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钟馗与馗风塔的夙愿

钟馗与馗风塔的夙缘

文/杏坛使者

    唐朝初年,在彭城南垓下古战场有一老镇叫灵璧,古运河穿城而东接泗水,隋堤汴柳摇金。其西北诸峰如仙人拱抱,似游龙涎水,更像凤凰蹲俯,择地而栖。凤凰山尾向北连一孤峰叫花山,此山高百米,峥嵘俊秀,茂林修竹,磬石象形,音质清越。山顶有亭,名曰花亭,又曰花轩。

     金秋的一天,晨光熹微,瑞霭弥漫,鸟语花香。一位老汉手捧香烛,安放完毕,焚香面南而祝:观音显灵,赐我子息,当以殒身相报。不久,一个娃娃在花山北钟家庄诞生了。说来也怪,这娃一出娘胎,哭声如牛,脸如青枣,头如斗,国字脸。扫帚眉,鸭蛋眼,秤砣鼻,下端宽,血盆口,獠牙尖。吓得亲友以为妖怪,差一点被溺死,多亏一位江湖游士。

      这位游士自称是瓦岗寨的谋士,花山西麓朱家庄人,不愿随唐太宗做官,愿回归故里,为乡邻解难。他端视婴儿:“丑为贵格,昔黄帝龙颜,颛顼戴干,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皋陶马口,孔子反羽。此儿当为判官,我愿育之。”随后,钟顺按朱隐士指点,把儿子送入乡学,延师指导,老师取《天问》:“雄虺九首”,而“馗”九首,名馗,喻其得帝力而强大,配字为仲傀,又当地取名多入地名,因南有花山,又字正南。朱隐士也陆续授他子曰诗云奇门遁甲长拳短械,钟馗文武兼修。


      弱冠之年,钟馗渐长魁梧,声如洪钟,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不惧邪祟,待人正直,刚正不阿,肝胆相照

     隋唐科举使寒门子弟脱俗入仕,钟馗勤勉,经纶满腹,院、乡、会试,连中三元。钟馗依俗登花亭焚香祝告:先贤荐我,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我必重修此亭……

     唐武德年间(618——626),赴京城应试,却因相貌丑陋而落选。回到故里,郁郁寡欢,无颜见江东父老。这时他的妹妹钟婵娟(因长子丑而父亲钟顺给起个漂亮名字)也长得亭亭玉立。而钟馗的好友杜平还是给他物质和精神支持,平时在农忙季节也给钟家帮忙,对婵娟也关爱有加。钟馗想:不能让乡亲失望,我要体面地把妹妹嫁出去。

     暮霭沉沉,红叶飘飘,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夕阳下的花山像一座宝塔。他相信学识,相信神灵,他要重装上阵,进京赶考。朱隐士已羽化登仙,父母已老,全靠自己了。钟馗再次登上花山,极目环望,心潮澎湃:南极荆山(怀远县),卞和哭玉而得遇楚王;东临霸离(铺),霸王别姬而壮怀激烈;北睹彭城,楚汉相争而铸就鬼雄;西眺符离,闵子孝悌而父和子聚。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钟馗风尘仆仆来到长安,见京城楼台殿阁,一派繁华,自是十分高兴,便在街上游逛起来。他见前面有个测字卦摊,就上前施礼:“先生,我是赶考的举子,你给我测测前程,指点迷津。”说着写了一个“馗”字。测字先生仔细看了看”馗”字,沉思片刻,慢条斯理地说:”相公此次科考文章定然独占鳌头。但你时运不济,凶多吉少啊。”测字先生犹豫片刻说,“‘馗’字拆开是‘九’和‘首’,现在时序九月,得天时,你来应试必然名列榜首。但是这个‘首’字被抛在一边,不得人和,恐怕旬日内要大祸临头,望相公谨慎才是。”钟馗听了心想:蒙人的鬼话,我不信邪!付了银子扬长而去。

    几天后钟馗进了考场。钟馗看了考题是《瀛洲侍宴》应制五首、《鹦鹉赋》一篇,这正合他的意,提笔一挥而就,早早交卷。当日主考官乃是吏部侍郎韩愈,副主考是大学士陆贽。两人看了钟馗的卷子,不由眼前一亮,异口同声地说道:”奇才!奇才!这文章字字珠玑句句锦绣,堪继杜子美李太白文风!”于是将钟馗点为魁首。听候德宗金殿传胪。


    德宗皇帝听韩愈禀奏说新科状元钟馗才华出众,便在
金鸾殿上召见钟馗。


    德宗一看钟馗相貌丑陋,顿时心中不悦道:”我朝取士全在身言书,判此等丑陋之人如何点为金科状元?”韩愈连忙跪奏道:”人之优劣全不在貌。圣主岂不闻晏婴三尺而为齐相,周昌口吃而能辅汉,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万望陛下三思。”德宗皇帝沉吟片刻说:”韩爱卿之言虽说有理,但我朝太宗帝时曾有十八学士登瀛州之美谈,此人为状元恐四海之内笑朕不识人才也。”

