻,由此可知,寺始建应早于元朝。在清代康熙和嘉庆年间又多次进行维修,现存有康熙四十年(1701)《重建白云寺记碑》和清嘉庆二年(1797)《重兴白云寺碑记》。

《重建白云寺记碑》记载:“邑之西七十里有寺名曰白云寺,西禅寺之下院也,地属挟扭村。(寺)其前则两涧缠绕迢递而环抱,其后三峰并峙,俨然立屏,其间有时白云呈祥若隐若现,茂林山鸟,种种幽奇,口上绝巅,又有莲花池水从上而注下,诚登临之胜慨也。”为什么村子叫驾遊?传说在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来到挟扭村,把挟扭改为驾遊,后来皇帝来到挟扭寺,看到一朵朵白云从寺中升起,于是把挟扭寺改为白云寺。莲花山上有莲花池,分南池和北池,南池长63米,东西宽27米为不规则长方形,北池距南池200米,面积有南池二分之一。关于这两池的来历,县志文献无可考证,很可能是为一山泉积水而成,因佛家崇拜荷莲,故曾在池中种植莲花,应是白云寺一景。莲花山风景秀美,以“古树、险崖、山泉、奇溪”著称,每年5月至10月气候宜人,峰峦叠嶂,沟壑曲折,沟两岸峰高坡陡古柏苍松竞翠。莲花山森林覆盖率80%以上,在白云寺西面现有数百年以上的古树数百棵,古树千姿百态,蔚为奇观。这些古树如同历史活化石,历经沧桑,幸存至今,还附有众多美丽、奇妙的故事传说。比如“白云寺的由来”“莲花池的传说”“牛和老虎的故事”、“寺中的懒和尚”“南寨的由来”“大王庙的由来”等,引人入胜,催人遐想。驾遊村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每年正月有秧歌、跑黑驴、舞龙等传统乡艺表演有“抢面灯、老鼠娶亲日”等传统节日,另外还有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如树编、草编、石雕等。

□ 历史、建筑与传说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临城发生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事件,而民间又有源于历史文化并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传说。

从今天的临城地名可以印证这一点,如白鸽井地名就有两种传说故事。第一种说法是据文献记载:西汉楚王项羽,引兵追汉高祖,高祖避难井中,有双鸽集与井上,追者见而不疑,遂得免,后建高祖庙,并取名为白鸽井;第二种说法说是在西汉末王莽追刘秀,刘秀躲不及,刘跳到井里,上面立刻有蜘蛛网把井口封住,王莽赶来,见有蜘蛛网,没有怀疑,继续前行。然后从井里飞出两只白鸽,一只飞往北面,称北白鸽井,一只飞往南面,称南白鸽井。

王莽赶刘秀的故事在邢台各县市都有各种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与正史中的刘秀在邢台地区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而临城关于东汉初期的历史文化更为丰富,至今还有一些地名与此有着很深的关联,如羊泉、黑城、皇迷、射兽等。

谈到历史不得不说赵云的故事。在当地自古流传着许多关于赵云的传说,这些传说涉及到赵云的出生地、赵云的祖宅、少年生活、武艺的学成、品德的养成、坟墓、民俗等,系列而完整。临城县“澄底”村西有一大土冢,人称“赵云墓”。传说是赵氏宗室墓或赵云衣冠冢。临城县赵姓人家及百姓近千年来常在春秋于此祭祀。民国《临城县志》记载,东镇镇古鲁营村东立有“汉顺平侯赵云故里”碑,2005年5月从一井中挖出,为清光绪正定镇总兵蓝斯明立石、盐运使衔四川重庆府知府吴震所镌,这通石碑有力的证明了赵云传说在临城一带的流传。“汉顺平侯赵云故里”碑现保存在临城县文物保管所内。1982年临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6月,赵云故里传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收录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泜河南岸有钓盘山,地点在今临城县解村西。这里是楚汉名将韩信击破井陉斩杀陈余的地方。乾隆版《正定府志·阙疑》记述:汦水“东流经钓盘山入沙河……相传陈余兵败,问其地,曰'钓盘’。余大惊,曰'鱼入钓盘,吾其亡矣。”真是人不灭我天灭我啊。明代诗人吴清曾写诗呤道:“岚翠空濛晓未干,井陉西指路漫漫,成安已去三千载,汦水依然绕钓盘。”

