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这位老人为何引撒贝宁流泪,被网友刷屏?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 《尚书》破壁而来。
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 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
清朝末年,1910 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
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
世代传承,在 ' 传承 ' 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撒贝宁不禁泪流满面。
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华夏儿女的历史,一部部典籍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绵延至今。
《尚书》被称作“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中华大地为何有“九州”之称?伏生讲解了《尚书》中的篇目《禹贡》。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短短数字,千年前大禹分定九州的壮阔图景如在目前!节目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一幕幕,让我们看到华夏先辈,如何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开拓文明!
“愿我华夏民族自此生生不息!
愿九州生民永世昌宁!”
听到这句话,身为华夏儿女,怎能不热血沸腾?

“我一生护《尚书》

还于天下,无憾矣!”

如果《尚书》在岁月流转中失传,千年前华夏先民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我们今天可能无从知晓。
而《尚书》得以流传至今,不能不提舍命护书的伏生。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
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 薪火相传 '。
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表达对先哲们
生生不息传承华夏文明的敬佩之心
这档节目
强推!
还有网友已经迫不及待:
今晚还有吗?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
《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 ' 薪火相传 ' 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
作为华夏儿女
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
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答案也许就在
这些世代相传的典籍里
让我们一起
打开典籍,对话先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