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安石,在十一世纪的宋朝给您拜年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

虽然一直以来 王安石 这首诗都叫《元日》即大年初一,但也有迹象表明,它或许叫《除日》——除夕之日——更加符合原意。比如第一句的“除”,说的正是辞旧迎新的交替时刻。只有写在除日才是“一岁除”,如果写在元日则已经是新一年,年岁更替的意义就没了。

宋朝的名臣向子諲写过一首《浣溪沙》,附了一个长长的注释,“荆公(王安石)除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向子諲出生于公元1085年,王安石逝世于1086年,作为与王安石同时期的人,向子諲的注释应该有相当可信性。

南宋 文人蒲积中也编辑了一本收诗2749首的《古今岁时杂咏》,内容按四季的节气时令编排,从一年伊始的元日到一年终结的除夜。王安石这首诗没有放在书开始的第一卷,却署名为《除日》放在末尾——又是一个离王安石时空较近的人提供的直接证据。

就算以上皆误,这首诗从王安石吟诵成章之时就叫《元日》,也还是有问题:唐朝天才诗人众多,为何王安石这首能在历代咏元日的诗中独树一帜尽人皆知?是不是因为王安石超水平发挥,这首诗足以比肩 李白 杜甫?

那倒不是。元日在唐朝,远远没有后来那般为人重视。

2

唐人当然不缺过节咏叹的佳作,无论清明端午、中秋冬至,都有传诵千古的诗作存世——但元日就不同了,李白王维杜牧一干大诗人从未留下一首关于元日的诗。像 杜甫 虽然有《元日寄韦氏妹》、《元日示宗武》两首作品,但诗句压根就不涉及初一节庆,标题里的“元日”只是简单表明写作日期而已。

实际上,唐人还不怎么重视正月初一,欢庆兴奋的程度远不及正月十五元宵、三月初三上巳、九月初九 重阳 这样的节庆——但到宋朝就不同了,宋太祖赵匡胤正月初四清晨黄袍加身,兵不血刃地把姓柴的大周变成了姓赵的大宋。或许因为春节几乎有国庆的意义,从宋朝开始,元日才变得不寻常起来。《宋史·礼志》里记载的元日 汴梁 皇宫大朝会场面,比《新唐书·礼乐志》里记载的 长安 皇宫大朝会更盛大隆重。

而王安石诗中的“爆竹”,也是宋朝的新产品。晚唐诗人来鹄“小庭犹聚爆竿灰”的诗句可证:唐代过年时噼啪作响的,仍然是熊熊烈火中的真竹竿。宋代的火药和造纸术事业有了飞跃,才出现了用纸卷起、中有硫磺的火药爆竹。

至于“屠苏”,并非通常解释的一种用大黄、桔梗、蜀椒等制成预防时疫的 屠苏酒 ,而是平民房屋或草庵的意思。即便屠苏酒的得名,根据杜甫“昔人居屠苏造酒”的说法,也是因为在草庵中制酒而来。何况送暖的春风进入房屋,比进入酒中要符合常理多了。

“曈曈日”,意思是太阳照射下温暖而光亮的样子。“桃”与“符”并称 桃符 ,一开始是用桃木削成的人像,或是在门上绘制的驱邪的一对神祗—— 神荼 和郁垒。

但桃木雕刻和门上绘画都比较费精力,所以从汉朝到魏晋之后,更省事的办法出现了:把用桃木削人改成直接削木板,把绘画改成直接在上面写“神荼”“ 郁垒 ”的字,这就是桃符。

既然画画改成了写字,也就不在乎多写几笔。定都成都的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某一年元日在“桃符”上写下了史上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的江山虽然被赵匡胤抢走,创意却流传了下来。后来纸张比 桃木 更加便宜适用,于是有字的桃符渐渐变成了大红春联,而有画的桃符变成了门神年画。

3

据考证,王安石这首诗写于 北宋 熙宁四年(1071年)。四年来他推行新法、任用新人、结成新党,他弃旧从新、破旧立新、改旧换新,他是皇帝托付重任的变法革新第一人。所以“新桃换旧符”除了初一习俗的字面义之外,实在包含更加广大的象征义。不管是 欧阳修 这样的前辈还是曾巩这样的挚友、不管是司马光这样的名臣还是苏轼苏辙这样的才子,只要反对新法成为“旧符”,都难免大权在握王安石的一换。

王安石的变法没有成功。因为得罪的士大夫太多,他身后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虽然 神宗 后的哲宗和徽宗在位期间都沿用了一些王安石的变法措施,但因为徽宗亡了北宋,所以继承者都把脏水往王安石身上泼——天子既然不可能犯错,那只能一边修改《神宗实录》、一边骂始作俑者王安石胡作非为导致亡国。从南宋的 朱熹 到清初的王夫之,王安石都被斥为跟蔡京、秦桧、 贾似道 比肩的大奸臣。

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看来,王安石提出的“不加赋而国用足”,本质是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只要经济总量增加把蛋糕做大,即便税率不变,国家的收入仍然会增加,富国强兵的大宋之梦指日可待。王安石的理念,在根本上与现代国家的经济理念并无大异。他在十一世纪着手经济现代化改革时,欧洲还在中世纪的黑洞里徘徊。

