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增添助力 ——《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出版
殷墟甲骨文是地下出土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从1899年发现至今,经海内外学者们近120年来前赴后继的探索,甲骨文中反映的殷商文化奥秘逐渐揭开,甲骨学崭然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国际性显学。甲骨文出土材料流传不广,能接触揣摩到原物的更不易,墨拓甲骨片遂成为方便传播甲骨文物的重要介体,是重建中国上古史,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特征、品格与演绎渊源的最真实的素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室是甲骨学研究重镇,藏有大批甲骨文拓本集,其来源相系于新中国成立初制定“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列为历史学科数据整理重点项目《甲骨文合集》的编集,得益于当年“全国一盘棋”,受惠于全国文博考古科研教学各界的无私襄助,以及海内外许多收藏家的馈赠捐献或转让。我们近年在编纂《甲骨文合集三编》的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批甲骨文拓本为当年《甲骨文合集》及后来的《甲骨文合集补编》所漏收。有的甲骨文拓本集,仅仅选用了其中少量拓片,有的拓本集甚至根本没有被采选,有许多都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或更早时期的拓片,而其甲骨实物有的早已下落不明,有的虽知下落,甲骨却已经破碎,片形远非早期拓本完整,史料价值相应降低。当然早期甲骨拓本也有欠佳者,良莠不齐,为时代认知造就。有不少甲骨拓本集属于海内外少有的珍本或孤本,学界寻觅已久,是唯一性的,有新材料的文物价值和古文字与古史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但因这批甲骨拓本集尘封已久,纸张断烂零落,需要进行抢救性破损修复和专业性有序的保护整理与研究。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启动,由我主持的“历史所藏甲骨墨拓珍本的整理与研究”被批准为其分项目之一,也可以说是因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A类项目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甲骨文合集三编》编集的前绪而设立的。主要创新点是立足于甲骨文物遗产整理保护、科学研究、学术史追踪、文化传播及历史教育之目的,扩大视野,探赜索隐,深入挖掘每宗甲骨文资料的原始信息及其学术史价值,开拓学术耕耘新思路,加强与海内外甲骨文收藏单位的交流合作,在项目实施中,配合甲骨学科建设并加强中青年专业人才的历练。目标任务是编纂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墨拓珍本丛编”,计划精选10种左右,进行抢救性破损修复,分批整理,数字化存盘,追踪甲骨源流,辨析甲骨真伪,鉴定材质,区别组类,分期断代,残片缀合,考释文字,解析文例,诠释史料,最终以丛编单册形式出版,为甲骨学和殷商史研究提供一批珍贵的经过专业水平编纂的甲骨文著录书。
《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是本之《尊六室甲骨文字》一书的新编纂。原书为徐宗元编著,郭沫若题署,线装本上下两册,上册毛边纸中锋对折,版式尺寸高27 厘米,宽18 厘米,单线栏,栏高17.8厘米,宽13 厘米,版心宽1.6 厘米,上下两端粗黑口,版心中部镌印“尊六室甲骨文字”七字,共48 叶,著录甲骨文拓本264 片(第208与264片自重,第234 片伪,实262片),末叶有罗福颐写于1975 年的后记。下册为徐宗元手书《尊六室甲骨文字考释初稿》,凡95 叶。1987 年5 月《尊六室甲骨文字》线装本按原式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下册前有1987 年5 月1 日贾敬颜所写《小引》。
徐宗元尊六室甲骨主要来自刘鹗原藏品。刘鹗所藏甲骨,除了一大宗来自王懿荣原藏品外,另有来自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古董商范潍卿卖给方药雨的300多片,潍县另一位古董商赵执斋也为刘鹗“奔走齐鲁赵魏之郊凡一年”,前后买得3000多片。刘鹗卒后,旧藏甲骨散出,有一批为端方购得。端方(1861—1911),清末大臣,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桥,号陶斋,嗜金石书画,著有《陶斋吉金录》《陶斋藏石记》等。端方的甲骨,部分经袁世凯秘书李虎臣之手,后来又归了袁克定。袁克定(1878—1958),祖籍河南项城,是袁世凯长子,原配于氏所生,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外号袁大瘸子。袁氏甲骨部分归了罗福颐。罗福颐(1905—1981),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上虞,罗振玉之子,字子期,笔名梓溪、紫溪,七十后自号偻翁,古文字学家。部分为徐宗元所得。徐氏(1918—1970)出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凤凰城,祖籍山东省寿光,字尊六,1944年应聘中国大学研究院执教中国上古史和甲骨文,兼任天津《民国日报》副主编、《北平时报》副刊编辑。1946年后历任中法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天津河北省女子师范学院副教授、福州大学副教授、福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兼史地专修科主任、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并代理中国史教研室主任等,著有《尊六室甲骨文字》《帝王世纪辑存》《古史考》《逸周书正义》《春秋后语辑存》《小尔雅正疏》《尹文子校注》《韩诗外传校注》《尊六室杂文》《榕城杂著》等。
1977年2月8日,历史所以一千七百元从徐氏家属手中购藏了尊六室甲骨259片(先秦史室甲骨藏品编号第三十三至四十盒1696—1954号259片,1954号1片为伪刻)。其中254片见于徐氏《尊六室甲骨文字》,有5片该书未见,而书中有10片今下落不详(52、95、107、112、182、187、203、223、253、258),其摹本1951年曾著录于胡厚宣《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卷三。
由于原《尊六室甲骨文字》拓工欠佳,墨色凝腻,字迹模糊,或拓纸划痕受损,印刷亦不精,为此,项目组执行研究员马季凡女士特据历史所今藏原骨做了缜密校订,并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何海慧女士重新拓制,将《尊六室甲骨文字》重加编纂整理,删除重片,共汇集原徐宗元甲骨藏品263片,补遗5片,合计268片,其中有24片《合集》《合补》未收,缀合21组。此书堪称一部甲骨著录的新编本,遂署名《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墨拓珍本丛编”之一种,予以公布。
新编本甲骨拓本仍按《尊六室甲骨文字》原书排序,但对原编第20、51、75、125、130、178、179、229、241等片所漏拓反面加补了拓本。第235片加补了正面拓本。第101拓本不全,也替换了新拓。对原来为摹本的第38、70、83、86、88、91反、100反、120正(原误为背面)、136正(原误为背面)、157、159正(原误为背面)、160反、163、165、171、181反、197、198、205反、222正反、226、227、228、259反等片,也都一一换成了新拓本。第219摹本不仅改换拓本,又补上了臼拓。原徐宗元手民甲骨考释的文本书迹多有不清,本书特附原文印刷体排印,同时又重新做了释文,并有每片甲骨的材质、分期、著录情况等说明。总之,以真确为要,亦有便于读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墨拓珍本丛编”,旨在为学界提供一批经专业性科学整理编著的甲骨文著录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吴长青先生与本书责任编辑石帅帅先生,付出了很多精力,特此志谢!希望本书能够为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