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球”

近段时间听说几件事,让我觉得“人生如梦”的说法并不贴切。人生很多时候更像一个“球”,被人踢来踢去,而你一点办法也没有,并不是你不想做“球”就可以不做的。

一件是不久前某地有个路人甲,要办一张准生证,他拿着村委会开的生育情况证明到计生部门,像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他发现自己一下子变成了一只“球”。

计生部门有两个办公室,他先去了4室,经办人说,办证在隔壁的8室。

他于是去了8室,回答是:章不在我这里,在你刚去的4室。

他回到了4室,回答是:8室没签字,我不能盖章的。

他回到8室让对方签字,回答说签字的人不在,你问问他们可不可以直接盖章吧。

他又到了4室,答复是:没有办法,必须要8室签字才能盖章的。

他再次到8室,询问签字的去哪了,可不可以联系让他回来?回答是培训去了,要下星期才回来,“你问问4室,他们也许可以通融的。”

他回到4室,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必须按程序办。

路人甲可能自己也记不清,他被来回倒了多少回脚。但踢了半天,最后却没有射门,这实在是一场很乏味的赛事。当然,在这一点上,踢“球”的人和被踢的“球”,感觉也许是不一样的,就像钓鱼人与咬钓的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我想到幸亏他只是在两个相邻的办公室之间跑,要是从一个单位跑到另一个单位,更有甚者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大概要变成美国作家厄普代克长篇小说《兔子跑吧》里的主人公了。

另一件事,是路人乙去办身份证。因为村委会弄错了户口簿的名字,把她的名字写成了她堂姐的。当年曾到派出所想改正,被派出所一脚踢了回来:这不是他们的错,不能改。迫不得已办了身份证,这样一来,她就成了自己的堂姐。就这样过了好多年,最近为了外出打工,她再次找到派出所,没料想变成了一只“皮球”:

第一次到派出所,工作人员说:你到村委写张证明来。她骨碌碌就“滚”回去写好证明再去;对方说:你得拿你自己和堂姐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来。得!她“滚”回去复印了两人的身份证第三次到派出所,对方说:还得有你们双方的户口簿复印件。

这球踢得有点像周星驰的“功夫足球”了,居然踢出了“连环腿”。路人乙拿着户口簿复印件再一次“滚”回到派出所。工作人员说:你还要写一份申请书。谢天谢地,这只是一个“小倒脚”,毕竟进了12码区了!对方终于收下了补好的申请书和其他资料,叫她留下手机号码回去等待。她等呀等,太阳冉冉升起,月亮徐徐落山,20多天后她收到了答复:所长不批。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样描述太过刻薄,要是这样想,我只能认为你没有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如果这样的遭遇摊到身上,估计你就不会这样想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不一次告知,而让人“滚来滚去”,临门却突然间不射了。我想起另一位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一个人被这样踢来踢去,会变成“愤怒的皮球”吗?

我一向喜欢就事论事,很多事一扯远了就容易陷入无谓之争。这两件事是否证明群众办事难,我不好下结论。因为经常有的情形是:同一个办事机构,有人吐槽“门难进、脸难看、事难看”,但墙上却挂着各种奖状或群众送的锦旗。有道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但你却不好说被当球踢和墙上的奖状锦旗,哪种现象更符合那个单位的本质。

不过我得说,把人当球踢的事,并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很久很久以前,湖南一位叫“残雪”的著名作家,要调到某个沿海城市,她当时正在申报副高职称。调入单位为了表明是“引进人才”,提出只要她拿到“副高”,马上就发商调函;而调出单位由于评聘副高的职数有限,她调走后就不再占用指标,声称只要她拿到商调函,马上给她副高。残雪在“踢来踢去”中终于泄了气。残雪是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敏感而神经质,不知道这一经历是否对她的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办事机构把人当球来踢,有人说是业务不熟,经办人对政策不了解,吃不准办准生证没有签字能不能盖章,改正身份证派出所到底能不能办。但我觉得并不纯粹是业务能力问题,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显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缺乏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尚书》里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把人当球踢,不是玩人是什么呢?

但说归说,这样的事不敢想象以后不会再发生。像办准生证那件事,签字和盖章的业务为什么不能合在一起呢?我想如果上头“逼迫”的话,撤销了都可以,但像现在从上到下大力推进的取消行政审批的改革,金字塔尖以下各个层级的行政机构自身是缺乏这种动力的,这在全世界都概莫能外。因为官僚机构与生俱来会受到一种名为“柏金森定律”的主宰,它会制造出各种事情,显得自己很繁忙也很重要,然后顺理成章地寻求扩张和扩权。

清人有首很有名的《剃头诗》,把“剃头”两字改成“踢球”即可:闻道球堪踢,而今尽踢球;有球皆要踢,不踢不成球,踢自由他踢,球还是我球,请看踢球者,人亦踢其球。要治好这种“踢球症”,时下推广的“权力清单”是一剂良药,把每个掌权者的“权力清单”清楚地列出来,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用老学究的话说,这种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把人当球踢的现象,“庶几休矣”。

(本公账文章均为原创,欢迎朋友圈转发;如欲转载,敬请加微信lsq19650206或邮箱lsqbh@126.com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