在临城有一种戏剧称“南调”,又称“河南调”,在清代末年传入赵庄、虎道等村。其传授全靠一代一代身传口授,演出所用服装、道具、功法与古装戏一样,但许多唱法韵调高低起伏特别悬殊,与河南的豫剧有明显区别,尤其是在“南调”中的“点”(铜器)替代梆子,演出时有一种特殊的风韵。其常用板式、曲牌及戏目也很丰富,并且吸收了本地文化、方言、俚语等,百年历史中与这里的语言、民俗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南调”文化。

临城有许多古代建筑。如普利寺塔,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因塔南旧有普利寺而得名。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5)、万历四年(1576)重修。塔身为砖质结构,高28.98米,共7层,塔身呈正方形,底边长7.17米。每层四角均有玲珑铁钟一挂,晚风袭来,叮当作响,为此“普利晚钟”成为临城古八景之一。塔底级较高,外壁四周砖刻974尊佛像,内壁砖刻40尊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又有名为“万佛塔”。塔东曾有亭台,县志记载,宋徽宗下晋阳驻驾于此,命宰相蔡京书“爽亭”二字于碣上,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护城石堤在县城旧城的西侧,是为防水患而建,始建于明隆庆三年,万历七年与二十五年历年修筑。古堤长800米,高3米,宽2.4米,为巨形青石筑砌。堤南端原有一碑碣,长宽均为1.8米,青石镌刻,碑阳为明万历二十五年知县程鹏抟为修筑河堤的呈文,共1585字,碑文均为阴刻楷书。碑文记载了河水泛滥、城池受危经过,对研究古河道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在古石堤上建有息波亭,俗称八卦亭,占地32平方米。旧志载,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知县程鹏抟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县宋广业重修。

蛤蟆桥位于县城西北14公里竹壁村东。因桥下有巨石形似蛤蟆而得名。临城地方志书记载,桥始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完工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前后建设了六十一年,为竹壁村民陈志美、陈三光、陈文显祖孙三代接力修造而成。青石筑成,长108米,宽5米,高8米,三叉两孔,呈人字形,故又名双脊桥或者双济桥。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项待挖掘的“房子绵”。据文献记载:汉代房子(临城)以产锦而著称,房子锦闻名全国,可与蜀锦相媲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地区以房子、清河出产的锦、纩(丝绵)为上品,被称为“官锦”。曹操夫人卞氏在《与杨彪夫人袁氏书》中写道:“.....故送衣服一笼,文绢百匹,房子官锦百斤,.....望为承纳(《古文苑》)。”西晋左思《魏都赋》:“绵纩房子,缣裛清河。”郦道元《水经注》也记载了“房子锦”情况:“按,《寰宇记》赵州临城县下,引《水经注》云,泜水东出房子城西,出白土,细滑如膏,可用濯绵,色夺霜雪,光彩鲜洁,异于常绵,俗以为美谈,言房子之纩也,抑亦如蜀锦之得濯江矣。按《御览》引此《注》云,故岁贡其绵以充御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河北妇人织纴组训之事,黼黻锦绣之工,大优于江东。”从以上记载看,当时“房子锦”因其色彩之艳,织工之精,声名之广在国内曾名噪一时。

临城地质遗迹

河北临城国家地质公园

临城崆山白云洞

临城白云洞石幔

新石器时期的补要村遗址

战国时期的柏人戈

战国错银铜饰件

战国蜻蜓眼琉璃珠

战国时期的铜权

战国时期的玛瑙环

赵云故里碑拓片

隋代青瓷碗

隋青釉三系瓷罐

唐青釉双系瓷罐

唐“盈”字款白釉盖罐

邢窑烧造技艺

宋白釉瓜棱瓷罐

宋临城驾游村白云寺

普利寺塔与千佛碑

宋蔡京题写的爽亭碑拓片

普利寺塔雪景

临城蝎子沟云海

临城云台山风光

临城息波亭

潘氏贞节坊

临城蛤蟆桥

临城县古代碑刻廓

临城岐山湖风光

民国时期临城煤矿旧影

护城石堤

临城明代李席吾墓壁画

临城明代李席吾墓壁画局部之一

临城明代李席吾墓壁画局部之二

八路军解放临城旧照

秀美临城

关注点滴斋书房

(0)

