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1

【题解】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本文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1“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2篇文言文背诵篇目之一。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浪,水石相,声如洪钟。说也,人常。今置水中,大风浪不能也,而况石乎!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fú】止,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之。石铿然有声,所在皆也,而此独哉?
【译】《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对着深潭,微风激荡着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击,声音好像大钟。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是怀疑的。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所在地。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疑惑了。敲击后能发出响亮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这座山唯独用钟命名,为什么呢?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彭蠡,鄱阳湖的别称。焉,兼词,在那里,或作为句末语气词,不译。
水石相:搏,击、拍。
说也:是,这。
人常:之,可以作为代词,代指“这种说法”,这时就可以把“疑”作为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疑”,全句直译为“人们常常以这个说法为疑”,意译为“人们常常是怀疑的”。
置水中:以,把。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大风浪不能也:虽,即使。
李渤始访其遗踪:至,到。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始,才。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北音清越:清越,清脆悠扬。
桴止响:腾,传播。
韵徐歇:韵,声音。徐,慢。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
之:尤,更加。
铿然有声:铿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也:是,这样。
而此独:以,用。
哉:何,为什么。
通假字:南声函胡(同“含糊”)
词类活用:
微风浪(名词作动词,激荡、掀动)
人常之/余尤之(意动用法,以……为疑)
虽大风浪不能也(使……发出声音)
桴止腾(动词作名词,响声)
而此独以钟(名词作动词,命名)
状语后置句:得双石潭上(于:在)
定语后置句:铿然有声
【分析】第一小节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首先,引用《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然后,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并阐明质疑的原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最后,提出李渤的说法,并再次质疑——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同时,也阐明了质疑的原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0)

相关推荐

  • 钟柏元•​瀑射深潭阔,渊悠白鹜仙!诗词五首

    五绝 . 读画即兴 --步墨香佳人<题水墨山水>韵 文/钟柏元 流云树翠烟,块垒岫峰天. 瀑射深潭阔,渊悠白鹜仙. 附: 五绝 . 题水墨山水 文/墨香佳人 青山袅袅烟,碧树雾连天. 醉是 ...

  • 何润科: 游天钟山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新会员优秀作品 游天钟山 四(2)班     何润科 天钟山是富阳的著名景点之一,它位于富春江南岸的太平村.我们驱车出发,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 下了车,我们沿着弯弯绕绕的九曲桥,来到了 ...

  • 【觅苏记】九江石钟山:实证散文之典范(上)

    石钟山太有名气了,有很多人是从课本中收录的苏轼所撰<石钟山记>中得知的该山大名,比如季羡林在<游石钟山记>中谈到他在幼年时就喜欢读东坡此文:"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 ...

  • 探寻耳听之声

    读<古文观止>卷之十一 石钟山记 探寻,是一颗澄净的心渴望获得通达的果而奋不顾身地脸朝远方说走就走的旅程. 旅程,会有喝着风顶着雨的眷顾,也会有失而复得,虚惊一场,心绪翻滚的跳跃:更会经受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3(完结篇)

    ③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 [译]项脊轩东边原来曾经是厨房,人们来来往往,都要从项脊轩前经过.我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2

    ②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dài]诸父异 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译]但是我住在这里,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1

    [题解]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作者祖上居于昆山项脊泾,故名.志,一种文体.作者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后徙居嘉定(今属上海),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散文家.    本文为<高中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3(完结篇)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2

    [不好意思,昨天发错了,第二小节开头少了一段,今天重新补上] ②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种树郭橐驼传》3(完结篇)

    ④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种树郭橐驼传》2

    ③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zī]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shì]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种树郭橐驼传》1

    [题解]橐[tuó]驼,即骆驼.郭橐驼因驼背而得名.作者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陈旧最大,这篇寓言体的传记,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4

    明天放假,今明两天的内容就一起发送啦. 新的一年,祝大家新年快乐,完美地开始,完美地结束 一切的幸运都是留给最努力的你们 爱你们的心依旧 2021,我们继续在一起-- ③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