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启蒙》| 陈章鱼解读
关于作者
史蒂芬·平克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79年取得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他的《语言本能》一经出版,就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并入选《美国科学家》20世纪100本最佳科学书籍。2003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2008—2013年,被授予哈佛学院荣誉教授头衔。2004年,当选《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2010—2011年,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尖思想家。在2013年《前景》杂志「最伟大思想家」评选中,名列第三。
关于本书
史蒂芬·平克对当前世界进行了全景式的评述,让读者了解人类状况的真相,人类面临怎样的挑战,以及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他呼吁我们避开惊悚的头条新闻和灰暗的末日预言,相反,用数据说话,平克论证人类的寿命、健康、食物、和平、知识、幸福等都呈向上趋势,这种趋势不仅限于西方,而是遍及全世界。这是启蒙运动的礼物——理性、科学和人文主义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当下的启蒙》凭借智识深度和优雅文笔证明:我们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完美的世界,而寻找一个完美的世界也是危险的举动。但是,如果继续运用知识来促进人类的繁荣,即将取得的进步则是无限的。
核心内容
1. 这个世界是在变好还是变坏?
2. 为什么我们的感觉和世界的变化恰好相反?
3.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扭转这种认知偏差?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陈章鱼。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当下的启蒙》,副标题《为理性、科学、人文主义和进步辩护》。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史蒂芬·平克。史蒂芬·平克是世界顶尖的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任教。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普作家和思想家,曾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尖思想家。可以说,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这本《当下的启蒙》是平克最新的著作,也是话题最宏大的一本。这本书一上市,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曾经登上《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卫报》的好书推荐榜,很多名人也纷纷推荐,比如《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还有比尔·盖茨,都给了这本书很高的评价。
为什么这本书会得到这么高的礼遇呢?因为这本书可以说是史蒂芬·平克 40 年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得到「每天听本书」已经解读过史蒂芬·平克的多本著作,如果你把他的书连在一起听,你就会发现,史蒂芬·平克的学术研究,其实有一条主线在牵引:在《心智探奇》这本书中,平克研究的是人的心智从何而来;在《白板》这本书中,平克研究的是人的道德观从何而来;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这本书中,平克用坚实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暴力行为正在逐渐减少。
到了这本《当下的启蒙》,平克将之前关注的这些问题,汇集成一个更宏大的主题,也可以说是一个终极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这个主题看起来庞大,但是了解平克的学术生涯之后,你就会发现,平克谈这个主题是有发言权的,因为他在过去40年中,一直在研究人类的心智和道德如何演变,以及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变化。当然,平克的答案未必是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但是至少,我们应该知道他的答案。
这本书的主题十分宏大,史蒂芬·平克用 23 个话题,全面阐述了他对当今世界和人类的看法。如果你有时间,我强烈建议你去读一读原书。
接下来我会用三个问题,为你介绍史蒂芬·平克在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这个世界是在变好还是变坏?
史蒂芬·平克的答案是,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我猜你听完了也许会感觉有点不对劲儿,我们每天在新闻里看到那么多让人不开心的消息,这个世界正在经历着各种考验,平克凭什么就能斩钉截铁地说,这个世界就在变得越来越好呢?
任何人用自己的感受,都没法客观回答这个问题。只有客观事实,才是客观的尺子。
在这本书中,平克引用了大量数据,从16个方面,详细地剖析了这个世界的进步趋势。他的数据十分翔实,光是这本书最后列出的数据来源及参考文献,就超过了100页。
我为你选择3个最重要的维度:健康、财富和知识。我们用这3个维度,来评判一下这个世界的现状。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维度:健康。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现在全人类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岁吗?50岁?60岁?答案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是71.4岁。
