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治泄泻简易特效方



1.益脾饼

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

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先轧细而后焙者,为其焙之易匀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

曾为友人制此方,和药一料,服之而愈者数人。后屡试此方,无不效验。

一妇人,年三十许,泄泻数月。用一切治泻诸药皆不效。其脉不凉,亦非完谷不化。遂单用白术、枣肉,如法为饼,服之而愈。此证并不用鸡内金者,因鸡内金虽有助脾胃消食之力,而究与泻者不宜也。

附录∶直隶青县张××来函∶

胞妹××,年四十余岁,体素瘦弱,久患脾胃湿寒,胃脘时觉疼痛,饮食减少,常作泄泻,完谷不化。因照益脾饼原方,为制一料,服之即愈。为善后计,又服一料,永久祓除病根。

2.扶中汤

治泄泻久不止,气血俱虚,身体羸弱,将成劳瘵之候。

于术(一两,炒)生山药(一两)龙眼肉(一两)小便不利者加椒目(三钱,炒捣)

龙眼肉,味甘能补脾,气香能醒脾,诚为脾家要药。且心为脾母,龙眼肉色赤入心,又能补益心脏,俾母旺自能荫子也。愚治心虚怔忡,恒俾单购龙眼肉斤许,饭甑蒸熟,徐徐服之,皆大有功效,是能补心之明征。又大便下血者,多因脾虚不能统血,亦可单服龙眼肉而愈,是又补脾之明征也。

一妇人,年四十许。初因心中发热,气分不舒,医者投以清火理气之剂,遂泄泻不止。更延他医,投以温补之剂,初服稍轻,久服,则泻仍不止。一日夜四五次,迁延半载,以为无药可治。后愚为诊视,脉虽濡弱,而无弦数之象,知犹可治。但泻久身弱,虚汗淋漓,心中怔忡,饮食减少,踌躇久之,为拟此方,补脾兼补心肾。数剂泻止,而汗则加多。遂于方中加龙骨、牡蛎(皆不用)各六钱,两剂汗止,又变为漫肿。盖从前泻时,小便短少,泻止后,小便仍少,水气下无出路,故蒸为汗,汗止又为漫肿也。斯非分利小便,使水下有出路不可。特其平素常觉腰际凉甚,利小便之药,凉者断不可用。遂用此方,加椒目三钱,连服十剂全愈。

3.薯蓣粥

治阴虚劳热,或喘,或嗽,或大便滑泻,小便不利,一切羸弱虚损之证。生怀山药(一斤,轧细过罗)上药一味,每服用药七八钱,或至一两。和凉水调入锅内,置炉上,不住以箸搅之,两三沸即成粥服之。若小儿服,或少调以白糖亦可。此粥多服久服间有发闷者,掺以西药百布圣一瓦同服,则无此弊,且更多进饮食。

门生吴××,年二十一。羸弱发热,脉象虚数,不能饮食。俾早晚服山药粥,加百布圣,晌午单服玄参三钱,煎汤服。如此数日,食量增加,发热亦愈,自此健壮。

一妇人,年三十余。泄泻数月不止,病势垂危。倩人送信于其父母,其父将往瞻视,询方于愚。言从前屡次延医治疗,百药不效。因授以山药煮粥方,日服三次,两日全愈。又服数日,身亦康健。

一娠妇,日发痫风。其脉无受娠滑象,微似弦而兼数。知阴分亏损,血液短少也。亦俾煮山药粥服之即愈。又服数次,永不再发。奉天关氏少妇,素有劳疾,因产后暴虚,喘嗽大作。治以此粥,日服两次,服至四五日,喘嗽皆愈。又服数日,其劳疾自此除根。

奉天郑××之女,年五岁。秋日为风寒所束,心中发热。医者不知用辛凉表散,而纯投以苦寒之药,连服十余剂,致脾胃受伤,大便滑泻,月余不止,而上焦之热益炽。医者皆辞不治,始求愚为诊视,其形状羸弱已甚,脉象细微浮数,表里俱热,时时恶心,不能饮食,昼夜犹泻十余次。治以此粥,俾随便饮之,日四五次,一次不过数羹匙,旬日全愈。

