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圈2020(系列129),牛文娟

牛文娟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在读

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中国岩画学会会员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教师书画院特聘画家

李可染青年画院特聘画家

青岛工笔画学会理事

《美与时代》杂志副主编

优美的图式

文 / 林若熹

人天生具有感知美的本能,纯粹的美是一种共性,呈现在万物之中。人类自身与美有着必然联系,使我们对美如此的追求,就像追求抽象一样。某种程度上,美是先验的,永恒的,既抽象又具象。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对美如此主动的痴迷?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来自于人性中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人的生命意志,体现在感知美的整个过程,并由此引发无限可能。不可否认,艺术作品就是审美的形式落实。

时光流

39.5cmx59.5cm 绢本设色 2020年

每一位从事绘画的画家都在用自身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从表达世界到表达自我再到表达自然,是认识从低级到高级的表现。画家通过心灵自由、想象力、意志力创造着无尽的意境,并由此感受到独一无二的喜悦。文娟同样有着追求美的自由意志,并由此具有了执着于艺术的持久动力。

四时

39cmx49cm 绢本设色 2019年

文娟出身于艺术家庭,有着良好的专业素养,怀揣着对于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加之本硕博艺术院校专业的培养,使其具有扎实的绘画基础与独特的对绘画的领悟。她关注生命、热爱自然,是位将细腻柔情隐藏在作品中并对艺术具有执着追求的从艺者。从重彩到淡彩,文娟在人物、山水、花鸟题材方面不断尝试,在技法方面勇于探索,工笔、写笔、没骨,她都有涉猎,并结合自身心境进行了选择性的应用,以单纯的艺术表现书写自身的艺术情怀,自然、不苛求。文娟是感性的,而又理性的将自身对于生命与人性的感悟渗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或激情、或宁静、或快乐、或忧伤,细腻的情感始终充当着艺术中表现的润滑剂。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将情感在形式与色彩语言上进行着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在精神的表达与客观的物象中经营造型语言。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表象的世界》中将艺术中的美划分为优美、壮美、媚美,文娟的画属于优美的范畴,不强烈,却如流水娓娓道来。她运用形式与色彩乞求再造了一个纯净的永恒空间。这个空间穿梭于真实与虚幻之间,更具有心象的传达与表现,营造出空灵的寂静美。其人物、花鸟作品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通过梦境空间的传达表现自我的理想世界。其山水作品则追求物我齐一、自由超脱的境界,赋予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近两年来偏重于对西方“有意味的形式”的思考的同时,更注重对中国艺术传统文脉的思考解译。

世间本无常,以艺为信仰,就选择了永无止境的探索之路,这个过程必然艰辛,却同样有着迷人的吸引力与无限的可能性。

作者,林若熹,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牛文娟 作品欣赏

天问

138cmx68cm

绢本设色

2020年

绢本设色

30cmx50cm

2015年

如是说

36cmx45cm

绢本设色

2018年

物造天极·二

36cmx36cm

绢本设色

2017年

性空

36cmx36cm

绢本设色

2018年

物造天极·五

36cmx36xm

绢本设色

2016年

一方水土

110cmx51cm

绢本设色

2014年

澄明

34cmx35cm

绢本设色

2018年

风声

68cmx70cm

绢本工笔

2018年

晶之恋

8cmx51.5cm

绢本设色

2016年

相生

68cmx70cm

绢本设色

2015年

镜中境

82cmx51cm

绢本设色

2015年

无量

138cmx69cm

绢本设色

2018年

我的没骨山水画实践

文/牛文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界的万物之象,皆有美的本性,而此美不可言说,不能与人道。以沉静的心态与生命的本相去体会“天之言”的境界,可以从表象与本体两方面。表象是众生所看到之象,象可变化,随主体、随岁月而牵动,是一种瞬间的、即逝的、一般的美。本体是自然界的抽象——即根本的美,是一种突破时空所呈现出的持久的、含蓄的、永恒的、至上的美。抽象的美是世界最本源的东西,不易被人察觉,蕴含于事物的共性中,脱离任何具体事物却体现出一种绝对的生命意志。而艺术的目的正在于表现绝对的美。抽象的美靠一般的美表现,一般的美中蕴藏着抽象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表现至上的美、抽象的美,归根在于艺术家的认知与表现。因此,美是多维度的,美的表现形式多样,不在大小,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可是抚慰心灵的良药。

