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生平著述年表
1906 10月14日 生于汉诺威的犹太家庭
1910 父亲患病后举家迁回柯尼斯堡,投奔祖父母
1911 父亲被送入柯尼斯堡精神病医院
1913 父亲去世
1913 入埃尔维拉斯奇特尼克学校读书,目睹身边的反犹言论和当时犹太德意志中产阶级生存状态
1914 德国支持多年盟友奥地利,与俄法为敌
1917 俄国十月革命
1918 德国向美国总统建议停战;基尔港水兵叛乱触发了存在于坚信胜利的人和想要终止战争的人之间的矛盾的一场革命
1918 停战协议签字,后德皇逃亡荷兰
1920 母亲再婚
1920-1924加入“戈鲁马赫小组”,一起阅读哲学著作和希腊语文章,创立了“希腊学圈”开始钻研克尔凯郭尔和康德的著作,结识安娜·门德尔松,友谊维持一生。中学时被赶出学校,后进入柏林大学学习。上拉丁语和希腊语课
1924 毕业考试成绩优异,以校外生身份毕业
1924 前往马堡,注册入学;夏季假期为海德格尔写作《阴影》
1925 入马堡大学,在海德格尔和布尔特曼门下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与海德格尔建立爱情关系
1925 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成为他的指导教师;结识犹太复国主义者库尔特·布鲁门费尔德
1927 希特勒首次访问海德堡,发表了题为《何为纳粹主义?》的演讲,此时,汉娜对政治不感兴趣
1928 在雅斯贝尔斯门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29 与君特·施特恩结婚;社会主义研究所成立(法兰克福学派的前身),与丈夫同此成员进行哲学上的交流
1930 撰写拉赫尔·法恩哈根的传记
1933 2月国会纵火案;丈夫离开柏林前往巴黎
1933 海德格尔当选弗莱堡大学校长并加入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
1933 参与德国犹太复国主义的秘密活动被捕,逃亡到法国
1935 为“犹太人以色列移民组织“工作,有机会前往巴勒斯坦,结识瓦尔特·本雅明
1936 与海因利希·布吕歇尔相恋,生活在一起;继续犹太人利益努力工作
1940 为犹太组织工作
1940 与君特·施特恩离婚,与布吕歇尔结婚;被拘禁入居尔集中营,法国沦陷后同母亲和布吕歇尔逃往马赛
1941 从里斯本出发前往美国;为杂志《建设》、《党派评论》和“犹太文化重建委员会工作”;呼吁组织一支犹太人自己的军队参与战争
1943 开始深入研究国家社会主义
1945 5月二战结束
1945 结识玛丽·麦卡锡,二人友谊维持一生
1946 担任舍肯出版社编辑
1946-1948 出版了卡夫卡的日记
1948 母亲病逝
1949-1950 第一次去欧洲旅行,与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重逢,为“犹太文化重建”努力工作
1952 应邀在曼彻斯特大学、海德堡大学、马堡大学举行的演讲
1952 夫妇二人第一次在美国参加选举总统,汉娜不欣赏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对选举结果失望,打算和朋友们合伙办一个名为《批评》的新刊物,因资金匮乏,最终搁浅
1953 10月以妇女第一人的身份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主持“克里斯蒂安·高斯研究班”, 借机清理自己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思考并将其阐释出来的第一个机会
1954 关于极权主义的著作获奖,由“国家文学和艺术研究所”颁发;拒绝伯克利加利 福尼亚大学授予她的教授职位,在校方坚持下,答应1955年春季主持一个讲座
1955 2月前往加利福尼亚去伯克利接受客座教授职位;前往意大利、希腊、以色列、 瑞士和德国度假并演讲,关注德国当时状况
1956 在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
1957 亲历“小石城”事件,并受《批评》杂志邀请写成《对小石城事件之思考》,触及她对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之间界限的思考
1958 为雅斯贝尔斯的著作《原子弹和人类的未来》获得德国图书奖致辞;《人的境况》 出版;《拉赫尔·法恩哈根:一个犹太女人的一生》出版
1959 “小石城”的文章刊登在《反对的声音》杂志上,反响强烈,在汉堡获得莱辛奖
1961 以《纽约客》记者身份飞往耶路撒冷旁听并持续关注对纳粹分钟艾希曼的审判;《过去与未来》出版
1962 在纽约遇车祸受伤;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文章发表在《纽约客》杂志,引起轩然大波;同丈夫前往欧洲旅行
1963 《论革命》出版;《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一件平庸无奇的罪恶的报道》出版
1964 接受德国电视台记者君特·高斯在“人物专访”栏目采访
1965-1967 在芝加哥大学举办讲座
1968 《黑暗时代的人们》出版;《过去与未来》修订版出版;任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
1969 雅斯贝尔斯去世
1970 布吕歇尔病逝;《论暴力》出版
1972 《共和的危机》出版
1973 应邀苏格兰的阿伯丁大学开办吉福德讲座
1975 阿伦特去世
1978 《心灵生活》出版;《作为贱民的犹太人:犹太人身份与现代政治》出版
1982 《康德政治哲学讲演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