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误治也会有严重后果(天地有神明,存心有天知)
编导语:西药有毒性,大家都知道,但对中医中药,大家看法却是“医你不好,吃你不死”。但实际上,庸医杀人于无形中而不自知,是因为愚昧不自知,是因为心中对天地缺乏敬畏之心而不自知,以下是几则误诊导致事故的医案,拿出来是想惊醒从医者,包括我自己,人命关天,必须小心谨慎看诊开方用药,刻苦刻苦再刻苦学习,提高自己,修炼精湛医术。天地有神明,看病制药无人知,存心有天知。(原话:制药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此外,病人及病人家属需要清楚知道,是药三分毒,即使中药也是,一般而言,是否对证的药只需服一剂便知道,比如苦不堪言的药汤,病人闻之说药香好闻,服之觉得身体舒服,病症不适减少一半,那多半对证,可以继续服,但三剂之后,必须换方,因为身体阴阳失衡已经改善,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接下来是对身体还存在的问题即另一个阴阳不平衡进行调整。所有服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为什么有些病人是久病呢?遇不上有医缘的医生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辗转反侧在多个不同医生的看诊药方中不断试药,导致身体的不平衡因为误诊误服引出新的不平衡状态。所以,不要相信偏方秘方,对证的都是秘方,不对症的都是毒药,所谓对证,就是经过医生对病人四诊后辩证开方,为医者切记,辩证开方宜谨慎宜胆小,忌激进,方开三剂,针灸一次,基本上已经是否对证有效果,切勿因为经济利益而开一堆药给病人。
每个医生临床既久,有经验,也必定有教训。经验应该总结,教训也应吸取,这样对于医疗技术才能逐渐有所提高。尝读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深受启发。病有误于医家者,有误于病家者,有误于旁人者,有误于药中者,有误于煎药者,不可不知。今将亲身经历教训四则披露于下,或许对医界同道有所裨益。
一、妊娠恶阻用香砂六君子,顿服3剂致堕胎
一九七一年五月,有汤姓少妇,二十二岁,因婚后停经月余,恶心呕吐,前来诊治。患者呕吐频繁,纳食少进,倦怠乏力。诊其脉缓,稍带滑象,舌苔薄白,断其为妊娠恶阻,投香砂六君子汤三剂。
时值五月,江南农村收割正忙,患者配药回家,唯恐耽误农活,欲将三剂药一起煎服以求速效。其公公住在隔壁,劝其不可如此。少妇不听,擅自将三剂药同煎,温顿服之。服药不久,其胎即堕,悔之莫及。
按:半夏为治妊娠恶阻之要药,仲景《金匮要略》即有“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的记载,但《别录》又有半夏“堕胎”之说。临床实践证明,少用半夏无损胎元,多用则难免伤胎,因其辛热故也。余处方香砂六君子汤每剂用半夏9克,一般不致伤胎,但三剂药中共有半夏27克之多,一次顿服,安能不伤胎元耶?!
二、老太误服给猪治白痢的硝黄,而泄泻至死
车姓老太,七十八岁,素患痰饮宿疾,每至冬季则发作更剧,咳喘不已。一九七二年冬季某日延余出诊,见老太形瘦体弱,卧床不起,气喘咳嗽,痰多清稀,脉缓弱,苔白腻。《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高年阳气虚弱,痰饮内生,治当温阳化饮,投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老太服药二剂,咳喘大见好转,甚是高兴。
当时,其家饲养小猪数只,正患白痢,兽医开大黄、朴硝等攻下药数剂,家人将猪药配来,与老太之药挂在一起。次日,其女为老太煎药,误将猪药入煎,汤成与服,老太觉药味不对,问道:“前二天之药味与今日之药味大不相同,何故?答曰:“无错”。老太相信女儿,未再细问,将汤药喝下,服药后泄泻不止,终因阳衰阴盛,阴阳离决,一命呜呼。
按: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例》云:“承气入胃,阴盛以亡”,并注曰:“不当下而强与下之者,令人开肠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患者高年阳衰,饮邪如阴霾弥漫,此时温阳化饮犹恐不及,家人反误煎硝、黄苦寒攻下药与服,遂致枉死,诚可叹也。
三、风热头痛,偏信细辛偏方致头痛加剧
一九七四年春,一农村男子,三十五岁,来治头痛病,自述病起一周,头痛不已,略有畏寒发热,咳嗽,诊得脉浮略数,舌苔薄黄,断其为风热头痛,拟桑菊饮加味治之。患者服药四剂,寒热咳嗽均除,头痛亦有好转,但未痊愈。
此时有亲戚告诉其用细辛一味煎服能治头痛,患者即去药店购细辛15克,回家取10克煎服。服后自觉气闷欲绝,言语困难,半日许方才慢慢缓解,但头痛反增剧。
遂请二人扶持又来求治。患者头痛甚剧,心烦懊憹,脉舌如前。余思前方用辛凉轻剂,尚属对证,为何证反加剧,不得其解。细加盘问,方知其听信人言误服细辛。岂不知风热得此,犹如火上加油,头为诸阳之会,阳热升腾于上,安能不痛耶?余仍守桑菊饮加芦、茅根,患者服药三剂,头痛遂愈。
按:细辛形细而味辛,其性善散,最易耗气伤人。李中梓《医宗必读》记载:“单服末至一钱,令人闷绝,辛药不可多用也”。细辛虽能治头痛,但只能用治风寒头痛,若风热头痛而用此,则痛更剧。可见民间单方也应辨证运用,不得妄投。《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有云:“旁人误,代惊惶,不知理路乱忙忙,用药之时偏作主,平时可是学岐黄”?说明病有误于旁人者不少,不可不以此为戒。
四、热痹而用温针,至气阴耗竭而卒
一九七一年秋,有潘姓老妪,五十八岁,久患痹证,周身关节疼痛,不能行走。延一医诊治,不辨阴阳寒热,但见其关节疼痛,就用温针,共计灸七、八次,未见好转,反至关节疼痛难忍,日夜号叫,彻夜不眠,痛苦万状,其子改延余治。
余出诊至其家,见老妪骨瘦如柴,大肉尽脱,脉来细数,舌质光绛无苔。此本为热痹伤阴,误用温针,焦骨伤筋,而成坏证。思《伤寒论》有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据其脉舌,并见大肉尽脱,断其三月内必死,知其气阴耗竭故也。勉拟增液汤加味以养阴增液,果然不出所料,越二月而卒。
按:为医者不可不博览群书,精勤不倦。吴鞠通《温病条辨·自序》云:“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否则庸医害人,杀人而不见血,无异于凶手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当调以甘药也”,此例患者热痹日久耗伤气阴,当用甘药调治,不宜温针,而医者不读经典,草率行事,误人不浅。
本文选摘自《连建伟中医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连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