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许衡。

根据史书记载,元朝的某年夏天,河南的天气炎热得厉害。

一群赶路的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路人纷纷去摘梨吃,惟独一个书生静坐树下既不去摘梨子吃,也不看吃梨子解渴的人。

有人不解地问:"天这么热,口这么干,为什么不去摘个梨子解解渴?"

书生答曰:"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么乱,梨树哪有主人!"

书生随即正色道:"梨虽无主,难道我们的心也无主了吗?"

这个故事,就是“许衡不食梨”,而这个坐梨不乱的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许衡。

许衡(1209-1281)

公元1209年5月8日,许衡出生在新郑县城西阳缓里,他的祖籍是怀庆路河内县沁北村人,因为战乱,许家才迁移到了河南,才做了地地道道的河南人。

如果说天赋这东西有分类的话,那么许衡的天赋就是读书。这一点,《元史》、《许文正公遗书》、《许文正公世家谱》、《元朝名臣事略》、《元文类》、《蒙兀儿史记》都给出了证明。

许衡七岁时上小学,老师教授他四书五经,名作佳篇。才读了几天,许衡就开始问他的老师:“为什么要读书?”这似乎是所有学生都有的疑惑,也是所有老师几乎要面临的问题,区别在于有的学生问了,有的老师没有回答。

不巧,许衡问了,老师回答了。

老师说:“为考取功名。”

这似乎是一个标准答案,即便是在元朝,这个答案纵然不吃香,也没有过时的意思。然而老师的这个标准答案,似乎并没有让许衡满意。

他仰着脸,一脸疑惑地对老师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

老师很惊讶,因为这个标准答案他已经回答了许多年,从来没有学生提出质疑。

这个意外,让老师很好奇地看了看眼前的学生,尽管他不是看相的,但眼前的这孩子表现出来的气质和对问题看法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他淡淡一笑,用了一个借口打发了这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个标准答案是否完全正确的难题。

也许,这孩子只是一时兴起,过几天就忘记了。

但接下来这个孩子的表现让老师几乎要发狂,每次教授,许衡总是问老师教授内容的要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一定会有过人之处的,我当不了他的老师”。老师辞职走了,父母硬留也留不住。

这样的老师,一共换了三个。许衡问的问题依旧是那个问题,却始终没有老师给他完美的答案。

当老师也不知道答案的时候,这个答案只能自己去寻,寻找的途径其实并不难找。问题既来自读书,那么答案一定在书中。

为了弄清楚这个终极答案,他拼命读书,书于许家而言是奢侈品,买不起,那么就抄书吧,权当练习书法了。

每天,他步行百里借书抄书。

书有很多种,有时候你喜欢的就只有一种。

一天,许衡在一个算命先生家中看到一部解释《书经》的书,便去手抄回来细读,后来逃难到徂徕山,得到一部王弼注释的《易经》。当时虽兵荒马乱,许衡仍坚持日读夜思,且抄书不断。

这样的日子如果再长一点,许衡相信自己一定会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答案。

然而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因为,蒙古大军来了。

与寻找答案相比,活着似乎更重要,唯有活着你才能找到自己想要寻找的一切。

他同众人从洛阳渡河,经河阳(今孟县)返乡,别人逃命寻的是安全,他逃命是安全也要,书也要。

历史记载得很详细,他逃一路,收一路,凡是书他都不放过,就连程颐、程颢及朱熹这样的大部头他都收到家中,别人逃命,他干脆躲在家读书,碰上了难题就寻人问,几年下来,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这些偏门,他都一一研读,并且写了不少心得体会。

很多人说,读书没啥用,那是书没读透,没有看到知识带来的价值,许衡用他的一生证明了这个道理,无论这天下谁做了皇帝,知识依旧是第一生产力。

因为本身掌握了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他迅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宠儿,很多人知道他的学问好,包括那时还不是皇帝的忽必烈。

公元1254年,忽必烈受封于秦中,召许衡为京兆提学,许衡在京兆的郡县广建学校,开始讲学,这种合作的态度给了忽必烈极好的印象。

仅用了六年时间,忽必烈就打下了江山,他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许衡。

这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治理国家的人,这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样的人就该重用。

抛开其他因素,忽必烈是一个好皇帝,对许衡很不错。

当忽必烈意识到,知识可以帮助自己时,他立即拜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并亲自挑选蒙古子弟交与许衡教育。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作为胜利者,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失败者的教育,这些蒙古弟子曾经是战场的宠儿,靠着战功,他们可以横行无忌,而自己的对手面对他们从来都没胜利过。

这样的一个人,有何资格来传授他们更有用的东西?况且这些书本上的知识,能比他们手中的弓箭来得更有力量,更有杀伤力吗?

