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鹄 | 患?患!患——
患?患!患——
05
胡小鹄
微信号:birdhugo
果然,衡中又火了,又刷屏了。
印象中,上一次搞大新闻,还是过年时某个高三文科实验班从春晚节目中总结政治知识点。吃瓜群众们一边看着热闹,一边感慨“学霸过年还想着学习”。当时我给朋友开玩笑道:“奇怪了,这个高三文实竟然有这么多人有时间看春晚?看来还是作业不够多啊······”
这一次,是衡中又要开分校了。在哪儿呢?在浙江。
消息传出后,一时间满城风雨,微博评论区支持方和反对方两军对垒,唇枪舌剑,争论不休;各路专家官员侃侃而谈,有公开表态语惊四座的教育厅处长,有“巧舌如簧”、“舌灿莲花”的教育学者——当然了,还有像胡子宏同志这样的,拥护衡中模式“XX 年不动摇”的热心家长。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给我半天时间,我就可以凑出一篇有“鲜明的胡子宏文风”和“明确的胡子宏观点”的文章,一般人绝对看不出来有人代笔。
所以,大家猜一猜,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反应又是什么?
是先为衡中辩护?再痛诉一下河北学子的悲哀?接着批判虚幻玄妙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素质教育?然后反驳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吃瓜群众?最后回忆一下那段岁月再矫情片刻,喊几句励志口号骗骗点赞量?
嘿嘿,都不是。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节分晓。
一、患?
我的第一反应是,估计又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分校,最后还得是“雷声大雨点小”。《吕氏春秋》有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水土异也。”如果以高升学率为评判中国高中的首要指标,那么衡中无疑是成功的,但成功并不代表人人可学成,其经验和模式带有明显的地方性特色,“可闻而不可得”,几乎无法移植复制。
第二反应是,衡中太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了,乃至有些急功近利了。强龙尚且不压地头蛇,“衡中分校进驻浙江”遭到浙江教育界的广泛批评,自然无可避免,也不必回避。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况且,在我看来,有些指责也确实无可厚非,所以不必动不动就自己觉得委屈和不公,正所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在我看来,真正的关键在于,衡中似乎有一点骄傲乃至浮躁了。具体而言,衡中为什么不更多地“束身自修”,集中精力打磨和衡水本地的两个校区,反而扩建这么多分校呢?张家口有,保定有,四川有,安徽有,连云南都有。我知道,有些分校是衡中“亲生的”,有的只是“抱养的”,有的最多算是“资助过的”。然而,我们的衡中本部(即北校区)和衡水一中(即南校区)这两个“亲生的大儿子”,相较于之前,是不是有所冷落了呢?这些学弟学妹们,才是衡中的基本盘,而不是 XX 分校/校区。再者,姑且不论这两年来,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亲耳听到衡中扩招后学弟学妹们对一些年轻老师的不满,对一些教学和管理环节的抱怨,对学校“贪大求全”的指责,我只是想冒昧地提出唯一一个问题:衡中引以为傲的“精神特区”模式的光环,褪色了吗?
重要的问题要问三遍:褪色了吗?褪色了吗?褪色了吗?
我个人的回答是:恐怕在某些科目、某些班级、某些环节、某些细节,某些教育工作者的身上,是有些褪色了的。即使拿衡中最拿得出手的升学率来看,如果排除掉在外省参加高考的人数,再算算我们的清北人数,算算清北率,似乎已经不在巅峰状态。
《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汉书》有言: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当我们似乎有这么一点沾沾自喜于往日的辉煌和高考大捷的光环中,是不是应该反躬自省,在高考改革和高中课改的新形势下,围绕我们必须巩固、充实、提高的基本盘,看看我们这些年做出了哪些新气象,开拓了哪些新格局呢?这应该是衡中人内部应该思考的主要课题。
《论语·里仁》篇中,孔子有言:“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必担心未来衡中在河北乃至全国教育格局中的位置,也不要盯着各种“中学排行榜”,而是先省察清楚,衡中从过去走到今天依靠的是什么,从今天走向未来又要如何继往开来,我们的中流砥柱是什么;也不要急于和别人辩解,我们衡中不是这样不是那样,而是先要守住基本盘,先让我们的学弟学妹和家长们衷心理解和支持学校的行为,再来稳步谋求对外的突破。
言尽于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否则,黄冈中学的昔日就是衡中的未来。
二、患!
