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在武昌(鄂州)阻挡了后金八旗军数十年
1645年4月1日,左良玉兵至九江,邀江督袁继咸到舟中相见。左良玉从衣袖中取出“皇太子”密谕,请袁继咸一同前往南京“清君侧,救太子”。
但袁继咸认为左良玉此举并非为了清君侧,而是有反判朝廷之意,所以严辞拒绝。袁继咸回城后,命部将坚守九江,不准左兵进城。不料,部将张世勋已经跟左良玉部将领私下勾结,夜间纵火焚烧全城,顿时大乱。袁继咸于绝望当中准备投水自尽,被左良玉派部将张应元救起。左良玉感觉对不住袁继咸,遂制止部下对九江的抢掠。
4月4日,左良玉因自己没有约束好手下,导致这次九江屠城事件,觉得愧对袁继咸,导致旧病复发突然病死在军中。
左良玉已经做到了精忠报国,能够收拾这个烂摊子,就需要足够大的勇气,流民作战,让他疲于奔命,四处奔逃,导致根本没有根据地,他能够收养大量的流民军队,这本身就是一个能耐,很多人看人看事儿,总是盯住他做事儿出的错,而没有换位思考,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说这不行,那不行,你上去你也不行,明末,其实和北宋末年,东汉末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汉末三国的时候,黄巾起义,之所以曹操一下子实力壮大了那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兖州迫降十几万黄巾军以及家属,请注意这些黄巾军是有家属的,为什么曹操能够控制住这个融入了这么多的流民军队,北宋末年,南宋初年,你看南宋军队,屡战屡败,没有什么漂亮的胜仗,都已经龌龊无能到那种程度了,打了那么久依然可以站稳脚跟,投降的人不是没有,很少啊,只是极个别的人叛逃,有的人称帝了,立马被舆论骂的狗血喷头。
明末完全是另外的一个样子,左良玉领导了这么多融入了这么多的流民军队,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其拥有至少八十万兵力。其中,前五营是他的亲兵,后五营是投降过来的士兵。但其军队人员组成极为复杂其中野心家,骗子,流寇居多,军头跋扈不好指挥。
每年春秋时节在武昌的各座山头上操练兵马,每座山上只有一种颜色的旗帜,山谷中都给插遍了。演习的办法是用两个人并排骑马飞驰,称作“过对”。马蹄声震天动地如打响雷,几里外都能听到。东部各镇的兵马只有高杰最强,但也远远赶不上左良玉的兵力。不过左良玉自从朱仙镇一战失败以后,精锐的兵力差不多丧失完了,后来归附他的大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军容看起来壮观,但左良玉不能很好地驾驭部下了。左良玉的家族在许昌被灭门,他在武昌时,各军营的将领都通宵达旦地有歌妓舞女相陪,左良玉自己总是洁身独处。有一次他夜间设宴招待部下,召来了十多名军妓过来上酒,她们在房里走来走去,不一会儿左良玉向左边侧着脸咳了几声,这些军妓们赶忙依次退出了。宾客们为之肃然起敬,没有哪个敢抬头看他。
左良玉对部下的驾驭很得体,就象这件事一样,他受到了部下的佩服。但是这时左良玉已经年老并且多病,没有收复中原的雄心了。
就是这样的一群军队,竟然被左良玉带领着在武昌(鄂州)一带,阻挡了后金八旗军数十年不敢跨越长江半步。可以想象如果驻守在武昌(鄂州)左良玉遇到一位贤君明主,那么明朝完全有可能从武昌(鄂州)为据点实现翻盘。可惜历史就是历史,是没有假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