太超前的改革当然注定失败,但作为改革家,王安石却有难得的善终结局。相比 商鞅 、王莽和张居正这些人,王安石就算亲眼目睹变法夭折,也依然能退居 金陵 颐养天年。除了宋朝不杀士大夫的宽松环境外,王安石本人的政治智慧也帮了他。他变法虽然以执拗著称,但只是将政敌换掉了事,不搞肉体消灭。当反对变法的 苏轼 因乌台诗案入狱、朝野上下都叫“可杀”的时候,反而是王安石上书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苏轼才能保住一条命去黄州写赤壁赋。

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变法怎么会不付出代价?王安石写“总把新桃换旧符”之际,就算从未低估困难,怕也是想不到他的变法终于半途而废。或许历史早就注定了王安石们的失败,但大智大勇的他们自己,那一刻只知道奋力向前。

所以除日元日之际,忙碌一整年终于闲下来的王安石,多半会笑嘻嘻地说:在下觉得跟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代价相比,始终都是披荆斩棘、除旧布新的前途更光明——辛丑快乐哦,给您拜年了!

主要参考:

章雪峰《藏在节日里的古诗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傅庚生、傅光选编《唐宋百家诗新话》,四川文艺出版社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三联书店

(0)

相关推荐

  • 瞳瞳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旦>屠苏:美酒.曈曈(táng):朝阳升起的样子.桃:桃符.古时人们用两块桃木板挂在门旁,以作压邪:五代起在 ...

  •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元日

    故乡读书会 ◆  ◆  ◆ ◆  ◆  ◆ 余梦楼 ◆  ◆  ◆ [作者简介] 李全修(1940-),湖北省武汉市汉南人. 1960年参加工作,终身从事师范教育. 以舌耕为本业,笔耕属于玩票,雖无几 ...

  • 王安石的元日诗歌,四句写四件事,和现在春节有何不同

    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大家都知道是写春节的,他写得很具体,抓住了古人过年时热闹.欢乐和除旧布新的景象,给我们现代人了解古人过年,了解年节的历史风俗,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 ...

  • 2021年5月刊【卷首】:二十一世纪读书指南

    这个题目很大,笔者还不敢胡说.这是上世纪80年代,文史大家金克木先生在一篇小文<书读完了>中提出的.近二十年教育改革,人们几乎天天谈阅读,但论问题和思考,还未有超出此文范围的. 总结起来, ...

  • 读书笔记之《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读书笔记之<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黄仁宇 对资本主义定义的讨论. 威尼斯的杂糅起源.发展.威尼斯是一个没有领域的城市,一个商人的共和国. 光荣革命的代言人:约翰-洛克.荷兰人威廉是一个 ...

  • 中国时代逆袭而来 上海: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首都

    如果一切依大叙事去发展,中国时代已逆转而来,单从建设的动力与区域中心性而言,上海好大机会将会是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首都,如同二十世纪的纽约,或者十九世纪的巴黎. 5月走在上海街头,基本上已没有疫情的线索. ...

  • 路易坪​丨对“德”的一点解析——写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时空点上

    对"德"的一点解析 --写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时空点上 作者:路易坪 找到你的头,头上有个目,目通阴阳窍,足下证菩提,此之为道也.横目竖鼻四方口,一心不乱人人求,此之为德也. 道德二字 ...

  • 郭凯 | 婚闹,一场二十一世纪的精神自虐

    这是『思想周刊』的第117篇文章 -  始  - 近日,网上疯传一则小视频,在江苏盐城一场婚宴上,公公疑似醉酒,竟然当众强吻儿媳,引来现场哗然,连婚礼主持人也傻眼了.在庄严神圣的婚礼上,在亲朋好友的众 ...

  • 十大系列之好莱坞十大影后(二十一世纪篇)

    昨天晚上写了上篇,展现和阅读比差不多百分之十.倍受鼓舞,现在我来写下篇. 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影后们仍然活跃在屏幕上.所以二十一世纪篇包括了1990年以后的影星们.而且近年来奥斯卡女主角几乎一年一位 ...

  • 陈灿沂 ‖ 未来的三十一世纪

    作文字字皆生活 生活处处有作文 未来的三十一世纪 乔西小学三年3班 陈灿沂 你可知道,未来的三十一世纪是什么样子吗? 早上,我被一股电流激醒,连忙爬起床,走向洗漱间(插评:读你后面内容,是要写刷牙的, ...

  • 澳大利亚简史/十四:二十一世纪1(含英文小花絮)

    作者:罗伯特 莫瑞,廖文静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点击录音按钮,听东方情缘的众多读书爱好者参与的澳大利亚简史读书活动,通过作者罗伯特 莫瑞和翻译者廖文静的视角,了解澳大利亚 本篇朗读者:卞姐 本章 ...

  • 澳大利亚简史/十四:二十一世纪2(含英文小花絮)

    作者:罗伯特 莫瑞,廖文静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点击录音按钮,听东方情缘的众多读书爱好者参与的澳大利亚简史读书活动,通过作者罗伯特 莫瑞和翻译者廖文静的视角,了解澳大利亚 本篇朗读者:卞姐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