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平|五年级下册阅读与习作编排解读与教学建议

先看看要素一览表。

本册教材编排了八个主题单元,有三个特殊单元(古典名著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习作单元)和五个普通单元。

从人文主题上看,五个普通单元主题丰富多彩,分别是“童年往事”“家国情怀”“思维火花”“异域风情”“幽默智慧”,无论对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还是培育情操,都具有积极的成长意义。三个特殊单元中,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如何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将人物特点写具体;综合性学习单元,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体会汉字之美,了解汉字历史与文化、产生主动探索汉字的兴趣,增强对汉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古典名著学习单元的编排是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接触中国古典文学,激发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初步学习一些古典名著阅读的方法。

对全册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致了解,接下来就从阅读、习作等方面来具体分析教材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1

阅读编排解读与教学建议

一、关注学生言语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本册有两个单元(第六单元“思维火花”、第八单元“幽默智慧”)从人文主题上就直接指向了言语思维的发展和体验。从这两个单元的阅读学习要素来看,前者直接指向思维过程的梳理,意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后者主要指向对课文风趣语言的感受和体验,表面看这种风趣来自于作品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实际上是作者语言表达的智慧,体现的是言语思维的创造性。

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是母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到了高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得到重视,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利用思维导图、对比图等梳理、了解乃至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推理、判断、分析能力的发展。教材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逻辑思维带来的积极体验,第六单元的习作与阅读是一体化编排设计的。阅读中了解故事人物的思维过程,习作中运用逻辑思维根据情境编写故事,既要做到情节的连贯性,又要做到情节的转折。

第八单元“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不同的语言风格带来的不同感受,认识到语言表达多姿多彩的魅力。如何“感受”,“感受”到什么程度?教学中要在尊重学生真实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分享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风趣,再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怎样做到让语言风趣的。对表达形式和方法了解,实际上是对作者言语思维方式的“解密”(比如运用如谐音、类比、自我调侃等方法和策略),让言语思维的路径清晰化,从而发现蕴涵在言语表达中的思维智慧,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主动发展。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中风趣语言有更加深切的体验,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创造丰富的尝试和运用的机会,感受风趣语言中蕴含的思维智慧。

二、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以往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是将古典名著安排在高年级。因为古典名著虽然属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但与现代文在用词造句等方面还是有很多明显区别,文言的痕迹还是比较突出。

教材中的课文,选编时都做了一定的版本甄选和文本处理,目的是为了保证给学生提供真正文质兼美的、具有典范性的文本,在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兴趣的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和积极的语言体验。第一篇《草船借箭》是现代文,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三国演义》改编,课后的《阅读链接》中的片段则是节选自该版本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原文。第一篇不用原文,而用改编的现代文,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第一次从教材中接触古典小说,有意降低阅读的难度,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第二篇《景阳冈》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的原文,第三篇《猴王出世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的原文,第四篇(红楼春)则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的原文,后三篇的选段原本是没有题目的,是编者在选编时所加。

教学这个单元,目标的准确定位十分重要,一定要在阅读方法的学习运用的同时,真正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如果目标定位过高,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就会得不偿失。结合课后思考题和交流平台,阅读方法目标可以这样定位:能够灵活运用下列方法,更好地阅读古典名著:遇到不太明白的语句时,根据上下文猜出大致意思;遇到较难理解的词句时,不用反复琢磨,明白大致所指;借助历史背景、电影、电视剧等拓展资料,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另外,考虑到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学生会在阅读中对人物产生兴趣,可以引导结合事件、细节(动作、神态、心理)读懂人物特点,尝试辩证地评价人物。

阅读兴趣不是停留在目标定位上,而是要体现在课程的整体性规划和学生的实际行动上。“快乐读书吧”就是引导学生在课下阅读整本古典名著。教材重点推荐阅读的是《西游记》,因为《西游记》不仅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语言也更好懂。整本书阅读,一要重视将课文阅读学习中学会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整本书阅读实践中,二要做必要的阅读指导,开展学生喜欢的读书分享活动,如成立阅读小组、做个性化的阅读笔记、选择具体章节配插图、朗读、讲故事、编写剧本进行舞台剧表演等等。如果学生有阅读《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的兴趣,除了鼓励,也需要根据学生需要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进一步学习运用适切的阅读方法体验课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情感表达的载体。无论是故事性文本,还是写景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本册教材,进一步在引导学生运用适切的阅读方法体会课文情感上着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既掌握方法,又丰富情感体验。