农村小儿,于秋夏之交,多得滑泻证。盖农家此时多饮凉水,而小儿尤喜饮之。农家此时多食瓜果,而小儿尤喜食之。生冷之物,皆伤脾胃,脾胃伤,则滑泻随之,此自然之理也。而滑泻之证,在小儿为最难治。盖小儿少阳之体,阴分未足,滑泻不止,尤易伤阴分。往往患此证者,数日即浑身发热,津短燥渴,小便不利,干呕懒食,唯嗜凉物。当此之际,欲滋其阴,而脾胃愈泥,欲健其脾,而真阴愈耗,凉润温补,皆不对证。而小儿又多苦服药,病家又多姑息,以婉随小儿之意,以致迁延岁月,竟成不治者多矣。惟山药脾肾双补,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利小便而止大便,真良药也。且又为寻常服食之物,以之作粥,少加沙糖调和,小儿必喜食之。一日两次煮服,数日必愈。若系哺乳稚子,不能食粥,即食之亦不能多者,但浓煮生山药汁,饮之亦可。愚以此方治小儿多矣。志在救人者,甚勿以为寻常服食之物,而忽之也。

4.薯蓣鸡子黄粥

治泄泻久,而肠滑不固者。即前薯蓣粥,加熟鸡子黄三枚。

一人,年近五旬。泄泻半载不愈,羸弱已甚。遣人来询方,言屡次延医服药,皆分毫无效。授以薯蓣粥方,数日又来言,服之虽有效验,泻仍不止。遂俾用鸡子数枚煮熟,取其黄捏碎,调粥中服之,两次而愈。盖鸡子黄,有固涩大肠之功,且较鸡子白,易消化也。以后此方用过数次,皆随手奏效。

附录∶直隶青县张××来函∶

河间刘××,年五十余岁。漏疮甚剧,屡治不痊,后兼泄泻不止,盖肠滑不固,故医药无灵。诊其脉甚小弱,渐已成痨。嘱其用薯蓣鸡子黄粥。一剂泻止。三服,精神焕发。十数日后,身体撤消。此后凡遇虚泻久不愈者,用之屡收特效。

5.薯蓣芣苢粥

治阴虚肾燥,小便不利,大便滑泻,兼治虚劳有痰作嗽。

生山药(一两,轧细)生车前子(四钱)上二味,同煮作稠粥服之,一日连服三次,小便自利,大便自固。

盖山药能固大便,而阴虚小便不利者服之,又能利小便。车前子能利小便,而性兼滋阴,可为补肾药之佐使(五子衍宗丸中用之),又能助山药以止大便。况二药皆汁浆稠粘,同作粥服之,大能留恋肠胃,是以效也。治虚劳痰嗽者,车前宜减半。盖用车前者,以其能利水,即能利痰,且性兼滋阴,于阴虚有痰者尤宜。而仍不敢多用者,恐水道过利,亦能伤阴分也。

按∶车前子能利小便,而骤用之亦无显然功效。惟将车前子炒熟(此药须买生者自家经手炒,以微熟为度,过熟则无力),嚼服少许,须臾又服,约六点钟服尽一两,小便必陡然利下,连连不止。此愚实验而得之方也。又∶单用车前子两半,煮稠粥,顿服之,治大便滑泻亦甚效验。

黄姓媪,大便滑泻,百药不效。或语以此方,一服即愈。然必用生者煮之,始能成粥,若炒熟者,则不能成粥矣。

6.加味天水散

治暑日泄泻不止,肌肤烧热,心中燥渴,小便不利,或兼喘促。小儿尤多此证,用此方更佳。

生山药(一两)滑石(六钱)粉甘草(三钱)作汤服。

此久下亡阴,又兼暑热之证也。故方中用天水散以清溽暑之热。而甘草分量,三倍原方(原方滑石六、甘草一,故亦名六一散),其至浓之味,与滑石之至淡者相济,又能清阴虚之热。又重用山药之大滋真阴,大固元气者,以参赞之。

真阴足,则小便自利,元气固,则泄泻自止。且其汁浆稠粘,与甘草之甘缓者同用,又能逗留滑石,不至速于淡渗。俾其清凉之性由胃输脾,由脾达肺,水精四布,下通膀胱,则周身之热与上焦之燥渴喘促,有不倏然顿除者乎?

