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因素,你不可忽视!
母猪的总产仔数、死胎数、断奶仔猪数、窝产仔猪体重及性别比例等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不同产仔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猪的繁育和生产实践中,人们无非是根据经验选择恰当的季节来繁育所需要的个体,但是四季的不同繁育结果目前缺少有力的科学证明。本文主要探索产仔季节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效应,通过调控季节来提高母猪产仔数、仔猪体重及性别比例,为今后更好地利用季节条件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因素
母猪繁殖性状受到遗传、营养、热应激、饲养管理和疾病等多方面的影响。
(1)遗传因素
遗传力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很显著,这是由于在遗传因素中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高产基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此外,由于繁殖力的遗传力较低,杂种优势较高,母本与杂种优势的高低有直接关联,所以,选择遗传力高的母猪作为母本有决定性作用。
(2)营养因素
研究表明,在猪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核黄素和一些微量元素等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饲料中的营养元素像蛋白质、能量、维生素、氨基酸等可以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而且还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状况,如影响仔猪断奶前的成活率和增重情况。
(3)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包括猪舍的布局和设计、卫生情况、饲养密度、卫生防疫制度和管理制度等。适当的饲养密度对母猪的发情有利,定期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母猪的生长发育。猪舍的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可以避免环境不卫生引起的疾病,其中尤其注意热应激对母猪造成的伤害,热应激导致母猪内分泌紊乱、采食量降低,而使母猪的发情、排卵都受到影响,造成母猪的繁殖力下降,因此,一定要做好防寒避暑的工作,定期做好防疫工作。
研究母猪繁殖性状的意义
母猪是养猪业的基础,故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养殖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而母猪繁殖性能是决定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只有准确掌握了母猪的繁殖性能,才能进一步提高其繁殖潜力,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产仔季节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
(1)产仔季节对母猪产仔性状的影响
很多研究均表明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有影响,为指导母猪生产提供依据。对深县母猪的研究结果表明,母猪窝产活仔数与其他繁殖性状一样遗传力较低(0.1左右),受综合环境生态因子影响较大。
春季和秋季分娩母猪的总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高于夏季和冬季,说明环境效应对断奶仔猪数的影响明显,夏季和冬季的环境应激或者猪场没有及时降温和保温,都会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生长。
国内外的一些报道结果都比较一致,均表明春、秋季为母猪产仔高峰期,说明春季和秋季配种产仔的仔猪成活率高。通过研究不同产仔季节对法系皮特兰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仔季节对总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的影响显著,且秋季和春季的总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多于夏季和冬季,其原因可能是夏季高温增加了母猪繁殖障碍的概率,导致其发情受阻或异常。
同时有研究证明,7-9月份80%左右的繁殖母猪卵巢机能衰退,其发情不规律或者不发情,导致受胎率下降,因此,尽量不要在该时间段配种。配种季节也影响着产仔季节,为了获得更多的健康仔猪,在有完善的防暑和保温条件下,可选择在冬季和夏季多配种,以缓解或者消除温度应激对母猪的影响,使其在春季和秋季有一个适宜的哺乳条件。
产仔季节对死胎数影响的实质是气温效应,热应激影响母猪采食量、内分泌活动和健康状况,导致体温的升高,使酶的活性和代谢功能紊乱。这些因素都对卵子的生成和胚胎发育产生直接或间接伤害。
(2)产仔季节对仔猪体重的影响
产仔季节除了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外,也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哺乳母猪的体况。春季和秋季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夏季和冬季,且秋季的初生个体重显著高于冬季,春季和秋季产仔的断奶窝重和断奶个体重都明显占优势,这些结果很明显与环境应激有关。
热应激会影响胚胎生长发育和仔猪健康生长,影响仔猪的日增重。春秋季是最佳产仔季节,很可能与光照周期有一定关系,其影响动物的基础代谢和体重。配种季节影响着产仔分娩时仔猪的重量。也有研究表明,大白母猪和长白母猪在秋季配种取得的繁殖性能好,与品种和猪场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
(3)产仔季节对仔猪性别的影响
根据群体遗传学理论,仔猪公母比例应该接近与平衡,但在实际生产中会受到品种和产仔季节等的影响。季节对仔猪性别比例几乎无影响,雌性仔猪数稍低于雄性仔猪。然而,性别比例会受到胎次的影响,7、8胎次的雄雌比例高于其他胎次。在春季分娩的母仔猪数较多,其他季节公猪数量多,即秋冬季节公猪出生比例较高。
研究仔猪性别比例的意义在于保持仔猪公母的平衡,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但随着猪场养殖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能消除季节变化对仔猪性别的影响,接近并保持性别平衡。
结论
综上所述,母猪在春季和秋季的受胎率较高,在夏季和冬季的受胎率较低,产仔季节对母猪的繁殖性状影响很大,注意防寒降暑,在高热高湿的夏季一定要避免热应激,在生产上从猪的饲养管理、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对母猪的选优、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等方面工作都要做好,从而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来源:猪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