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牛牛牛牛犇国宝文物来拜年啦!

明天就是除夕了
不平凡的庚子鼠年终于过去,
终于迎来辛丑牛年!
▲五牛图 故宫博物院
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寓意。
牛是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象征。中国有数千年农耕传统,千百年来,牛孔武有力而能担负重任,耕地、拉车、负重,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帮助。
▲榆林窟第25窟 耕稼图(中唐) 敦煌研究院藏
▲播种图(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高台县博物馆藏的这个魏晋时期的播种图画像砖生动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农耕生活的场景。
▲清人画胤禛耕织图像册(清)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农业是大事,即便是皇帝也要亲耕农事,《胤禛耕织图》册共四十六幅,是雍正皇帝胤禛为皇子时请画师绘制的,图中胤禛被绘成农夫容貌,扶犁挥鞭,行走田间。
牛也是镇妖避邪、吉祥如意的象征。
商代,牛骨卜骨与龟甲一样,是王室贵族占卜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所用的一种重要材料。
▲月有食牛骨卜辞(商) 天津博物馆藏
牛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的动物元素装饰,牛纹相较于其他青铜纹饰往往写实、生动,并具有一些神灵崇拜的意味。
▲四耳簋(西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的这件四耳簋,在簋耳及垂珥采用 24 个大小不一的圆雕或浮雕牛头装饰,牛角高耸,圆目,张耳,凸吻,十分生动。
铁卧牛(唐) 临汾市博物馆藏
临汾市博物馆藏的一件铁牛非常具有传奇意义,在历史上共出土三次。铁牛成为临汾城千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镀金铜阎罗王坐骑像(元)甘肃省博物馆藏
牛还是财富的象征。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将牛头与海贝放在一起,祈喻财富。在今天的资本市场上,人们将总体运行趋势向上的多头市场称为牛市,世界各地的证券交易所和其他金融机构,也把牛作为雕塑形象。希望牛年大家生活事业都能收获牛市,一波高过一波。
▲鎏金铜牛(汉) 河南博物院藏
▲献给深圳特区的拓荒牛(1984) 中国美术馆藏
“金牛聚财”铜牛像(现代)中国证券博物馆藏
为迎接新年到来
腾讯博物官联合中国文物报
推出
百“牛”拜年:博物馆里过大年
新春系列活动
给大家送上一份新春大礼!

腾讯博物官联合中国文物报、以及南京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云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家博物馆,发布“测测你的牛年有多牛”互动H5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

H5精选了每家博物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牛文物,用户参与活动可了解“国宝故事”, 匹配对应的牛年文物,测自己的2021年有多牛。

大家参与H5互动的同时
还有机会获得各博物馆
定制红包封面牛文物专题壁纸
牛年“沾”牛气
牛虎铜案(战国)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选取牛虎铜案,主体是一头大牛,站立状,牛角飞翘,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有一只缩小了比例的猛虎,老虎张口咬住牛尾;而大牛腹下,是一只站立状小牛。

青玉牛首形佩(西周) 河南博物院藏

河南博物院选取青玉牛首形佩,动物形玉佩饰是西周时期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类装饰用玉,涉及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牛形佩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唐兽首玛瑙杯(唐)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陕西历史博物馆选取唐兽首玛瑙杯,是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造型写实、生动,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的神形皆肖。
部分文物海报和红包封面是来源于“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这个展览甄选40多家文博机构400多件“牛文物”,全国50多个城市博物馆和公共文化空间展出,为大家献上一份“文物新年礼”。
(点击下方图片看展
腾讯博物官将线下展厅牛文物搬上云端展厅,为大家在春节带来一场“牛气十足”的春节艺术盛宴。用户在微信首页搜索“博物官”打开博物官微信小程序,进入首页“牛转乾坤线上生肖展”专题页,即可轻松浏览穿越千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牛文物,帮助大家更加充分地感知牛文物世界、赏国宝风采、理解“牛”精神。

大年初五,腾讯博物官、中国文物报、微信联合发起“百牛拜年:博物馆里过大年”线上直播,徐州博物馆、故宫鼓浪屿外国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桂林博物馆将会通过微信视频号,以直播的形式带观众线上逛馆看展,讲解牛文物故事。在年后,腾讯博物官还会联合中国文物报推出系列博物馆牛文物讲解短视频,让新的一年“牛气“不断。

去年鼠年春节,腾讯博物官就曾与中国文物报联合推出“十二生肖线上展”,汇集了来自国内29个博物馆的48件生肖文物,为用户打造了一场盛大的春节云游展览。同去年相比,今年“百‘牛’拜年: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不论是参与展览的博物馆的数量,还是线上展出的文物数量都大幅增加,将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数字化发展将成文博行业发展机遇
近年,国家文物局积极推动文物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为了应对疫情的挑战,不少博物馆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发展之路,博物馆数字化成为文博行业关注的热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文化数字化产业将成为重要的建设内容。
2020年10月,国家发改委、文旅部等14个国家部委联合印发了《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对扩大内需消费提出重磅方案。其中明确提到:推动线上博物馆发展带动文创产品销售。鼓励具备条件的各级文博单位开发线上博物馆,结合5G、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加立体式展品展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文中提到,未来,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发展理念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推进“智慧+”、数字文化等战略,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积极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提高文化产品、旅游产品技术含量,谋划实施一批文化和旅游领域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云上展览、线上直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加速了公众、博物馆、文物三者间的连接,实现博物馆文物资源共享,让文物活起来的同时,也实现文物数据的云端留存。数字技术让大家在家也能近距离接触文物,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助力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和传承。在倡导就地过年的当下,给观众带来丰富的线上云游的精神文化体验。
腾讯博物官作为“博物馆数字化助手”,一直致力于为文博行业提供文化资源数字化与活化的解决方案。目前,腾讯博物官已经为国内外500多家博物馆和文化艺术机构提供了文博数字化服务,打造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院、巴西国家博物馆等热门展馆的数字化案例,持续助推文博行业数字化升级,助力文物保护传承。
近年,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与全国各地博物馆展开合作,打造出慢直播、AR数字展馆、AI智能导游、智慧导览等多种创新形式,运用数字化技术赋予文物“新生命”。类似博物官的文博线上文化传播产品项目持续增加,春季期间,腾讯联合文博单位,持续推出了“点亮敦煌”、“全球国宝数字博物馆”等上线活动,引发一波线上文博热潮持续发酵,数字化产业发展将成为文博行业重要趋势。
文博行业要及时跟上国家战略和发展趋势,把握时机,顺势而为,特别是利用好互联网企业的领先技术和连接优势,力争跨越式发展。
新年到
希望大家做好疫情防控
给大家提前拜年了
希望大家都能像春牛一般干劲十足
铆足劲向前冲!
越来越牛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