小儿少阳之体,最不耐热,故易伤暑。而饮食起居,喜贪寒凉,故又易泄泻。泻久则亡阴作热,必愈畏暑气之热,病热循环相因,所以治之甚难也。此方药止三味,而用意周匝,内伤外感,兼治无遗。一两剂后,暑热渐退,即滑石可以渐减,随时斟酌用之,未有不应手奏效者。小儿暑月泻久,虚热上逆,与暑热之气相并,填塞胃口,恒至恶心呕吐,不受饮食。此方不但清暑滋阴,和中止泻,其重坠之性,又能镇胃安冲,使上逆之热与暑气之热,徐徐下行,自小便出,而其恶心呕吐自止。

初定此方时,授门人高××录之。翌日,高××还里,遇一孺子,泄泻月余,身热燥渴,嗜饮凉水,强与饮食,即恶心呕吐,多方调治不愈。高××投以此汤,一剂,燥渴与泄泻即愈其半。又服一剂,能进饮食,诸病皆愈。

暑日泄泻不止治验

作者:李昌荣

署日水泻不止,1日数次,甚或10数次,其证肌肤灼热,心中烦渴,小便短少。

〔治法〕清暑利尿,和中止泻。

〔方药〕生山药50克  滑石20克  粉甘草10克

水煎服。小儿酌减。

〔体会〕暑日泄泻多为天气炎热,素贪寒凉,或过度冷饮而成。小儿少阳之体,最不耐热,故易伤暑,临床尤为多见。

泻久则伤阴,阴伤则发热,故方中用滑石以清暑热,而甘草与滑石并用甘淡相济,能清阴虚之热。又重用山药以滋真阴,大固元气,真阴足,则小便自利,元气固,则泄泻自止。

此方,药仅3味,用意深远,内伤外感,兼治无遗。一两剂后暑热渐退,滑石可以减量,随时斟酌用之,无不应手奏效。

7.加味四神丸

治黎明腹疼泄泻。

补骨脂(六两酒炒)吴茱萸(三两,盐炒)五味子(四两,炒)肉豆蔻(四两,面裹煨)花椒(一两微焙)生硫黄(六钱)大枣(八十一枚)生姜(六两,切片)

先煮姜十余沸,入枣同煮,至烂熟去姜,余药为细末,枣肉为丸,桐子大。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身一小天地也。天地之一阳生于子,故人至夜半之时,肾系命门之处,有气息息萌动,即人身之阳气也。至黎明寅时,为三阳之候,人身之阳气,亦应候上升,自下焦而将达中焦。

其人或元阳之根柢素虚,当脐之处,或兼有凝寒遮蔽,即互相薄激,致少腹作疼。久之阳气不胜凝寒,上升之机转为下降,大便亦即溏下,此黎明作泻之所由来也。夫下焦之阳气少火也,即相火也,其火生于命门,而寄于肝胆。

故四神方中,用补骨脂以补命门,吴茱萸以补肝胆,此培火之基也。然泻者关乎下焦,实又关乎中焦,故又用肉豆蔻之辛温者,以暖补脾胃。且其味辛而涩,协同五味之酸收者,又能固涩大肠,摄下焦气化。且姜枣同煎,而丸以枣肉,使辛甘化合,自能引下焦之阳,以达于中焦也。然此药病轻者可愈,病重者服之,间或不愈,以其补火之力犹微也。故又加花椒、硫黄之大补元阳者以助之,而后药力始能胜病也。

(0)

相关推荐

  • 张锡纯一味薯蓣饮,至平之剂,至伟之功!