很多人认为许衡在历史上没有什么惊人的表现而否决了他的历史功绩,然而,许衡作为一个哲学家,绝对不是一个毫无眼光之辈。

他很早就明白了这些蒙古人的秉性,他深知想要改变这些蒙古人对汉人的看法,唯有让他们学习汉人的知识,让他们了解汉人的祖先,了解汉人曾经的强大,了解知识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可以改变一切,刀枪达不到的地方,知识却能抵达。

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许衡在接下来十年里,只做了一件事——传播儒学。为了让蒙古子弟学到更有用的东西,他关爱他们如同对自己的儿子一样,除了传授他们知识,他还演习各种礼仪。这些学生尊师敬业,均知三纲五常为人之道。在许衡的熏陶教育下,"数十年间彬彬然,号称名卿士大夫者,皆出其门下矣",我们可以说,许衡是通过传道授业,将汉、蒙文化进行融合的第一人。

因为他的努力,整个京城学习汉人文化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一些位居高官的蒙古权贵开始慢慢正视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是不是应该用更先进、更富有经验的汉人文化治理国家。

有资料显示,元世祖即位后,对于采用什么国策来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是他亲自找到好友刘秉忠、张文谦,安排了一场座谈会。

这是一场危险的见面会,谁也不敢保证忽必烈有没有耐心听下去,万一听不下去,按照蒙古人粗犷的性子,座谈会没准就变成了追悼会了。

“这是唯一改变汉人目前困境的座谈会,我必须去”。

面对朋友的规劝,许衡没有一丝一毫的退缩。

座谈会如期举行,对于那些人生的终极哲学问题,忽必烈并不感兴趣,他更在意的是如何治理眼前的这个庞大的帝国,同样的道理,这天,身为哲学家的许衡也没什么心思和忽必烈谈人生,聊哲学。

他更在意的是皇帝采取什么态度去治理眼前的这个国家,当他看到忽必烈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有信心改变这个内心犹豫不决的皇帝。

这一点他深信不疑。

谈话的内容基本上是他主导,那个晚上,他宛如一个上战场厮杀的战士,面对强大的敌人,砸掉锅碗瓢盆,放手一搏。

“天下何治?”沉思了许久的忽必烈开始问话。

“眼下干戈扰攘,民生凋敝,当视农桑,广兴学校,以"行汉法"作为"立国规模"。”他盯着忽必烈的双眼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是为何?”忽必烈面露不解之色。

"古今立国规模,虽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民心。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汉法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他压着声音说出了终极答案。

他相信忽必烈会明白的这个答案的意义。

他猜得不错,忽必烈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义,身为皇帝,当实行仁政以获得民心。至于获得民心的关键,则在于实行"汉法"。

这是一次改变历史的谈话,由于立国规模"的确定,中原广大地区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安定。看着笑容渐渐爬上中原百姓的额头,许衡狠狠地吐了口气,能用生命温柔一下世界,人生无憾了。

完成了这件壮举后,他再接再厉,向世界证明汉人文化的伟大。

当时全国已经完成了统一,使用的金代大明历却错误百出,刚刚做老板的忽必烈觉得这不符合大元帝国的气象,便以许衡"领太史院事",全面负责这一工作,此时的许衡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他辛劳擘划,艰苦备尝,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修建了27所观测台,进行实地观测,又制订了《授时历》。他用近世截元法代替上元积年法,并推算出了365.2425日为一年,这个结论,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数字只差26秒,比欧洲著名的《格列高利历》还要早三百年。

《授时历》使用的时间,前后达363年(1281年-1644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重大改革。明初著名学者宋濂赞扬道:"至元十三年,世祖诏前中书左承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改订新历,……自古及今,其推算之精,盖未有出于此者也。"

完成这项任务后,许衡精神耗尽,再也无力继续发扬汉人文化,只能请归怀庆休养,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许衡于1281年离世。临走时,一抹笑容悄悄地爬上了他的眼角,据看过的人说,那笑容温柔得让人动容……

世间 · 好物

作者:景志祥

本文为菊斋原创文章。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