    宰相卢杞为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听了皇上的话忙跪奏道:”金科状元须内外兼修。今登科考生三百人众岂少其人?何不另选一个,而烦圣心踌躇也。”钟馗一看此人如此糊涂,不由怒发冲冠指着卢杞大骂道:”如此昏官在朝,岂不误国?”说罢挥拳向卢杞打去。德宗见状大怒道:“大胆举子!竟敢大闹金殿,速速拿下!”钟馗盛怒之下顺手拔出御殿将军腰间的宝剑,高声叹道:”失意猫儿难学虎,败翎鹦鹉不如鸡。”说罢夺过侍御将军剑,自刎撞柱而死,血溅盈殿,如蝙蝠乱飞。

    德宗悔悟,流放卢杞,表彰主考官,下旨把钟馗依状元职分回故里灵璧厚葬。


    钟馗回到灵璧,父老为之皆悲,哭声载道,妹妹哭的死去活来,还是杜平帮助妹妹安葬钟馗,葬于花山北土山上。那时灵璧唐初归谷阳县,隶徐州属彭城。据老人口传,清朝还有祭钟馗陵仪式,有人还见过花亭上树的纪念钟馗的碑,落款就是谷阳府君。花山亭旁建一7层小塔,因为隋唐人尚佛老,死后建塔已盛行,况且又是钟馗族人所建。

    话说钟馗蒙受的冤屈感动了神界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本来钟馗死后也和庶人一样,要去阴曹地府列入各层地狱,经受煎熬,被阎王爷管辖。但玉皇大帝听说了钟馗的冤情,非常同情,于是大发慈悲,速派使者通报下界,一路放行不得刁难。玉帝似乎对钟馗刚烈不屈的性格非常赞赏,还有意委以重任。在黄泉路上,钟馗接到一纸聘书,被玉帝任命为阴阳两界的判官。最早,只有灵璧的钟馗画称作“灵判子(盼子)”。

    据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其卷首有唐人题记曰:唐明皇开元讲武骊山,幸翠华还宫,上不怿,因痁作,将逾月,巫医弹伎不能致良。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牍鼻、屦一足,跣一足、悬一屦。搢一大筠纸扇,窃太真(杨贵妃)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双足,乃捉小者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上问大者曰:“而何人也?”奏曰:“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妖孽。”梦觉,痁苦顿瘳,而体益壮。乃诏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曰:“试为朕如梦写之。”吴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笔图讫以进,上瞠视之,抚几曰:“是卿与朕同梦耳,何肖若此哉!”皇上大悦,劳之百金。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兼静妖氛,乃告天下,悉令知委。”


     为什么吴道子画钟馗就怎么就惟妙惟肖呢?这还要从吴道子和安徽灵璧的姻缘说起。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据灵璧各门派钟馗画传人代代相传:吴道子把灵璧当做第二故乡。禹州唐时属河南许昌,在徐州府正西,少时吴道子随吴家逃难来灵璧钟家庄度过他美好的少年时代,年长入仕,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滋阳属山东省兖州,在徐州府正北,吴道子对灵璧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现灵璧钟氏族人说吴钟两家有姻亲,据说他的妻子就是钟家庄人。

     钟馗魂归故里后,钟馗受玉帝命已作为判官到处捉鬼。有一年垓下闹鬼,县官无奈找钟馗,钟馗说:“你把我的像画在符上,上压“灵璧县印”贴在花亭塔墙,鬼必去。”后果然。而当时唐明皇好佛老之术,唐高祖托梦玄宗斩鬼既是为钟馗鸣冤,也是昭告天下,反乱必究。唐明皇封钟馗“赐福镇宅圣君”,诏告天下,遍悬《钟馗赐福镇宅图》护福祛邪魅以佑平安。

    所以北宋鉴赏家郭若虚详尽描述他所见吴道子的钟馗像真迹并在《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中写道:“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中赞道:“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失吴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


    灵璧花山西麓就是我舅公家,我儿时长登此山,顶有庙残留垣墙,峰突兀而平坦。三舅公朱玉聪今寿龄八十有九,耳聪目明,他曾经告我说:“民国时期还逢节必祀, 特别是端午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为请钟馗、跳钟馗、闹钟馗、吃粽子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系百索子、做香角子等活动。万民同庆,热闹非凡。可惜庙和亭子毁于战火。围绕花山有朱氏、吕氏、张氏等祖坟,可能是托福钟馗护佑子孙吧!北花山花山庙、南凤凰山庙和东散楚山庙为灵璧三大山神庙。民谣‘求子就添凤山香,乞谷就摸散楚墙,祈雨就登隋堤上,祛邪就请钟馗像’”

    今天我仰视馗风塔巍峨雄姿,眼前玉带河飘然起伏,三生桥如钟馗缙绅,天罡门力撑青天,盘螭道如展读的奏折;听钟鼓楼仿佛传来正义的轰鸣;感受孝母轩慈母那三春晖的嘱咐,嫁妹阁那手足情的别离,送子亭那萋萋满别情的伤感……

    睁开我迷离的双眼,我分明看到钟馗屹立山顶,衣带飘飘,怒目圆睁,口嚼厉鬼,一手握宝剑,一手指前方……脚下惠风和畅,河清海晏,一片空明。

2016.7.10

(本文作者原名吕允峰,系灵璧中学优秀教师)







【灵璧故事】钟馗与吴道子(三)

【灵璧视点】安徽卫视记者带我们走近“灵璧足浴女死亡”真相

【灵璧故事】钟馗出生

【灵璧悬赏】跪求5.16日晚灵璧向阳车祸的现场目击者及知情人

【灵璧故事】史话灵璧游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