第一单元的阅读学习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四单元的阅读学习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第七单元的阅读学习要素是“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三个单元中,只有第四单元的阅读学习要素直接指出了凭借什么进行“体会”,另外两个单元都没有指出“体会”的方法和路径。通过研读课后思考题和交流平台,教师都能发现教材是提供了相应的方法路径的。

第一单元除了三首古诗词,其他三篇课文都可以看作散文文体——萧红的《呼兰河传》既是小说,也可以当作一般的散文来读。阅读这个单元,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运用图像化、角色自居、有感情朗读、抓住关键语句细致品味等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四单元的古诗和故事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通过反复朗读、边阅读边批注、前后对比、角色自居、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揣摩、体会人物当时的所思所想,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七单元编排的是表现异域风情的写景文,阅读写景文,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情景,抓住关键词句读懂具体景物的特点,进而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三个单元的学习,都要重视朗读,读出画面,读出情趣,读出人物的内心想法,这既是理解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的需要,也是丰富情感体验的应然选择。

2

习作编排解读与教学建议

一张表总览八个单元的小练笔与习作。

一、习作内容更加丰富,重视思考和判断后感受的表达,重视实用性文体写作的学习

八次习作中,一次写自己的故事(第一单元),两次写他人的故事(第四、五单元),一次写想象的探险故事(第六单元),两次写读后感(第二单元针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第八单元“读”漫画),一次写介绍性说明文(第七单元),一次写研究报告(第三单元)。

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五年级上册开始,习作内容不再以写“我”的故事为中心,而是引导学生关注更加广阔的世界,习作内容更加丰富。这样的安排,不仅是逐步拓宽表达的范围,还考虑到学生成长的需要——突破自我中心,开始有意识地关心身边的事物,关心身处的世界。当然,从写作心理上探究,无论写什么内容,都属于“自我表达”,都会在表达中蕴含着写作者自己的情思和感受,即使如研究报告的写作,客观的内容背后仍然离不开写作者的态度和体验,只是要求不将态度和体验呈现在作品中。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介绍性说明文和研究报告等实用文体的理性写作,能够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学会有理有据地、条理清晰地表达。这一点,与阅读中重视言语逻辑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八次习作中故事性习作占了四次,从写自己的感受到表现他人的内心,推己及人,学习的不仅是写法,还有观察和共情能力发展。两次读后感写作,直接关注了内心感受和想法的表达,与中年级的习作不同的是,这里的感受和想法是经过思考和判断后产生的,是有根据有联系的。比如写读后感,要结合文章或书本的内容,要联系阅读和生活经验。

实用性文体写作的学习,两次习作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强调资料的搜集、处理和运用。这是融过程性写作与交际语境写作为一体的习作训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搜集和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甄别和选择,考虑资料运用在表达中的价值,不要急于求成。

二、注重选材和构思的指导,让表达的思路更清晰、目的性更突出

纵观本册八个单元习作内容的编排,就会发现教材更加重视选材和构思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根据表达目的选择组织材料,进行篇章的设计构思。

写读后感,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如何拟题目,教材都给出了细致的指导。

写研究报告,教材运用旁批的形式,从格式、思路、内容等方面做具体提示。

练习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为了帮助学生准确选择典型事例,教材提供了具体的范例,帮助学生进行判断和选择。

写想象的冒险故事,教材从如何确定冒险故事主人公,到场景、装备、险情的构想,到情节的构思,都做了提示和引导。

介绍中国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教材提示、引导学生按照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文章三个步骤完成习作任务。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将教材提供的选材、构思方法和支架用好、用实,让学生习作时有话可写,有法可循,充分体验习作带来的成就感。

三、重视从多角度建立阅读与习作的联系,让阅读和习作相互促进

统编版教材在单元习作编排上,总体思路是“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而本册教材八个单元都属于读写结合的编排思路,不同是结合的方式和角度多样化。

总体上看,读写结合,可以分为主题内容上的结合、情感意愿上的结合、表达方法上的结合以及能力上的结合。本册教材四种结合方式都有,第一、二单元是主题内容和情感意愿上的结合,第四单元是能力上的结合,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主要是表达方法上的结合,第六、八单元主要是表达方法上的结合,第七单元是主题内容和表达方法上的结合。有些结合是显性的(第三、四、五单元),有些结合是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才能准确把握的(第一、二、六、七、八单元)。

以读促写,从阅读中启发思路、学习写法,是读写结合的一般目的,但实际上,写也可以促进读,让阅读更有方法,更有收获。例如,写读后感,写看漫画后的想法,读为写提供了材料和凭借,写也为读启示了策略和不同的方向。教师教学中要利用读写之间的多种结合方式,既让学生写的思路更加开阔,又通过写引导学生带着更多的思考进行阅读。

相关链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