    导读:山药,药食同源,能补五劳七伤,愈沉疴痼疾,<神农本草经>载为上品.名医张锡纯善用山药,以一味薯蓣饮治疗泄泻.阴虚劳热等效若浮鼔,其辨证用药精准,值的医者学习深研,体悟药性,以实效于临 ...

  • 治泄泻,名医张锡纯有妙法专方

    小编导读 夏秋之交是腹泻高发的季节,这个时候经常发生的是急性腹泻.名医张锡纯对于治疗这类腹泻特别创立了专方,而李静教授在此基础上发挥拓展,进一步总结出了治疗急慢性腹泻的治法和方药,来文中一起学习下吧! ...

  • 补气的中药——山药  补气药“山药”为薯...

    补气的中药--山药 补气药"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别名署预.薯蓣.山芋.诸署.土薯.怀山药.淮山.白山药等.其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山药&qu ...

  • 跟张锡纯学习山药的妙用 --- 呕吐泻痢

    导读: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之功.然历代医家皆嫌其平,立方遣药,不委大任.至近代张锡纯一反旧习,委以重任,在其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所载方剂用山药者将及其 ...

  • 张锡纯治淋浊屡效方

    小编导读 尿频.尿急.尿痛.影响性功能--恼人的淋浊成为多少男性朋友的难言之隐,看一代名医张锡纯7首屡效方解决一切淋浊. 理血汤 主治:血淋及溺血,大便下血证之由于热者. 组成:生山药一两,生龙骨.生 ...

  • 张锡纯治心慌的名方!心血足,心才不乱跳

    本文理论依据:<医方精要>.<中医心病诊治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如何来应对心慌这件事儿. 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吧. 我跟师学习的时候,有一回 ...

  • 张锡纯治一切肝病之方

    小编按:以下文内容仅供中医专业人士参阅,非专业人士可以忽略不看! 肝之为病,除脏腑本身之病外,中医之高血压.情志病等亦多涉及于肝.肝之为病,多长期服药以平肝,谓平肝即所以扶脾.若遇肝气横恣者,或可暂用 ...

  • 张锡纯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升降汤

    升降汤歌诀 升降汤用野台参,桂芍芎朴芪术陈; 生姜内金肥知母,肝郁脾弱此方珍. [组成]:野台参二钱.生黄芪二钱.白术二钱.广陈皮二钱.川厚朴二钱.生鸡内金(捣细)二钱.知母三钱 .生杭芍三钱.桂枝尖 ...

  • 欲治肝者 原当升脾降胃 培养中宫|张锡纯治一切肝病之方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张锡纯内科证治精华>,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导读 肝之为病,除脏腑本身之病外,中医之高血压 ...

  • 张锡纯治肿瘤的古奇方

    R: 生黄茋30克,党生15克,生白术15克,淮山药18克,天花粉30克,生鸡内金18克,三棱6克,莪术10克,桃仁6克,红花6克,生水蛭6克,䗪虫5,小茴香5克. 水煎服,每日3次,一日一副,饭后服 ...

  • 张锡纯治痰饮方

    作者 张锡纯 1.理饮汤 治因心肺阳虚,致脾湿不升,胃郁不降,饮食不能运化精微,变为饮邪.停于胃口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渍满肺窍为喘促,滞腻咽喉为咳吐粘涎.甚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转郁而 ...

  • 张锡纯治消渴方 河北名医张...

    张锡纯治消渴方 河北名医张锡纯(1860-1933),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载治消渴方,名玉液汤.组成:生山药.生黄芪.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 以前读朱良春的书,其中 ...

  • 临床效方推荐(一百七十九)张锡纯治牙痛验...

    临床效方推荐(一百七十九) 张锡纯治牙痛验方 [治法]生赭石30克(轧细),怀牛膝30克,滑石18克,甘草3克.生赭石,滑石先煎20分钟,再入二药半小时,分服,日一剂 [疗效]良效 [来源]张锡纯&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