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鉴定方式市场收藏价值

  当代仿品与老景泰蓝的价值相差云泥。除纯手工和机器制造的工艺差别,古董景泰蓝多用昂贵的天然珐琅色料,仿品则多用彩料或塑胶树脂代替;真珐琅表面会呈水晶般的光泽和坚硬质感,而仿珐琅表面易有油脂感和塑胶感,性质偏软;真珐琅少有串色现象,仿珐琅则串色明显。旧时民间作坊的景泰蓝胎厚色透,且多有砂眼,仿品则手感较轻,几乎没有砂眼。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因其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名“景泰蓝”。其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著 名的传统手工艺品。脱胎于中国传统艺术,景泰蓝的器型大部分传承自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中国瓷器的器型。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铜和珐琅相结合的工艺品,因为从明景泰年间开始盛行, 当时釉色又以蓝色居多,故名景泰蓝。明清时期,因景泰蓝典雅华丽,大量地被运用在皇宫中的器具上。景泰蓝的作法系将扁细的铜丝或金银丝掐成精巧的花纹,嵌粘在铜胎上,再充填各种不同颜色的法琅釉料,然后经四、五次反复高火烧结,最 后磨光、镀金而成。乾隆时,景泰蓝的制作有了新的发展,从数量看超过了康雍两朝,器型更为丰富多彩。由于珐琅彩制作难度大,成本昂贵,所以传世的官窑不多,而其中绝大部分目前珍藏在台北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民间流传的精品是寥若晨星。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景泰蓝的制作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工艺亦比明朝有极大提高。皇 家为显一统天下的尊贵和气魄,极重视宫廷化的景泰蓝艺术,宫廷“造办处”内专制景泰蓝的作坊也越办越大。清中期以前,景泰蓝成品及其制作工艺均不得外传出宫。

  景泰蓝,独步皇宫数百年,是帝王御制的艺术品,其尊贵的身份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古代掐丝珐琅器流传下来的数量,极其有限和珍贵。

  不可思议的是,景泰蓝在景泰以后就消失了。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都找不到它之后的四朝的任何景泰蓝作品,包括成华时期的。有推测是因其成本太高,加上历史动荡,导致皇 家力不从心。而它于明朝最 后一个辉煌时期是在隆庆开关以后,是晚明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大量商品开始繁荣,手工业发达,且整个中国的经济状态很好,尤其是江南富庶地区。

  “景泰蓝”这个称谓最 先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清6年(1728)《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四日,怡亲王郎中海望呈进活计内,奉旨:……珐琅葫芦式马褂瓶花纹群仙祝寿,花篮春盛亦俗气。今年珐琅海棠式盆再小,孔雀翎不好,另做。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一记载,把仿景泰蓝时期的珐琅制品称作“景泰蓝珐琅”,这是目前所见"景泰蓝"称谓的最早文字记录。

(0)

相关推荐

  • 景泰蓝该怎么鉴定

    不可思议的是,景泰蓝在景泰以后就消失了.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都找不到它之后的四朝的任何景泰蓝作品,包括成华时期的.有推测是因其成本太高,加上历史动荡,导致皇 家力不从心.而它于明朝最 后一个辉煌时期是在 ...

  • 掐丝珐琅器增值因素

    明代晚期,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掐丝珐琅工艺一度陷入低谷.直至康熙年间,掐丝珐琅器才重新开始烧造.但康熙帝痴迷于自法国传来的"画珐琅"技术,敕令造办处大量制造珐琅彩瓷.掐丝珐琅在雍正 ...

  • 大揭秘!鉴定掐丝珐琅方法?别再吃亏上当

    清初宫内树立珐琅作,专门研制珐琅器.康熙时期掐丝珐琅的特性,沿袭明代规范,掐丝细密釉色不及.当时的珐琅器制作一般参看瓷器,外型.纹饰多效法瓷器.由于康熙把目光转移到画珐琅的新技术上,以致于忽略掐丝珐琅 ...

  • 掐丝珐琅器掀起了在世界范围内收藏的高潮掐丝珐琅器交易蓬勃!

    掐丝珐琅的金属胎部分有所增加,占到了整个器皿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开始将人物造型逐渐加入到掐丝珐琅器皿当中,这在器型设计方面也是一大突破,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的器型品种繁多,釉色艳丽,制作精美,开始兼用自 ...

  • 明清景泰蓝鉴定的方法

    建国后,景泰蓝成为国家出口的长期品种,仿古品种一直延续生产至今.当时的欧洲生意是通过香港转出口,这时段的景泰蓝质量比较好.因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急需大量外汇,在到文革时期之前生产的景泰蓝品种远销九十多个 ...

  • 明清景泰蓝的收藏价值高吗

    景泰蓝的制作极其繁复,须经过锤胎.掐丝.填料(珐琅釉).烧结.磨光.鎏金等多道工艺及百余道小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艺也都有很高的要求,不可疏忽,否则就会报废.前功尽弃,尤其是造型奇特的掐丝珐琅器,如人物 ...

  • 藏友发来的掐丝珐琅求鉴定,有何价值?一起来看看吧

    乾隆朝掐丝珐琅的胎子,铜质精纯,胎骨厚重,无轻飘之感,甚至有些器物用昂贵的黄金制胎;珐琅釉料均无透明感,沙眼减少,细腻光滑,珐琅釉色彩之丰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在图案装饰上,除继承了明代勾莲花的做法以 ...

  • 各个时期景泰蓝特点及真伪鉴定简述

    珐琅器在传入中国后出现了两种分支,一种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元朝传入中国,并在明代开始大量烧制,景泰年间达到了巅峰,因此后世称之为"景泰蓝",这之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 ...

  • 明清景泰蓝的优劣

    景泰蓝工艺在我国的出现始于元朝.忽必烈西征时,这种工艺从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多年前,蒙古人的铁蹄踏平了欧亚大陆,中西文化交流增多,许多身怀绝技的工匠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一种"铜胎掐丝珐琅& ...

  • 流金岁月的技艺——珐琅的前世今生

    珐琅,又称"佛郎" "法蓝",起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 ...

  • 明清景泰蓝简易讲解

    现如今,景泰蓝已不是只有皇上才配拥有的物件.但因其精美,被誉为"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1904 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景泰蓝荣获头等奖.现如今,景泰蓝在五洲四海名声大震,受到了 ...

  • 明清景泰蓝的收藏价值呢?

    景泰蓝独步宫廷600年,由于用料昂贵.工艺极难,宫廷造办处的景泰蓝制作数量也极其有限.目前故宫博物院藏友珐琅器仅6000余件,景泰蓝更是只有4000件,故宫600年仅出4000件景泰蓝珍品,平均每年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