相关推荐

  • 崆山白云洞、天台山原来是一个景区

    默认段落 临城县(5.23) 石家庄的南面是邢台市,我们先到了临城县,他隶属河北省邢台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南接内丘县.北连石家庄,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797平方公里,2010年临 ...

  • 邢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瓷器,和他的来历,朝代

    邢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瓷器,和他的来历,朝代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 在 ...

  • 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邢台临城大力发展富硒农业

    种普通农作物,一亩地一年赚1000块钱就不错了.种富硒农产品,一亩地能赚上万元."日前,正在麦田查看富硒小麦长势的临城县鸭鸽营乡西洞村村民郑延锋高兴地说.       西洞村属丘陵地带,水源 ...

  • 文华武邑——古武邑八景之栖禅游迹

    文华武邑--古武邑八景之栖禅游迹 栖禅游迹即栖禅寺,位于武邑县城西关处,唐天祐年(公元904年)修建,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僧继果重修,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僧宗真重修,康熙三十二年(公 ...

  • 文华武邑——古武邑八景之观津遗址与黉宫文石

    古武邑八景之观津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观津就为有名城邑.<史记·平淮书>载:"河决观, 其地临河津,亦曰观津."这是古观津的名称来历.赵惠文王封乐毅于观津,号望诸君,更使 ...

  • 文华武邑——古武邑八景之龙堂圣井

    古武邑八景之龙堂圣井 龙堂圣井在武邑县西北三十五里的何龙堂村.相传,每逢天旱无雨之年,禾苗枯萎,田地龟裂,滏阳河一带的村民无计可施,便有领头求雨者,组织村中寡妇.儿童.妇女等人,手拿树枝清扫大坑.一边 ...

  • 文华武邑——古武邑八景之古碑异梅

    古武邑八景之古碑异梅 "古碑异梅"为一通汉白玉石碑,是东岳行宫仅存的一件文物.此碑高2.43米,宽0.89米,厚0.27米:碑首雕"二龙戏珠"图纹,正面书&qu ...

  • 文华武邑——古武邑八景之东岳灵祠

    古武邑八景之东岳灵祠 东岳灵祠,亦称东岳庙,俗称天齐庙,也叫东岳行官,遗址在武邑县城东南角,现武邑县第二中学院内.清康熙三十三年<武邑县志(卷一·八景)>载:"东岳灵祠,在县南关 ...

  • 文华武邑——古武邑八景之窦氏青山

    古武邑八景之 窦氏青山 窦氏青山位于武邑县城东十四公里处的青冢村村南,占地36582平方米,目前冢高22.9米,周长490米.据史料记载,当时墓高三十余丈,墓围长一千余步(古七尺为一步),天晴云疏之日 ...

  • 文华武邑——古武邑八景之义姑高台

    清康熙三十三年<武邑县志>记载,武邑有八景,一日义姑高台.二日窦氏青山.三日东岳行官.四日古碑异梅.五日龙堂圣井.六日观津遗址.七日黉宫文石.八日栖禅游迹.清同治十一年<武邑县志&g ...

  • 古武邑人物系列: 史书上有详实记载的第一位武邑籍名人——朱英

    古武邑人物系列: 史书上有详实记载的第一位武邑籍名人--朱英 朱英,战国末期赵国观津(今河北武邑)人,生卒年月不详.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38年,朱英是楚国宰相春申君的门客. 春申君姓黄名歇,是战国 ...

  • 古武邑人物系列——一代贤后窦猗房(一)

    古武邑人物系列 一代贤后窦猗房(一) 窦猗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西汉时清河观津人,历经西汉四代,辅佐文.景.武三位皇帝,成就"文景之治""汉武鼎盛&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