而在200年前,全人类的平均寿命是29岁。100年前,欧洲人和美洲人的平均寿命超过了40岁,这把全世界的平均寿命拉高到了35岁。之后的100年欧洲人、美洲人和亚洲人的平均寿命直线上升,只有非洲人因为艾滋病的流行,平均寿命在上升之后有过下降。而到了2000年之后,非洲人的平均寿命又开始上升。
人类的平均寿命上升,不止是因为今天的人类活得更长,同时也因为新生儿的死亡率大幅下降。在19世纪,即使是当时最富有的欧洲国家,仍然有25%到30%的儿童在5岁之前就夭折了。今天,即使是医疗条件最差的国家,这个数字也已经被控制在10%以下,而在发达国家,儿童死亡率被降到了百分之零点几。
你可能会问,人类确实活得更长了,那普通人能不能享受到更幸福的生活呢?我们来看第二个维度,财富。
经济学家统计过全世界的生产总值,如果从公元元年算起,大概要过1500年之后,人类的收入才翻了一番,到1820年,人类的收入才增加到3倍,但是之后将近200年的时间里,人类的收入增长到100倍以上。
在19世纪初,全世界的人均收入相当于今天非洲最贫穷的国家,按今天的标准,当时世界上有将近95%的人都是「极度贫困」。而今天,世界上极度贫困的人口比例已经降到了10%以下。
在最近20年,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将近14万人脱离极度贫困。2015年,联合国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在2030年之前,让世界上所有人都脱离极度贫困。如果按照目前脱离极度贫困的速度,这个目标在2030年之前肯定是可以完成的。
人类的寿命更长了,财富更多了,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在变好吗?我们来看第三个维度,知识。
200年前,这个世界上有80%的人都没有上过学,而今天,这个数字反了过来,世界上超过80%的人都至少接受过基础教育。按照目前的形势预测,到了21世纪末,接受过基础教育的比例将接近100%。
不仅接受教育的人更多了,而且也更平等了,在50年前,全世界女性的识字率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二,到了今天,女性的识字率已经和男性相同了。
史蒂芬·平克是一位认知科学家,所以他还指出了有趣的一点,接受教育的人类越多,全人类的平均智商就越高。在最近100年,人类的平均智商以每年0.3的速度在增长。换句话说,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普通人,如果穿越回100年前,他的智商也可以轻松超越那个时代98%以上的人。
这个现象最能体现世界的进步,因为智商的增长需要多种条件共同作用,包括更好的营养条件、更少的疾病、更多的财富、更高的教育水平等等。全人类平均智商这一个指标,就能反映出这个世界的进步。
其实,除了健康、财富和知识,还有第四个重要的维度,那就是安全。这个维度,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这本书里已经详细地阐述过,推荐你去听一下每天听本书的解读版。在这本书中,史蒂芬·平克用数据证明,人类历史上,暴力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哪怕是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的20世纪,如果放到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去观察,这个趋势依然没有变化。
你看,从客观数据上看,人类变得更健康,更富有,更有知识,也更安全,这个世界确实在变得越来越好。
既然如此,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从数据上看,这个世界确实在变好,那为什么我们的感觉却恰好相反呢?
这种悲观的感觉,很多人都有。
比如我在第一部分问你的那个问题,目前全人类的平均寿命是多少?这个题目出自每天听本书解读的另一本好书《事实》,这本书同样是用数据论述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更好。
《事实》的作者汉斯·罗斯林,就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测试,在他的国家瑞典,随机邀请一些人估计全人类的平均寿命,从50岁、60岁和70岁中选择一个答案,结果发现,只有不到25%的瑞典人选了70岁。
汉斯·罗斯林开玩笑说,即便他把问题的选项写在香蕉上,让动物园里的黑猩猩选出正确的答案,它们都会比受访者做得更好。因为黑猩猩是随机地三选一,准确率能有33%,总比25%要高。
你要知道,瑞典是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目前的人均寿命超过了80岁,即使如此,瑞典人对世界的看法依然不太乐观。而且,汉斯·罗斯林测试的人里边,还包括许多研究世界健康问题的学生和教授,与其说他们是愚昧无知,还不如说是过于悲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观呢?史蒂芬·平克认知心理学家的身份就发挥了作用。既然客观数据证明,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出了问题。
平克在这本书中总结了三个主要原因,这三个主要原因都与人类的心理机制有关:可得性偏差、忘恩之罪和乐观的豁裂。
我来为你解释一下这三个心理机制。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可得性偏差。这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什么意思呢?就是人们在判断一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时,并不会参考客观数据,而是根据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信息来下判断。
举个例子,如果我问你,坐飞机和坐汽车哪个更有风险?你一定回答的是飞机。因为飞机失事总是会成为头条新闻。但是实际上,根据统计数据,坐汽车反而更有风险。
