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下粉丝

乡村记忆——下粉条   

 文/游传化    



说起粉条,大家心里自然会升起一泓亲切的感觉,平时餐桌上的豆芽粉条,白菜粉条,特别是冬天半截庄都能闻到扑鼻香味的萝卜猪肉烩粉条,无不让人回味悠长,这种人间美味的记忆真可谓妙不可言。可粉条的传统做法,知道的人估计越来越少了。

    带着好奇,近日我走访了我们当地粉条制作行家、现年六十六岁的李邦厂师傅。

    李师傅快人快语,见面寒暄几句就进入正题。李师傅说,三十年前我们庄上家家都会做粉条,而且四方集上都知道我们这里的粉条好吃。为何好吃?因为我们这里是山地,土质好,种出的白芋(红薯)个大粉多水份少,另外我们这里有优质的山泉水源,做出的粉条颜色清白,耐煮筋道。

    说起做粉条的工艺,李师傅把我带到了当年做粉条的作坊里。他说,我们这里习惯把做粉条叫“下粉条”或者“下细粉”。现在已经没有人从事这个行业了,为啥做粉条的人越来越少了,原因在于传统粉条制作工艺太复杂,需用人多,而且劳动强度大。边参观,李师傅边介绍做粉条的工艺。做粉条大致要经过磨粉、打糊、漏粉、拿帘、晾晒等工序。

     磨粉,也叫“打粉”。“打粉”前要选料,选择新鲜的白芋(红薯我们这里叫作“白芋”)洗净(不然会有泥沙吃着硌牙),挑去有伤疤坏损部分(防止破坏粉条的口感),再用刀削去白芋两端须尾,然后放到粉碎机里打碎磨粉。倘若没有粉碎机,就要人工一个个把白芋用铁锉锼磨出来(锉,也叫锼子。实际上是一张长宽约40x30公分的白铁皮,铁皮上用钢钉约相距3公分左右横竖成行打上小洞,洞的背面出现近乎圆型的一个个铁剌,这样一个个圆型的铁刺排列起来就成了一个山芋锉子。将锉子刺面朝上放在大盆中,将挑捡洗净的山芋在锉子的刺面上反复磨擦)。当然这是项很费时费力的工序。接下来把磨碎了的碎料装在一块一米见方的粗纱布里,纱布四角分别国定在一个木架上,两人对面不停地一边加水一边摇晃,粉水直接沥在纱布兜下面的大盆里,直至最大限度地把碎粉过的白芋淀粉提炼出来,最后只剩下渣料为止。就这样水粉混合在大盆里沉淀一夜,第二天把大盆上面的清水倒掉,下面的沉淀的白芋粉就会结成块状。这时要把湿粉一块块取出来,放在细纱布里吊在架子上自然晾干定型。晾干定型后的淀粉需敲击成小块放在晒场上进行晾晒。待粉块充分晾干后就可以碾成细粉放入袋中保存,等到冬天农闲时节下粉条。

    说起下粉条,李师傅强调那可不是几个人的活!过去下粉条都是几家合伙干,至少要十二三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首先要请一位有丰富经验的“老把式”“打糊”。打糊是做粉条的核心技术,要把握好温度、稀稠和搅拌的均匀程度。然后把糊和粉揉成面团,由两个青壮年劳力分成一组,起码要分四至五组,也就是说要八至十个人,像活面一样揣揉面团。揣揉面团是个体力活,要在盆里反复揣揉好多次。揣揉的次数越多,做出来的粉条就越筋道韧性。

    接下来就要漏粉了。先烧开一大锅开水,锅底下不能断火,始终保持开锅的状态。“粉把式”手执漏瓢(漏瓢是用铁皮做成的,后有木把,瓢底凿有小孔,有九孔和十二孔之分),等着旁边一人取出一团粉团放在漏瓢里。“粉把式”一只手持瓢把,另一只手不停地拍打持有瓢把的手腕,一颤一抖、一颤一抖……粉团随着手腕的震动便从漏瓢的小孔里漏出来。掌漏瓢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拍打必须速度均匀且用力均衡,不然粉条就会有疙瘩(俗称“老粉牛”)或者粗细不匀;瓢底位置的高低决定了粉条的粗细,若控制不住也会造成粉条粗细不匀。

    漏下来的粉条直接掉入下面的大锅里,在大锅沸水里煮熟后,很快自然浮出水面,看锅的“把式”会拿着一根短竹棍儿把熟粉条从锅里挑出来,迅速放进旁边盛满凉水的另一大锅内进行过凉冷却。凉锅旁的其他人员则要把捞出来的凉粉条,估摸着数量,我们这里按九至十斤一把把粉条截断,拿成一帘(俗称“拿帘”)。把拿好的“粉帘”放在一根二尺多长的竹棍儿挑起粉条,交给最后一位“把式”,在第二个凉水锅里进行最后的洗涮。经过涮洗的粉条连竹棍一起放在架子上沥干水份,待彻底冷却后,就可以进行室外冷冻了。

