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半肝癌在中国,专家:4个原因“害”了太多人
郑先生今年43岁,自己经营了一家小公司,出去谈业务、谈生意都是亲力亲为。
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郑先生不分昼夜地工作,白天忙碌到晚上,还要出去应酬,常常喝到醉了才回家。
一直忙于工作的他已经四五年没有体检,去年11月,郑先生感到上腹持续隐痛,出现便血,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肝里长了肿瘤。
郑先生的主治医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院长、肝胆外科主任医师胡智明教授表示,郑先生的肝癌是有迹可循的,他在10年前就查出乙肝感染,却一直没有重视,加上过度劳累和饮酒,最终诱发了肝癌。
肝癌的发生,与这些因素有关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病死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的肝癌病例占全球肝癌病例总数的一半以上,2015年全国肝癌新发病例约36.5万人次,医院收治的病例70%以上都是中晚期病人。[1]
肝癌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病毒性慢性肝炎,也就是郑先生所患的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肝癌。其次,肝硬化也和肝癌有密切关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其华教授表示,临床上将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称为“肝癌演变三步曲”。
其次,黄曲霉素也是导致肝癌的一大诱因,黄曲霉素来自于发霉的食物,是具有毒性的一级致癌物。另外,遗传因素也能到导致肝癌,指直系家属中有肝癌患者的人群。
疼了再看医生?晚了!
肝癌早期症状特异性不明显,也难以通过常规的检查手段发现,因此很多患者常常筛查出肝癌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了,治疗难度大。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梁军教授表示,不能等到肝脏已经开始疼痛了再进行肝癌筛查,因为肝脏本身没有神经,当肿瘤长得过大压迫了周围的神经,才会引发肝痛。如果能在早期就诊断出肝癌并介入治疗,预后还是很好的。
虽然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但肝癌的早期症状还是有迹可循。
消化道症状
据统计,37%的肝病患者在患病初期会产生胃肠消化道的症状,常常误以为是“胃病”,[2]具体症状表现为食欲下降、饭后饱腹感明显、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其中以食欲减退和腹胀最为常见。
发热
肝癌的发热与癌性热有关,是许多癌症都共同具备的一种症状。这是因为肿瘤侵犯了正常的组织,组织坏死后会释放致热原,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身体发热。一般为低热,伴随出汗的症状。
消瘦乏力
肝癌患者的消瘦与乏力常常比其他癌症类型更明显,这是由于肝细胞受损,肝功能下降,无法正常代谢体内的毒素,导致乏力。另一方面,肝功能低下导致的消化功能紊乱,无法很好地吸收营养,加重了消瘦的程度。
出血倾向
肝癌患者普遍有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出血倾向,这是因为肝功能受损后影响了人体的凝血功能,这在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的患者中比较多见。也有患者体现为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例如便血。
不想得肝癌,筛查是硬道理
面对肝癌,“早发现、早治疗”是第一守则,对于肝癌高危人群而言,更是要提高警惕。
我国的肝癌高危人群是慢性肝病史人群,包括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慢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此外,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例如长期酗酒、长期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的人群,也是高风险人群之一。家族中有肝癌病史的人群也应该警惕。
专家表示,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检查都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以上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筛查。
说起肝病,人们总是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喝酒。没错,酒精确实是造成肝病的一大因素之一,但饮食、生活习惯、药物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肝病发生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依然会有一些信号,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