选择山水画题材表现自身对于世界的生命感知,源自山水的永恒特性从宏观与微观更能激荡起内心的平静与对生命的思考。在我的艺术创作中,更愿意表达超越了现象界的一种本相,画中山水的形象只是生命的载体,而重点在于心灵的归属感与安顿感。以我对世界的认知去探求那遥不可及的真相,虽有些自不量力,可依旧是我艺术创作上不变的信仰。

至今对于没骨山水画创作的探索已有百余张,可分为瓷瓶系列、物造天极系列、澄明镜像系列与异度时空系列。瓷瓶系列将微观山水与中国瓷器形象结合,发展中国传统“盆景式”的绘画图式,呈现出一山一世界的生命意义,以此表达人生内与外的哲学反思,亦影射环境保护问题的深思;物造天极系列体现对于世界神秘之处的无限追问,以深邃的黑色为背景,挖掘绢本绘画中色彩本身与光源之间的探索;澄明镜像系列从宏观与微观探求现象与本质的表现关系,通过色彩与图式,试图表现自然界的无言之美;异度时空系列在于探索宇宙时空关系,作品的表现运用了一贯的科技蓝,具有未来主义色彩。虽然是四个不同系列的尝试,但主题都在表达自身对于世界的独特感知。在画面的表现中,我愿意尽量简化所有元素,力图以最纯净的色彩与图式表达一种寂静的思考。

在我的山水画表现中,运用没骨与工笔结合的表现手法。在山石的处理上取法魏晋。晋唐的山水样式光照迷人,朴素中透露着天真,也许正是这种天真的气质使我沉迷。山无皴,其外轮廓依靠的是没骨所呈现出的边缘线,在边缘线的处理上,“线”本身的节奏与虚实的转换使山呈现出若有若无的距离感。山体永恒,远观山与近观山均有不同,有种神秘的不可控感,故而虚,这也是我有意说明的“幻象”。而在树的处理上,多以传统工笔勾勒,树随时光变迁可感可知,呈现出相对实的状态。一虚一实,正是画中的阴阳转换。在色彩表现上,依靠色彩本身的对比与调节达到画面的和谐,整体倾向于蓝、绿、紫色系。我迷恋着色彩的特性所散发的忧思与空寂,摆脱物象固有色,使所描绘之境似唯有天上与想象才有,可得又不可得,这种适当的距离感,是我有意追求的疏远。在图式上,我的作品多数选择比较稳定的居中式构图,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偶有浪漫的延展型构图或张力型构图,依据画面的感受而采取不同的构图方式。然整个作品的样式与味道还是在追求“静”的禅意,这种静并非绝对的静,是相对的、感觉的静。因色彩、图像之间的冲突本身会造成动的感觉,如何使冲突变为宁静,达到以最为沉静的方式进行无声的宣言,是笔者心性的传达。

中国的美学是安顿之学,在美的体验中不断寻求着自身的归宿与性灵的伸展。人生的积累随阅历的深入而变的沉静与镇定,这种过程正如色与绢的碰触,伴随着想象与积累,氤氤氲氲,朦胧却又清晰,承载着此时彼时的情感寄托。时间之外,空间之外,是永恒的、未知的空间,超越生命的本体方可达到无上的智慧,而这种超越,也许可以通过审美来提前感知。

山非山亦是山,水非水亦是水,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源自我心,而后心境澄明、大道至简、神静心和。

牛文娟写于2020年6月

现在翻转你的手机,体验不一样的阅读

他山之石—影

138cmx34.5cm

绢本设色

2016年

无极

138cmx34.5cm

绢本设色

2016年

对话

138cmx34.5cm

绢本设色

2016年

(0)

相关推荐

  • 马小虎:宁静淡雅 无我之境-牛文娟工笔山水画语言评析

    牛文娟 艺术家个人简介 牛文娟 |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岩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师书画院特聘画家,李可染青年画院特聘画家,青岛 ...

