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极一城 津澧融城——从“洞庭第五极、澧水中心城”重话津澧融城

导读

8月31日,中国共产党澧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大会提出了新澧州新跨越的总要求,描绘了澧县发展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一极一城、四大跨越、五个澧州”的总体战略,发展定位的“一极一城”即洞庭第五极、澧水中心城;发展目标的“四大跨越”即县域经济大跨越、城市建设大跨越、区域交通大跨越、民生事业大跨越;发展路径“五个澧州”即实力澧州、宜居澧州、美丽澧州、活力澧州、幸福澧州。

所有这些,禁不住又让人对津澧融城即澧州市无限美好地憧憬起来——

津市、澧县,在一衣带水的距离间,其实有着连汤带水的渊源。就在人们渐渐对津澧融城话题失去兴趣的时候,省委、省政府在2013年春节长假后的第一天就把津澧新城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紧接着,湖南新闻联播以“津澧新城:跨越30年的期盼”为题,专题报道了津澧新城的相关信息。2014年4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提出构建“五核五轴”城镇发展格局,即在积极对接长株潭、武汉等大城市群的同时,湖区将培育岳阳、常德、益阳、荆州、津澧新城五大中心城市,以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2015年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等11个部门确定津市市-澧县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并将编制完成《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由此看来,津澧融城,其势已成;津澧新城,也是呼之欲出了。

    澧城远眺

实施津澧融城,使之成为湘北边区的中心城市,是澧水流域城乡一体化的需要,是当今江湖融合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长株潭三大城市的一体化,使湖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津澧位于长江经济带的南部和环洞庭经济圈的西面,理应在经济发展上有所作为。而要有大的作为,必须依赖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城市,这就要求津澧必须融城,形成澧水中下游的中心城市,以此促进洞庭第五极——津澧新城的经济发展,以有利的地位融入长江经济带,使澧州市在江湖融合中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津城远眺

       津澧呼唤“一体化”

提及津澧新城,还得从30年前说起。1982年,津市市政府主导的“务虚座谈会”就充分论证并正式提出过津澧融城,曾得到省政府时任领导熊清泉、俞海潮、汪啸峰及省社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当时湖南省社科院的论证报告对新的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建议定点在向阳桥附近都有明确意见,城市名称不叫“津澧市”或“澧州市”,取澧阳平原之意叫“澧阳市”,与省内岳阳、衡阳、益阳、邵阳齐名。此名地域性强,称谓上口,不带津市人、澧县人的门户偏见。湖南新闻联播所说的“跨越30年的期盼”即源于此。其实,关于津澧融城的话题,津澧两地的干部群众一直都在议论,也一直盼望能将议题变为现实。

澧城夜景

对津澧的特殊地理位置,湖南省委、省政府其实一直高度重视。上世纪90年代初,省政府组织联合调查组,就津澧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进行调查,还专门考察了湖北沙市、石首,随后提出了“实现津澧合并,组建湖南第二个北大门”的构想。后因种种原因,津澧合并没有实现。

津城夜景

2003年12月30日,《湖南日报》刊登《津澧呼唤“一体化”》 的文章,将搁置多年的两城合并问题又摊到桌面,引起湘鄂边界地区人们的广泛关注。

澧县经开区一角

2004年5月,首届湘鄂边界经济研讨会召开之际,湖南日报社、湖北日报社组织了一次“记者换位看湘鄂”的活动。5月25日,《湖北日报》记者杨发维、杨礼兵从澧县转战津市采访。他们没有想到,两城之间仅有10分钟车程,比从汉口到武昌还要快。他们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津澧占有鄂南约40%的市场,而现在,湖北却占领了津澧40%的市场。津澧地区对此都有一种危机感。从津澧寻求“一体化”中,他们感觉到边界经济竞争已上升到边区城市之间的竞争,以达到对他方的纵深辐射。

津市经开区一角

       津澧融城 提升城市竞争力

有经济学家说,21世纪的中国经济应是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21世纪的竞争是城市的竞争。津澧新城或说设立澧州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亦是该地战略地位使然。

澧城鸟瞰

从地域上看,三湘四水入洞庭,湘江下游有岳阳,资江口有益阳,沅江上有常德,唯独澧水流域缺少了一座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城市。荆州到常德两百公里的中间,也需要一座中心城市。在这一中间地带,如果津澧不融城发展,湖北就会发展石首和公安,而谁先发展谁就会占得主动。目前,荆州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第五个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而与荆州市毗邻的湖南澧水流域却仍然还是农业区定位。这种失衡现象,对边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津市雅梦苑

澧县和津市两城相距不到8公里,几近一体,均处于澧水中下游,北部与湖北公安、松滋接壤,是湖南的西北门户和面向长江开放开发的前沿阵地。两城因水而生,澧水沿岸的津市港是湖南6大内河港之一,客货可通过洞庭湖水系直达长沙、沙市、武汉及上海等地。境内的二广高速(内蒙二连浩特至广州)纵贯津澧,计划建设的安慈(安乡至慈利)高速将横穿津澧,津澧结合部将成为常德9区县市中最先形成高速公路枢纽的区域;同时,计划建设的荆常高铁,无疑会让津澧新城插上腾飞的翅膀。如此便捷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地处西洞庭区域的澧县、津市具有带动湘西北、鄂西南经济发展的辐射能力。

