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淘井
乡村记忆——淘井
文 / 晏金宝
水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乡村里的人们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取水之地。我从小在水井边长大,耳闻目睹了许多与水井有关的传说和故事,也亲身经历了与水井有关的一些大事,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应当首推“淘井"。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到少年时期帮助淘井人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我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淘井过程,至今记忆犹新。
井底下的污泥每年都要清理一下,如果不清理,则会直接影响水的质量。我们当地把清理水井称为淘井。淘井一般都是在每年的夏季进行。我想,之所以在夏季里淘井,可能是由于夏天温度高,天气炎热,适宜在井底下作业,即使衣衫单薄,也不会被寒气所伤,便于淘井人下井清理吧!当然,有的时候会出现例外,遇到大旱之年,人们也会淘井。这是我们民间的一个传统匀俗。据说特别灵验,每次淘完井后,时间不长,就会天降甘霖,每到这时,那些靠天吃饭的人们都跑到雨里欢呼雀跃,一个个喜形于色,相互庆祝!
在我的记忆里,淘井几乎都是在我的四大爷(晏东斌)的招呼和安排下进行的。听说,淘的这口井也是当初他组织开挖修建的。他虽然年事已高,却热衷于村里有关公益方面的事。如果打算明天淘井,他就在头一天晚饭前吆呼着:“明天淘井了,在家没有事的劳力(壮年男人),准备好绳子——水桶——扁担都到井沿集合。”
那时候的人们,心地善良、纯朴、觉悟也高。第二天早上,只要是家中没有特殊情况都不会缺席。他们都是自带工具,及早来到井沿。不大一会儿,井沿就聚集了十多个劳力。四大爷看人员够用的了,就开始分工:有负责提(打)水的、有负责换桶的、有负责挑水的等等。三四个人负责往上提水,他们站在井沿上,手脚麻利,左手攥紧井绳,右手把水桶直接丢下,水桶在刚贴近水面时戛然而止,然后左右摇摆几下绳子,突然手一抖,水桶则一个大翻身―——噗,桶满水溢,两手上下用力,操作娴熟,动作完美,这一连串的动作仅用十来秒钟。几支铁桶在井中上下穿梭,水、桶、井壁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中间夹杂着男人们铿锵有力的号子声,仿佛在演奏一曲和谐动听的劳动之歌。
换桶的人把空桶取下及时送给打水的人,并把装满水的桶,每两桶保持一扁担的距离。负责挑水的迅速挑起,飞奔到汪塘倒掉。他们配合的非常默契。还有稍来晚的人员,不断地轮流换班。打水讲究的就是速度要快,打上来水的速度要快于井底下泉涌的速度。
这时,总有几个顽皮孩子在忙中添乱,好奇心驱使着他们不时地到井口瞅一瞅。然后在大人的呵斥声中飞快地跑开,跑出十来步远后,就停了下来,又开始东张西望伺机再次跑到井沿前偷看。
人们大约忙碌了一个钟头左右,就差不多见到井底了,接下来,就是清理井底的污泥和垃圾。这才是是淘井的真正目的,是淘井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人员挑选上要求很严格,因为井底下的气温很低、氧气稀薄。长满青苔的井壁较滑,下井的人要赤脚踩着砌石的缝隙一步步下到井底。所以下井的人要俱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还要年轻力壮、稳重、胆量大。并在腰部拴上绳子,以防不测。
下到井底的人把污泥和垃圾装满桶,上面的人像提水一样提上来再处理掉。井底下,一些顽皮孩子扔下的石头、酒瓶、还有提水时不小心滑落的水桶等,都被打捞了上来。如果污泥较多,中途还要换人下去继续清理。这个时候,看到我们这些好奇的孩子围了过来,从井底换上来的大人便会笑着吹噓道:“我在井底下可以看到东海龙宫,龙王坐在大殿上、虾兵蟹将站立两旁、可威风了。”说地神乎其神,我们几个孩子懵懂无知,都信以为真,好羡慕下过井的“英雄”。心里暗想:等将来长大了,俺也要当一个淘井的好汉,也要看看“东海龙宫”到底是啥样的。
随着井底打捞清理完毕,汩汩的泉水不断涌出,宣告这次淘井成功结束!看着清澈的泉涌,大伙高兴地说,用这样的水做出来的饭菜,不放佐料都香,说完,哈哈大笑。
每到这时,住在附近的几户人家纷纷地把洗干净的瓜果、桃子等拿来犒劳“英雄”。都是乡里乡亲,无需客套,大伙接过瓜果、桃子,一边吃,一边说着、笑着收拾好自己的工具,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回到了自己的家。
如今,水井早已被压井或自来水代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所以也就不会再有淘井的故事发生了。若是把淘井的事儿说给现在的孩子们听,他们也是似信非信,就像在听一个遥远的故事。
淘井人矫健的身姿,下井人的超常的胆略,还有那纯朴的民风、憨厚的亲邻。这一幕幕场景虽然就像发生在昨天,却早已离我远去,只能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了。变成了我生命中的一段难忘经历。
低调做人,原名晏金宝,字居正,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喜欢在文字中寻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