  • 正道高致的表率

    <凤凰花木图> 310X550cm 纸本设色 2009年 上苍的安排,似乎注定苏百钧要成为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 他出生在发祥岭南盆景艺术.有千年种花历史的广州花地,从小生活在馥林花园,加上 ...

  • Artlib线上展览 | 屏与画——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屏风形象

    前 言 屏风画是集挡风.遮蔽.装饰.祈福.空间分割.氛围营造等功能于一体的精神寄托.审美需要的载体.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屏风,是凝聚了中国几千年文化内涵和礼仪制度的典范,更是工艺美的杰出代表.屏风画始于 ...

  • 延月梳风——丘挺作品

    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化的时代表现,而艺术家丘挺的作品与他的艺术追求是当代中国艺术生态中非常值得关注与思考的个案.丘挺的艺术生涯,可总结为四个字:不急不囿.他的创作,总体趋于"保守" ...

  • 美极了!巩义的她,在国家级画展中获奖

    刚刚从中国美术家协会得到消息 工笔画家王雪之作品<火烈鸟> 获得时代丹青 -第三届全国现代工笔画作品展 优秀奖(最高奖) 第三届全国现代工笔画作品展 全国现代工笔画作品展每三年举办一次,面 ...

  • 水光云影——“潇湘八景”山水画的前世今生

    前 言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所谓潇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潇 ...

  • 牛文娟 —— 忆2020

    艺术的道路很长 也很难 往往是突破了自我才能实现的飞跃 而这种突破需要各方面的积累 2021年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新的人生计划不断的在上演 唯有努力才能不负年华! 作品欣赏 <天问> 68 ...

  • 山水圈2020(系列103),刘亚璋

    ■  引言 记录当代山水画坛优秀学术个案 呈现当代山水画坛多元学术视角 103 刘亚璋 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获美术学博士学位 现为: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国画院特 ...

  • 山水圈2020(系列113),崔强

    ■引言 记录当代山水画坛优秀学术个案 呈现当代山水画坛多元学术视角 113 崔   强 河北行唐人 1974年生 1995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 199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 现任: 河北师范 ...

  • 空谷传音 境由心生——牛文娟的诗与画

    空谷传音 境由心生 文 /牛文娟 我看到你了 在梦里相遇 绰约的身影 淡若流水 璨若星辰 一池春水一城花 一缕微风一柳斜 世间风景 终是一花一叶 与绢素执手 该是一往无悔

  • 元气一始,诸事成圆——牛文娟元宵节特展

    中国的哲学是生命的哲学,中国的艺术天生便有着一种生命性特质,牛文娟的花鸟画艺术中潜藏着一种生命的超越,即在"静"中,超越狭隘的自我观照及生理欲望,无碍于表象而后归于宇宙生命.其看似 ...

  • 新年丨牛文娟作品欣赏

    牛文娟,女,1985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在读.师从蒋彩苹.苏百钧.林若熹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岩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师书画院特聘画家,李 ...

  • 艺术在线丨牛文娟 NIU WENJUAN

    牛文娟 -NIU WENJUAN- 1985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师从蒋彩苹.苏百钧.林若熹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岩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 ...

  • 迎新春——牛文娟花鸟作品线上展

    <盛夏之夜>35x35cm 绢本设色 2014 <孤心> 36×36cm 绢本设色 2017年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 ...

  • 金牛贺岁——牛文娟新春作品欣赏

    作 品 欣 赏 <禅定自若>绢本设色 30x30cm 2019年 <澄明>绢本设色 34x35cm 2018年 <晶之恋>绢本设色 82x51.5cm 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