澧城夜景

就目前的现状看,津市借助计划经济年代建立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其工业门类齐全,产品多样,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的熟练工人。澧县则是有名的农业大县和资源大县,除了粮、棉、油等基础农业资源外,更拥有盐、芒硝等数十种矿产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澧县的资源优势已逐渐转变为经济优势,在“工业强县、创业富民”的战略思想指导下,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为周边地区的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津市市共有总人口28万,其中城市人口13万;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展至16.5平方公里。澧县总人口93万,其中城市人口23万;县城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已达 30平方公里。人口、交通、商贸、资源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在现实上已经给津澧两地的城市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津澧融城,将可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

澧州一瞥

        澧水流域中心城市的历史渊源

从历史的角度看,津市、澧县原本是一家。1949年7月23日津市和平解放,8月5日建立省辖市,1958年改为地辖市, 1963年撤市改镇,隶属澧县,数度易制,直至1988年2月改为省辖市建制。

津市明珠广场

澧县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春秋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属天门郡,西魏恭帝二年(555)始置澧州。陏改澧州为松州,州治在如今的澧县澧南镇广福村(太平庄)。唐明宝元年(742),州治所迁往今天的津市市新洲镇(又名车城、新城)。宋代,澧州治所迁澧阳(今澧县老城区),隶属荆湖北路。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升澧州为澧州路,属湖广行中书省江南北道。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红巾军将领倪文俊攻克澧州路,治所毁于战火。元帅孙毅等将治所又迁往新洲。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澧州治所从新洲再次迁往今天的澧县城。清雍正八年(1730年)升澧州为直隶州。澧州曾管辖着上自桑植、下至安乡的澧水流域,尽管中间或是改郡、改州、改路、改府,所管辖的地域和隶属关系也稍有变动,但都处于澧水流域州府级的地位,一直延续到1913年才废州改县。历朝历代均在此设州置府,说明这里历来就是澧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澧县政务中心

       培育中心城市  抢占战略高地

从战略的高度来看,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一极,隔湖相望的湘鄂两省正合力共推“中三角”,争取早日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2月20日,湖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胡衡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继长株潭、湘西、湘南三大区域板块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如果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获国家批复,就意味着湖南四大板块实现国家级全覆盖。”胡衡华介绍,在积极对接长株潭、武汉等大城市群的同时,湖区将培育岳阳、常德、益阳、荆州、津澧新城五大中心城市,以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将加速津市、澧县的产业集聚和经济一体化,推动两县市交通、能源、信息、环保等全面对接,使其发展成为湘鄂边境经济增长极和湖区城镇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点。

澧水夜色

关于津澧新城的发展态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已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在2012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时任湖南省政协主席胡彪联合在湘政协委员就此做集体提案,并被全国政协列为2012年的重点协商办理提案。津澧新城已被省委、省政府列为湘北城镇发展格局的谋划范畴。2010年,澧县县委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城市发展的决定》,已将东部新区建设列为“十二五”的重头戏,并明确提出了澧水流域中心城市、湘鄂边区域中心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洞庭湖滨生态宜居城市的构想,其城市规划已与津市相连。

 后湖夜色

2014年4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提出构建“五核五轴”, 湖区将培育岳阳、常德、益阳、荆州、津澧新城五大中心城市。加速津市、澧县的产业集聚和经济一体化,推动两县交通、能源、信息、环保等全面对接,使其发展成为湘鄂边境经济增长极和湖区城镇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点。

澧城夜色

2014年9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4-2020年)》。《纲要》提出,支持澧县、津市合并设市,并将澧州列入了18个I 型小城市规划。

孟姜女大道

2015年11月16日,经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等11个部门联合评审,湖南津市市-澧县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津市市-澧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这意味津澧将有更多自主权限、配套政策、创新机制保证,因地制宜的开展城镇化工作,为相邻地区、相似县况城区提供参考样板。伴随要点中要求编制完成《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这势必更将加快两地城镇化的速度。

群玉广场

2016年6月,常德市审议并通过了《津澧城市空间发展一体化规划》,确定了津澧融城总体规划:一主两副三轴四板块。即津澧新城一个中心,澧县城区、津市城区中心两个副中心,区域衔接发展轴,津澧新城、津市城区、澧县城区、国家级开发区四大板块。百姓也将在其中享受到津澧城市空间发展一体化带来的福利,同时,或许这也将是一场造福神话……

津市灵泉坛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澧水流域必将诞生一个中心城市——澧州市。一旦津澧走向融合,在湘北鄂南边界形成中心城市,它就会像恒星吸引行星运转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把这一区域比较密集的城市群纳入自己的“星系”。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生态优美、人文鼎盛、经济繁荣的津澧新城——澧州市,一定会让我们的城市梦梦想成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