同样,在美国,平均每年有4000人因为哮喘而离世,只有50人被龙卷风夺走生命,但是美国人反而会觉得龙卷风是更常见的死亡原因。
可得性偏差是人类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机制,是用来自我保护的。每一次听到一个坏消息,我们都会下意识地收集起来。再做判断时,按照听到的坏消息的多少来做参考。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生活在相对闭塞的村落中,这样的机制确实能保护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原始人,最近你听说部落里边有好几个人在东边的树林附近遇见了老虎,那你下一次打猎时肯定会躲开东边的树林,这是最安全的。
可是在今天,可得性偏差更容易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因为很多媒体在意识地利用可得性偏差,通过传播坏消息来争夺人们的注意力,提高点击率。有美国的媒体学者做过调查,他们将一些新闻素材拿给编辑,看他们从中选取了哪些素材,以及如何表现这些素材。观察发现,在面对相同的一组事件时,美国的新闻工作者更热衷于报道负面事件。所以想要抢占点击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列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所有坏事,然后得出一个耸人听闻的结论:现代文明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有句俗话叫「报喜不报忧」,而对于媒体来说,更好用的办法是「多报忧少报喜」,当媒体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可得性偏差之后,我们就更容易觉得,这个世界危机四伏。
平克作为一位语言学家,还指出了一点,也能体现出人类对负面消息更敏感,在英语中,有关负面情绪的词汇要比正面情绪的词汇多得多。
第二个心理机制叫做「忘恩之罪」。这个词来源于但丁的《神曲》,《神曲》中描绘了九层地狱,其中第九层地狱的名字,就叫「忘恩之罪」。讽刺的是那些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
平克在这本书中借用这个词,就是想说明,人们如果遇到问题和矛盾,就会抱怨连天。但只要一切顺利,很少有人会主动去想,在歌舞升平的背后,有多少人做出过贡献。人们其实很容易忘掉世界的进步,把眼前的一切当作理所当然。
史蒂芬·平克在这本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天花疫苗,也就是我们说的牛痘。仅仅在20世纪,天花就至少造成了3亿人的死亡,利用牛痘制成的天花疫苗彻底改变了这个现状,在20世纪80年代,人类已经彻底消灭了天花病毒,除了一些病毒实验室留下的样本,天花病毒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
这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可是提到爱德华·詹纳这个名字,也许不会有多少人有印象。这位爱德华·詹纳,就是第一位利用牛痘预防天花的医生。
在这本书中,史蒂芬·平克还列出了其他几位拯救生命的科学英雄,像是发明自来水氯气消毒法的埃布尔·沃尔曼,他的发明至少拯救了1亿7000万人,发明麻疹疫苗的约翰·恩德斯,他的发明至少拯救了1亿2000万人,发明白喉疫苗和破伤风疫苗的加斯顿·拉蒙,他的发明至少拯救了6000万人。
可是这些名字,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陌生。
那平克是不是在控诉人类,说我们都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呢?并不是。虽然但丁将人类的遗忘称为「忘恩之罪」,但是平克认为,忘恩之罪和可得性偏差一样,也是大脑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本能。
人的心理感受有一个平均值,不管你的幸福标准是高还是低,最终都会回归到这个平均值。曾经有人跟踪调查了中了彩票头等奖的人,以及不幸遭遇车祸被截肢的人,结果发现,在多年之后,他们的心理状态都回到了那个平均值,中了彩票的未必总是开心,截肢的人也未必总是不幸福。
所以,从心理角度来说,人们很难对这个世界的馈赠一直保持着感激,而是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习以为常。俗话说叫「好了伤疤忘了疼」,而忘恩之罪,是类似的情况,应该说叫「好了伤疤,忘了大夫」。
第三种心理机制叫「乐观的豁裂」,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评判自己和世界时,往往用的是双重标准。评判自己时,人们倾向于比较乐观,如果是把问题从个人拓展到社会,人们就更倾向于悲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双重标准呢?平克给出了一种猜测,就是当我们提到世界的发展史时,我们总是习惯用大战来作为标尺划分时间,比如「一战之后」、「二战之前」、「911事件以来」等等。但是这种划分时间的方法,会给我们一种心理暗示,每次我们在回顾人类历史的时候,第一个跳进脑海的,总是战争、灾难或者死亡。当转过头来面向未来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下意识地想,历史总是不断重演的,像这样的天灾人祸,说不定迟早还会再发生。
想到这些,人们怎么可能乐观得起来?
在这本书中,平克还指出了一种现象:知识分子往往会有一种倾向,他们为了保持严肃的形象,而刻意选择悲观主义。似乎一旦乐观,他们就不再忧国忧民。只有不断指出这个世界面临的问题,才算是负责任的知识分子。这种为了严肃而严肃的态度,被平克称为「进步恐惧症」。
「可得性偏差」、「忘恩之罪」、「乐观的豁裂」,这三种心理机制共同作用,让我们每天看到更多的负面新闻,回顾历史时也更容易想到战争和伤痛,忘记人类取得的成就。这样,我们确实容易被误导,忽略客观数据,反而相信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糟。
这么看,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这就引出了第三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扭转这种认知偏差?
