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36计】湖南城头山丝念食品:产业对接 帮扶催生万缕情
产业对接 帮扶催生万缕情
——湖南城头山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扶贫模式
2019年4月10日,暖阳怡人。澧县火连坡镇古城岗村的红薯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连续三天,湖南城头山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皮坤宁带着2名技术员前来古城岗村开展培训和现场示范指导,将一节节红薯苗扦插进500亩地里。
“现在的红薯不愁卖,公司直接派车到地头就拉走了。”正在插种的扶贫对象 告诉我们,在他的笑脸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古城岗村丘陵山地居多,总面积9.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773亩,林地5930亩,属于县级扶贫点村,全村贫困户135户、318人。村里以典型的传统农业耕作模式为主,精准扶贫驻点工作队后盾单位澧县农村农业局。
湖南城头山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澧县大堰垱镇,是一家从事红薯种植、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现有员工110余人,年销售额8000万元以上。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种荣誉称号。2017年8月获得第十八届中国绿色博览会金奖。为响应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号召,公司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先后对3个镇、544个贫困户、1781个贫困对象因人施策,通过产业“三对接”实施精准扶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有劳动力能力的贫困户,如能就近上班,照顾好老人小孩,还能有稳定的收入,是一举二得的最佳选择。生产车间常年需员工80余人,公司对这类贫困户做出优先安排就业岗位的决定。其中:贫困人口25人,占30%。2019年,生产车间人平月工资达到3180元,累计为贫困户发放工资达115万元,每个贫困家庭年收入3.0万元左右。
为了保障原料供给,公司通过大力发展红薯种植,引导带动部分贫困户发展红薯产业,达到企业与贫困户共赢目的。对于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公司按照300-400元/年/亩支付土地流转费。对于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贫困户加入红薯种植合作社。通过统一发放生产资料、统一种植技术规程,确保红薯高产、优质,产品按0.6元/公斤的保底价收购。与种植玉米相比,亩增收1200元以上。垱市镇贫困户张长生有5亩地加入红薯种植合作社,同时,儿子到加工厂上班。每年红薯种植收入0.8万元,务工收入3.0万元,仅此一项总收入为3.8万元,2017年全家光荣脱贫。这样的例子在金罗镇、大堰垱镇、盐井镇不胜枚举。
2019年,为了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水平,公司投入近20万元,先后举行各种培训达到8次,培训人数达到640人。其中:免费邀请非公司帮扶贫困户129人参加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通过培训,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员工技能得到提高,种植水平得到了提升。大堰垱镇亘山村贫困户杨青连是包装车间一名员工,初上班每天只能包装200斤左右的产品,月工资只有1000元左右。经过几轮技能培训,现在每天可以包装600斤以上,月工资一下增加到3000多元。公司组织的培训,既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又增加了公司的生产效益,实现了双赢。
产业扶贫任重道远。公司将一如既往地承担产业扶贫社会责任,为脱贫攻坚做出最大的贡献。◆
(联系人:皮坤宁 电话:18216169666)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