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流响 | 游寿先生 读《炳烛斋诗》
-游寿先生题炳烛斋旧居-
游寿先生(1906—1994),字介眉。福建霞浦人。高祖游光绎,清嘉庆时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屡陈时弊,为清帝所称许,终因得罪权贵而去官,时人服其梗直,为之叹息,有诗赞曰:“侍御邦之直,声华海内闻。” (《炳烛斋诗手稿》油印本,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1987年)游光绎慨然归闽,致力教育,主持福州鳌峰书院二十余年,士人慕其风节,竞相从游,以至讲堂不能容纳。林则徐即出其门下。游光绎工诗善书,至老勤学不倦,名室曰“炳烛斋”。有诗、文集数十卷。其诗寄志士作为之思,其书具刚健畅达之韵,识者誉之“磊落有奇气”。传世《炳烛斋诗手稿》残本一册,存游光绎去官后六年间诗一百九十二首。赠答唱和者,多为当时名流,若伊秉绶、阮元、林则徐等。其中《送林少穆庶常入都》惜别希冀,情真意切,诗曰: “誉重三才子(原注:少穆与廖生金城、高生祖望皆以童年擅文名,有三才子之目),家传五尚书。为官方少俊,惜别漫踟蹰。骥跃天衢内,梅开驿路初。长途足诗思,唱和得同车(原注:少穆妇亦能诗)。最传清切地,华选谬曾叨。天禄藜光远,长安米价高。昔贤皆自爱,名士岂空豪。我老无遐想,临歧首重搔。”(《炳烛斋诗手稿》油印本,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1987年)
——栾继生教授《游寿先生传》
读《炳烛斋诗》
游寿先生
昔人之论夷、齐也,曰:“求仁得而仁,又何怨?”寿幼曾读先高祖彤卣公诗,未知其怨也,抑亦博雅冲和之气有以掩之,又何德养之深耶?封建臣仆每欲效忠治国理民而不能尽其才,甚或废弃终身。而封建宗法,臣仆废退,当闭门思过。彤卣公之退也,主讲鳌峰书院,执贽从游者,讲舍为之不容,岂非求仁而得仁乎?封建士大夫贤能清廉者以为抚育百姓、打击强豪、克己从公可致国泰民丰,不知封建剥削,贤能清廉者适与政治龃龉。公之去职,固非劾一堂官而已,故其去也,终身不再立朝。闽中当乾、嘉、道、咸间,若伊秉绶、林少穆、梁芷林、郭兰石辈事业文章光照一代。彤卣公之风节为地方树风教之先者。
韩非《说难》:用其言,弃其身。夫批逆鳞者无不蒙其咎,公批逆鱗矣。而知其弃也,亟归,故其诗日“野葛荒榛总冒途”,芳兰锄矣。然退居讲学,培植乡里后进,而从游者每以拾科名为事,此公诗之牢落三致意于青衿。
公虽以言事罢归,终身不与世浮沉。就诗中所批摘者,上自王室座师,下及受业门徒。历代官宦乃至缁髡寺庙、闾阎坟冢,其无补于治而蠹民膏血者,无不针砭,犹以吏治为怀。满人防范汉人亟严,文字狱之惨,且至百余年。当公之世,沈归愚、杭世骏均不免。昔寿尝怪当先曾祖曼堂公之世,而《炳烛斋集》竟未刊行,及读朱土彦赠序云“未尝以草示人”,又《行述》云“罕存其稿”,乃知公匪独持谏臣之义,抑其时子孙尚有所顾忌也。
论清史者以乾嘉之盛,称国富民殷,艺林光耀。不知此时统治者任情掠夺民力,朝堂上下豪奢,塞外渔猎淳朴之风已尽,故公《春寒》诗有:“等闲莫怪贪夫众,颛顼而今也不廉”句。《清人笔记》有谚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公之罢去以劾人以资为郎,实则当时买官鬻爵,纵臣仆上下贿赂。读公上疏极论贪污、亏空、坐赃诸端,取补于民弊虐,安不触怒皇帝、达官、贵戚乎?清人入关百余年,皇都已成含垢纳污之渊薮。掠夺人民子女无过问者,岂非贵族豪强为之,以供声歌奴役耶?然则公之纠奸邪,既触其上,亦下及封建爪牙流氓地痞矣。公之罢去也,同年欲鸠资复之,公固以为不可。夫乞诸其邻而复官立朝堂,则所弹射者而己躬行之,何以纠劾为?
念公之诗,前代子孙不敢刊,今之俊彦读之,知封建之虐也,爰书于后。
玄孙女寿谨志
一九六五年三月八日
游寿先生藏高祖父
游光绎《炳烛斋诗》手稿
载《送林少穆庶常入都》诗
《霞浦文史资料》载
炳烛斋资料
(原文载于 《清风流响》,2006)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游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清风流响》
/
同声相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