    冷却粉条一定要挂在屋外,而且天气越冷越好,等待夜里结冰。一夜下来,基本上就冻成了“冰帘”。据说经过冷冻做出来的粉条既筋道又耐煮。接着用木棍、棒槌之类的敲打这些“冰帘”,把冰霜震下来,俗称“开帘”。最后把开帘后的粉条运到村头庄外,挂在通风、朝阳的树行进行晾晒。倘若天气晴好,晒一个太阳就可以打捆收帘了。这样就可以拉到集市上出售了。

    李师傅回忆起当年,一脸自豪地说,那时候村里的道旁河边、田间地头的树上,到处都挂满一排排冒着热气的白芋粉条,白芋粉条在阳光下泛着晶莹剔透的光芒,真是那时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李师傅感慨道,近些年来,由于传统粉条制作工艺复杂,费时费力,手工做粉条的人越来越少,导致白芋种植面积大量减少,白芋粉也逐步被玉米淀粉等所替代,更有甚者听说有些不法商贩用食用胶和化工原料做成粉条,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揭露不法商贩良知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传统工艺该如何传承下去这个话题了!          


(本文作者游传化(尤传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红杏诗社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谣)申报人、灵璧红杏诗书画院秘书长、灵璧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审核小组顾问、政协灵璧县第十届委员

(0)

相关推荐

  • 传统手工漏粉方式是怎么制作粉条的?

    使用漏瓢式粉条机加工粉条粉丝的用户都知道,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是漏粉,漏粉是把和好的面团装入漏瓢,之后以粉条状漏入煮粉锅,漏粉的方式可以分为手工漏粉和机械漏粉,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手工漏粉. 手工漏粉的 ...

  • 文化风情 | 细说保定老行当——粉坊

    有句话叫"高手在民间",往往是人们享受着他们创造的成果,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这些不见于经史子集的人们,用他们的巧手给后人开拓了广阔的生活空间,自己却飘然而去,留给人们的只有千百年来 ...

  • 山西男子日漏千斤粉条,因保原味受追捧,村民透露秘密:低于十元别买

    (视频:一天漏千斤红薯粉条,男子累到手肿仍不改传统技法,看看是啥样)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地面开始结冰,一年一度漏粉条的作坊陆续点火开张.目前,虽然有人利用冷库和机器制作粉条,但采用传统手工技法漏粉条的 ...

  • 九九炒一大盆粉条,再多也要吃光光,朋友说他猪投胎

    九九炒了一大盆粉条,和儿子一碗不够再来一碗,妈妈也爱吃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泥囤子

    泥囤子 文/出泥不染      泥囤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做的囤子,留作盛粮食用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东西.      做泥囤子,也是个技木活,不但泥要活的对劲,而且做出的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黑黑的猫猴帽

    黑黑的猫猴帽 文/胡桃夹子 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格外的寒冷. 冬天,上学的路上,我们都是顶着西北吹来的寒风,使劲的缩着脖子前行.因为刺骨的寒风总会随时顺着脖子,钻进我们的衣领里.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 ...

  • 【灵璧故事】乡村记忆——戽鱼

    戽鱼  文/朱现凤 我的老家住在老濉河岸边,所以我是在河边长大的.小时候最有趣的就是戽鱼了. 记得那时候,每到汛期过后,河道的小叉沟里,都会冲进一些小鱼小虾.起初,我们只是觉得好玩,在里面逮一些鱼虾,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看青

    禅堂湖记忆--看青 文/胡桃夹子 "看青"就是看护庄稼,要从庄稼初长,看到庄稼成熟. 从前生产队,都有"看青"的人.特别是玉米,黄豆,白芋,花生,棉花在将熟的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飘香的洋槐花

    飘香的洋槐花  文 / 邱德龙 清晨,漫步在家乡的船路沟堤岸上.突然间,清新的空气中缕缕浓郁的花香吸引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和表妹情不自尽的寻着花香找去.哇,一棵盛开着雪白花朵的洋槐树真真实实的就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喂牛

    乡村记忆――喂牛 文/程大康 由于社会进步,现在农村养牛的人家越来越少.当年现代化的农耕机械很少,拉庄稼.打场.耕地等大多都要依赖牛来完成,所以那时候牛就是农家的"顶梁柱",几乎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大腰裤子

     大腰裤子    文/晏金福(77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们灵璧农村人穿的全是大腰裤子.这种大腰裤子,裤身和裤腿不是黑色就是蓝色,绝少有别的颜色.布料开始是家织或买来的手工布,颜色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学编筐

    学编筐 文/同龄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随着兴修水利和农田林网化,为了护住沟渠河坡和路旁而栽植许多紫穗槐.紫穗槐条子可以用来编各种形状的筐,有圆形的比较浅的抬土筐,有圆形的比较深的粮食囤子(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不门子

    乡村记忆--不门子 文/出泥不染 提起"不门子",可能很多人还不知是啥,就是那种比正常门矮,与门一样宽的单扇门,是安装在门旁挡些鸡鸭狗的小门.我不知道为什么叫它"不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