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往往因错误而美丽”
一
读于永正老师的《我的教育故事》(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吸引了我:“儿童,往往因错误而美丽”。
文章的内容是:一天放学后,两个学生来到于老师办公室主动承认错误:考数学的时候,两个人商量了一个“调虎离山计”,遇到不会的题目,一个咳嗽一声,另一个就故意举手向监考老师提问题,分散老师的注意力,“咳嗽”的那一位则有机会偷看同桌的卷子。这件事情于老师并不知情,所以,面对两个诚实的孩子,于老师笑了。
“一共咳嗽了几次?”
“两次。”
“那就是说,你偷看了两道题?”
“可是试卷发下来,同桌得了100分,我却只得了95分。”
“为什么?”
“有一道题我抄错了。”
于老师笑着摸着“95分”孩子的脑袋,讲了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于老师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曾经与另外两个男同学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偷梨园的梨子。守园的爷爷自然没有抓到那个偷梨子的同学,却摘了两个大梨子给于永正和另一个男同学:“拿着吃吧,刚刚见你们不是三个人吗?来,给那个同学也捎一个。”说完,又摘了一个。
这件事过后,于老师和另外两个男同学并没有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后来因为他们得意洋洋、绘声绘色地把这件事讲给很多同学听,也就传到老师耳朵里去了。于是,“后续故事”是:
一天,班主任徐老师把我们三个人请到了办公室,先淡淡一笑,然后说:“好一个‘调虎离山’之计!是谁想出来的?”
我们三个都说是自己想出来的。
徐老师从座位上站起来,把我们一个一个地端详起来,好像刚刚认识我们似的。过了一会儿,他对坐在对面的王校长说:“多么淘气而又可爱的孩子!”
王校长也站起来,缓缓地说:“是啊,这就是儿童。儿童,往往因错误而美丽呀!”
讲完了自己的故事,于老师说:“今天,于老师也把我的校长当年说的这句话送给你们——‘儿童,往往因错误而美丽!’”
两个男生都笑了,“并扬起了头,深情地看了我一眼,跑了。”
二
读了于老师和他的学生的故事,心中涌起一阵阵莫名的感动。长期以来,原本鲜活的、根植于教育生活中的师德,师爱等被人为地概念化、程式化了。其实,师德、师爱不就存在于这些琐屑事情的处理之中吗?不就存在于教师的目光、表情、姿态以及语言之中吗?于老师小时候遇到的班主任和校长多么可亲可敬啊!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多么和谐纯净啊!那个年代的学校生活多么像教育啊!于永正老师传承了真正的师爱,也传承了真正的教育。他的学生“因错误而美丽!”,更因为有于永正这样的老师而幸福!
如果于老师当年的班主任、校长对他们三个男同学进行正面教育,说上一堆大道理,然后让每个人写一份检讨书;如果于老师把两个承认错误的学生批评一顿,然后让他们回去好好反思;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做法可能更像人们司空见惯的“教育”。可是让我感动的恰恰是没有了这些“如果”之后的东西:教育者以童心看待童心、教育者对孩子淘气的理解、教育者温和、温情、自然地把学生的调皮行为和“偷窃”“作弊”这些道德标签加以分离……
还有一个“如果”,即如果于老师不讲自己当年的故事呢?多少了解于老师一点的人都知道,这个“如果”是不存在的。于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誉满全国的特级教师,就在于他一生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喜欢”。“童心不泯”“理解和体谅学生”“与孩子们做朋友”……这些特质贯穿了于永正老师的一生。
于永正老师是我们徐州人(出生地是山东莱阳),先后在徐州搬运小学和大马路小学任教过。我在网上看于永正老师的简历,他在徐州搬运小学教书的时间应该是1963年至1964年。我是1963年进入搬运小学上学的,也就是说,我上一、二年级的时候,于老师就在我们搬运小学工作。遗憾的是,于老师没有教过我。
三
读这篇文章时,我对一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儿童,往往因错误而美丽。”这句话是当年的“王校长”的原创吗?上网输入这句话,没有查询到其他结果,出现这句话的都是引自于永正老师的这本书。那就是说,这句话可以认为是当年的“王校长”的原创了。
我以为这句话是非常经典的,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其价值超过了布鲁纳“错误是有价值的”这句名言。于永正老师把这句话传递给了他的学生,作为后来者,我们也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带学生不是让他们没有是非观念了吗?我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
“因错误而美丽”并不是看不到学生的错误,更不是鼓励学生犯错误,而是在准确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之后的一种专业化的视野和境界。
学生是未成年人,学校也不是职场。从这样的观念出发,我们就应该明白: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是不以成年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允许学生犯错误甚至是不断地犯错误,恰恰是学校的“功能”之一。学校的职责是通过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正义感”“羞耻心”“进取心”“集体主义精神”等概念化的道德品质转换为“生活经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坚定的人生信念。这其中,注定离不开“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这一过程。学生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道德情感得到体验、反思、感悟、升华。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把这句话用于儿童教育即为“没有错误,就没有成长”。
其实不只是儿童,成人世界也是一样。只要是人,哪有不犯错误的?每个成年人(包括教育者在内)都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在年幼时、读书时是否也犯过前面所述的类似错误?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曾经说过:“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得连一点错误都不犯的人是没有的,即使有,这样的人也未必可爱。心理学中有一个“仰八脚效应”,意思是说,太过完美的人高高在上,让人难以接近,而犯有一点点错误的人和自己比较接近,也比较具有亲和力。有一个未经证实的传闻:当年,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拉链门”绯闻被曝光后,民意调查结果,公民对克林顿的支持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如果传闻属实,这大概就是“仰八脚效应”在起作用吧。
言归正传。不能想象,一个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来不犯错误。不难想象,一个儿童只要有错误即被校规校纪“严肃处理”会是什么结果?不幸的是,我们不少学校的教育正在做着这两件蠢事:首先是用大量的说教灌输和纪律约束堵塞学生犯错误的一切可能;其次是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就被绳之以“校规校纪”。在这些学校里,学生几乎没有犯错误的空间和时间,这是否也同时意味着学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呢?
“学校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建设一所更好的学校,也是要为儿童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相信,假如真有这样“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那么,“儿童,往往因错误而美丽”一定是其办学信条之一。
2019年1月17日
附:于永正老师简介
于永正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徐州搬运小学、大马路小学任教,后任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于永正老师于2017年12月8日上午6时02分逝世,享年77岁。
于永正老师主要事迹:
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拍了三集报道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教改实验的电视片,并向全国播出;
1991年初《人民教育》发表了报告文学《徐州有个于永正》;全国小语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和《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等刊物先后报道了于永正的教改事迹。
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
1995年8月,于老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