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质量讨论
去到朋友家,
朋友给我说:
去年老家有个70多岁的老人,
从乡下来城里看病,
背了30瓶蜂蜜,让她帮忙卖一下,
她当时把蜂蜜送给亲朋好友,还卖给一些同事。
后面老人觉得,她还卖的挺厉害的。
近期又背了一背篼过来,让她继续帮着卖。
老人还说这个背篼是自己编的,蜂蜜卖完,背篼就送朋友了。
然后朋友问我: 能不能帮她卖一下?
啊?我来卖?
能不能给我,再多说说老人养蜂的事情?
我对蜂蜜兴趣不大,对故事和山里还挺有兴趣的。
比如在养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呀,遭遇一些偷蜂蜜的昆虫啊,他是怎么解决的?
比如他在哪里养蜂啊,养蜂的地方,有机会的话,能不能让我去看一看,旁边有没有很多漂亮的花和有意思的药材呀?
朋友说:
故事啥的就不用说了,你说说蜂蜜的质量就可以了。
这个蜂蜜是老人在高黎贡山草果林里面养的,蜜蜂采的是百花蜜。
这个季节的话,蜂蜜里面主要是野拔子蜜和樱花蜜,里面还有一些杂花蜜。
一瓶装是一公斤,220包邮。
蜂蜜种类太多,我也不是很懂。
这样吧,我查查文献,把有关蜂蜜鉴别的资料梳理一下。
然后留下你们的联系方式,如果有人购买,购买后对这个蜂蜜不满意的话,就退给你们,可以?
可以。
朋友联系方式: 13320599930
若蜜色浅淡,光亮透明,晃动蜜瓶时,蜜液颤动较小,停止晃动后,挂在瓶壁上的蜜液缓缓流下,就是好蜜;
反之蜜色较深,暗淡混浊,粘稠度差的蜜,质量较次;
如果蜜色异常鲜艳多为掺入合成色素之类物质。
掺入增稠剂的蜜,异常粘稠,韧性过高,蜜液表面易起成膜。
掺入糖稀的蜜,色深光泽差,较为混浊。
掺入淀粉的蜜,浑浊暗淡,常有云雾状团块。
蜂蜜应具有良好的气味和蜜源植物的花香味。
在检查蜂蜜的气味时,应特别注意,蜂蜜有吸附其它异味的特性。
对有异味(如汽油、樟脑、农药等)的蜂蜜,按规定不能再作为商品收购或出售。
蜂蜜味道的基本特征是:甜而微酸,口感绵软细腻,喉感略带轻微的麻辣,余味轻悠长久。
掺杂使假的蜜,上述特征会有不同程度的削弱,感到蜜味平淡不足,喉感弱,余味淡薄、短促,甚至蜜味特点完全消失,同时带着掺入品的味道。
液状蜂蜜在粘稠度较大时,用木棒挑起时,流下的蜜液呈线丝状连续不断,落在蜜面上呈折叠状。
断丝后的断头回缩性很强、呈珠状落下。浓度较低的使用木棒挑不起来。
蜂蜜结晶的状态随结晶速度自快到慢而表现油脂状,细粒状和粗粒状或团块。
任何蜂蜜的结晶,用手捻时绵软易化,无砂粒状感觉,否则可考虑掺杂使假。
掺饴糖的蜂蜜光泽度小,透明度差,蜜液浑浊,蜜味淡。
可取蜜样2g倒入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震荡摇匀溶解后,注入95%酒精10mL,若出现白色絮状物则掺有饴糖。
取蜜样5g,加煮沸冷却的水10mL,摇匀后加碘液2滴,颜色不变者为纯蜜;
若呈蓝色、紫色为掺有淀粉,若呈红色则加了糊精。
掺有食盐口尝蜜味有咸味,蜂蜜密度增大但稠度降低。
可取蜜样1份加蒸馏水4份,摇匀后取样10mL放入试管,滴几滴10%硝酸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物则掺有食盐。
掺有明矾口尝蜜味有涩口感,蜜液清澄,透明度高。
倒2g蜂蜜在试管中,用等量蒸馏水稀释摇匀,滴入20%氯化钡数滴,若有白色沉淀则掺有明矾。
掺有化肥尝蜜味有氨水味,取蜜样1g加蒸馏水5mL盛于试管中,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1mL摇匀。
用棉花轻微塞住试管口,棉花上放1块湿石蕊试纸,加热升温,试纸变蓝则掺有化肥类物质。
将小木棒插入蜜桶中,提出后若木棒上有团块状蜜,蜜液下流时成滴状且流速缓慢,又不成直线拨丝。
这种蜜放置一段时间后上层清稀,下层粘稠,正是增稠剂的作用。
如果将蜜样放在手心,若无粘稠感或粘稠感很小,则可判断掺了果胶。
取样品蜜约5g放入少量茶水中,使其溶解,茶水变成灰色、褐色或黑色,则此蜜受到重金属污染,颜色越深,污染越严重。
如茶水颜色不变,则没有受污染。
结晶的蜂蜜,实质是蜜中葡萄糖的结晶。
由于蜜源植物的种类不同,表现为蜜中葡萄糖和果糖比例的差异。
纯正的刺槐蜜不结晶,荆条蜜和枣花蜜结晶缓慢,油菜蜜和棉花蜜会很快完全结晶。
蜂蜜的发酵是蜜中的耐糖酵母菌产生的分解酶,使糖分分解为酒精和CO2气体。
继之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酒精再分解为醋酸和水。
发酵后的蜂蜜,缺乏蜂蜜固有的滋味,蜜液稀薄。颜色变浅,有酒味或醋味。
产生气泡或泡沫,严重时溢出容器,甚至会引起密封容器的鼓胀和爆裂。
结晶蜜便于贮运,发酵蜜是不能作为商品蜜收购和销售的,也不作食用。
纯正的自然结晶蜜,手感细腻,能搓化结晶颗粒,掺糖的“结晶蜜”,手感粗糙,结晶颗粒难化。
用白糖加水和硫酸进行熬制,利用酸解的作用将白糖的双糖分子分解成单糖冒充蜂蜜;
用饴糖的糖浆冒充蜂蜜;
利用粮食作物加工成糖浆(也叫果葡糖浆)充当蜂蜜。
造假者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还有损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浅谈真假蜂蜜的鉴别方法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昌 肖锡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