最重要的一点,是思考问题的本质。人类、世界、历史,看起来是一个无比复杂的模型,但是在这本书中,史蒂芬·平克做了一个精彩的推演,把世界最关键的核心拿了出来。
让我们跟着他开一个脑洞,我们现在从人类社会的复杂中抽离出来,站在地球的角度,当分辨率变低之后,无数信息都可以被忽略掉。
平克告诉我们,当我站在这样的宏观视角重新审视人类的时候,我们其实只需要3个基本概念,就能理解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理解人类状况的第一个基本概念是熵,它是衡量有序程度的物理学概念。其实你不需要了解其中复杂的物理学,只需要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已经证明,整个宇宙都在向着越来越无序的方向发展。如果人类不向前发展,我们的世界只会像沙滩上的城堡一样,总有一天会土崩瓦解。
第二个基本概念是进化。生物体必须从环境中汲取能量,可是能量是有限的,于是不同生物之间,会为了夺取能量产生军备竞赛,生物的进化是随机的,但输掉这场比赛的生物,就一定没法活下来。
熵和进化,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描述出人类的艰难困境。向地球以外看,宇宙不仅不关心我们的需求,而且,它似乎还会加以阻挠。人类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向地球以内看,进化决定了生物之间的敌意无处不在。自然选择本身就是基因之间的相互竞争,以便使自己在下一代得以延续。人类曾经强邻环伺,危机四伏。
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冷酷的世界。
好在,人类有人类的武器。这就是第三个基本概念,信息。信息的本质,就是熵的减少,能将有序的结构化系统与大量随机、无用的系统区分开。
人类最重要的进步,就是我们认知体系中,进化出了抽象思维的能力,心智可以将事物、地点、方向、人物、行为、方式和目的等基本概念组合成命题,由此创造出不计其数的想法。而且,人类不仅能生成命题,还能生成关于命题的命题,我们不仅思考具体的技术问题,比如怎么种麦子收成才会更好,我们还会思考具体技术背后的原理,甚至我们会专门去讨论,什么样思考方式更有效。这就是关于命题的命题。
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你会感觉理所应当,但是如果和地球上其他的生物一对比,你才会发现人类是如此不同。你很难想象一只霸王龙在思考,更难想象一只霸王龙正在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样思考方式才是更有效的思考方式。
只有人类有这样强大的思考能力,这让我们在获取信息的路上,一马当先。
所以,史蒂芬·平克带领我们站在如此宏观的角度思考人类的历史,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人类最大的进步,就是学会用信息反抗熵的侵袭和进化的压力。
到这里,解法已经变得十分明确:当你的一切判断都来自理性思考,当你的一切思考都基于客观事实,你就在最大限度地用信息作为武器。
当我们从地球的角度回归到具体的人,你会发现,这也是我们对抗悲观主义的良药。
平克在书中记录了一个细节:他到一所大学去演讲,主题是脑科学,他正在解释说,科学家普遍认为,精神生活是由大脑的活动方式建构而成的。听众席上一位女生举手提问说:「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平克发现这位学生的语气十分真诚,她并不是抑郁或者有自杀倾向,也不是阴阳怪气在冷嘲热讽。她是真心想要了解:当科学的发展将灵魂不朽的宗教信仰破除之后,自己该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的?
翻译过来的话,这个女生的问题应该是,当人类不信仰神之后,我们应该信仰什么?
平克的答案是,信仰理性。
当一个人坚持理性思考,他就可以发展自己的潜能,通过学习和讨论来完善自己的推理能力,他可以通过科学来解释世界,可以通过艺术和人文学科来洞察人类状况。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同理心,使得他能尊重别人、爱别人、帮助别人。
我们天生的同理心会让我们对他人的处境感到同情,而理性能让我们运用聪明才智去改善自己和别人的状况。这是我们值得去努力的方向。
所以,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理性是人类对抗这个艰难世界的最大武器。站在个人的角度,理性也值得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信仰。
到这里,这本《当下的启蒙》其中精华的部分,我就为你解读完了。
总结一下,从客观数据上看,人类变得更健康,更富有,更有知识,更安全,这个世界确实在变得越来越好。
「可得性偏差」、「忘恩之罪」、「乐观的豁裂」,这三种心理机制共同作用,让我们每天看到更多的负面新闻,回顾历史时也更容易想起战争和伤痛,忘记人类取得的成就。这样,我们确实容易被误导,忽略客观数据,反而相信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糟。
怎样扭转这种认知偏差呢?平克给出的解药是理性,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理性是人类对抗这个艰难世界的最大武器。站在个人的角度,理性也值得成为每个人的信仰。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自己的感受。
读完这本书我会发现,平克对这个世界的描述让我收获了很多新的知识,但是到了解法的层面,似乎他也没有提出什么惊人而且独到的见解。
平克自己也承认,他所提出来的解决方案,其实在17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里,已经让那时的思想家们说得差不多了。他之所以将这本书命名为《当下的启蒙》,就是想说,在21世纪,我们继承启蒙运动的思想和精神,重申理性的重要性。
但是,没有新的解法,只是重申,这并不代表平克的观点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总有一种误解,就是新的才是好的,旧的已经过时。知识也许如此,因为在不断更新迭代,可是观念和解法未必如此。如果人类每一次面对的危机和挑战有共通的地方,那么解法必然也很相似。
这就像是解数学题,相同的题目必然解出同样的答案,如果一味求新求变,非要一个不同的答案,那就会得出错误的答案。
摒弃新旧之分,直指问题核心,找到有效的答案,这同样是一种了不起的理性思考。
撰稿、转述:陈章鱼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