孟子有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注意,这个词重点在“好”字。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同人在一起生活、工作或者学习,自然会各有所长,彼此都有其他人应该学习的地方。我曾经在饭桌上严肃地批判胡子宏同志的“好为人师”,比如只会给人家讲“刻苦学习”的态度,提到具体的学习方法就只剩下了“大量刷题”四个字,实在是有些不负责任。生活中,有的人看到自己与别人在某些领域的差距和不足,往往面子上挂不住,这其实没什么,毕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见贤思齐就是了。
可怕的是什么呢?是好为人师。为何会“好”?因为大嘴一张就可以带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告诉别人一些人生的经验”,自然要比通过漫长的自我奋斗实现人生价值容易太多了。当然了,也许有的人把“告诉别人一些人生的经验”作为自我奋斗的主要内容,比如诸多情感类微信公众号的写手们。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连微信号都没有。刚上大学的孩子总是充满了好奇,我也开始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有了刷微信的习惯。这两年多来,对于微信推送这个东西,勉强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自然也发现了一些套路。当时觉得,这些作者们文笔真好,你看人家谁谁谁都能“日更”——什么叫“日更”,就是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
等到我亲自动笔写,就觉得似乎不是那么回事了。此话怎讲呢?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一年来在“胡说”公众号上有我的四篇文章,分别是《孩子,你为什么要多读报纸》《孩子,你一定要学会提问》《把走神关进规矩的笼子里》《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读书时》。当时为什么会写连续写四篇呢?直接原因是个别人不想给我生活费了,我只好自谋出路了。
我是怎么个写法呢?先要选题,不能选太“虚”的话题,也不能选我不熟悉的话题,比如我就不可能写关于婚姻和爱情的文章;其次呢,要写一些真知灼见的文字,要有根据地讲故事,写一些被实践证明过了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内容;再次呢,要构思文章布局,比如文章如何开头,如何分段,如何结尾。我的目标是:不仅要好读,即语言生动活泼;还要有用,即有根据、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还要负责任,即文字准确、不空发议论——一言以蔽之:经得起时间、读者以及自己的检验。
这样的要求,带来的结果就是,没有周末了。在图书馆从早上一直坐到晚上,反复斟酌字词、提炼语句,有时连一个标点也要纠结许久。为了写出一些“干货”,还要仔细询问一些同学的经历和经验,在网上搜集大量的资料。总而言之,不算上打腹稿的时间,平均下来,一分钟只能写成二十个字。
我自诩准备已经尽心,但是有的人只是道听途说就敢大放厥词。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非得有一桶水不可。自己都没有搞明白,还想指点别人,那不是“诲人不倦”,而是“毁人不倦”。
《论语·学而》篇孔子有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每当有关于衡中的新闻,在其讨论区或评论区八成有以下内容:衡中的过道没有监狱式的铁栅栏;上面的图是衡水二中的,不是我们衡中的。果不其然,“衡中分校入驻浙江”这个新闻下面,仍然有评论道:“配图配错了,这是衡水二中的图。”
史学研究中有“孤证不立”的原则,即孤证不能作为确定的事实,只能在没有反证的情况下姑且留存,以待续证,若有有力的反证则必须抛弃孤证。如果官员们学者们只看到媒体的妖魔化报道,自然很难对衡中有正面印象。问题在于,当看到了衡中在高升学率以外的成绩,看到了衡中学生斗志背后的智慧,看到了衡中严格纪律背后的精细化管理,看到了衡中节奏紧促的实质是生活的充实,你能否稍微放低姿态,褪去那由所谓的“素质教育”皮囊下的优越感,稍微看一看亲历者的描述,听一听亲历者的感受,是不是更能接近衡中本来的面目呢?司法上,法官断案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审判原则。如果对衡中的认知仍然停留在“题海战术”“应试教育”“变态纪律”上,再拿不知道是哪国哪家哪派的教育理论生搬硬套,自然得不出经得起时间、实践和民众检验的结论。
知乎上有个问题(图片见下):为什么大多数高中宁愿学习衡中,而不愿学习理念更加先进的人大附中等呢?很巧的是,我对这一问题的评论得到了最高数量的点赞量:何不食肉糜?
素质教育不是牌坊,应试教育也不是妓院。更何况,当你趾高气扬地批评衡中种种不符合你心中那套“素质教育”理念时,你要首先记住,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优越的条件,衡中学生更不是你想象那种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如果不以“不知人”为“患”,待人接物自然会少了几分理解和包容,多了几分乖戾乃至嚣张,
这几天,衡中官方并没有对“衡中分校进驻浙江”这一新闻作出过多回应,正是因为“不患人之不己知”。既要以“不知人”为“患”,也要“不患人之不己知”,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论语》开篇即有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人的价值应该首先建立在自我觉悟及其生发的努力之上,做到问心无愧,然后再把他人的评价作为反馈,实现自我突破。孔子认为“君子病无能焉”,而不是担心这个加剧了竞争那个夺走了你的机会。
所以啊,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要以为自己是“思想上的巨人”了,其实你只是“行动上的矮子”。你看,孔子不都感慨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何不食肉糜?
三、患——
衡中并不生来就是衡中,它也有过低谷和迷茫。低到什么程度?低到衡水地区的倒数。于是乎,衡中努力了一大把,才有了今天的衡中。这些年,在高考成绩上,衡中稳居全省第一。于是乎,某些地方的中学——特别是“自以为生来就应该是本地最好的中学”——不乐意了,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哭着闹着埋怨世界的不公。我们应该明白,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都是大人了,还要靠哭才能吃饭,那和三岁小儿有何区别呢?
其实呢,是你自以为凭借“XX 一中”“XX 实验中学”的头号,已经凭借先前的积累建立起了先发优势,仿佛凭借历史的惯性就能继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说一不二——实际上,历史也可没说永远没有大拐弯。如果你不能时刻稳握方向盘,不能时刻省察路况车况,那不仅很可能会被弯道超车,还很可能翻车呢!
两千年前,孟子就尖锐地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至今振聋发聩——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患?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衡中不必担忧和反驳宵小鼠辈的狺狺狂吠,但是要“患所以立”,安不忘危,盛必虑衰,继续谦虚审慎地调整、巩固、充实自己的基本盘。
患!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在患“不知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已经流传了千年,又为何还要在对事实无知和偏见的基础上,抱着傲慢的态度趾高气扬地指手画脚呢?当务之急,衡中也要“患不知人”,积极考察调研其他省份知名高中,以迎接未来高考改革和高中课改的新形势、新变化;同时战术上重视省内对手,汲取本土经验。
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李彦宏经常说百度距离破产永远只有30天,而我说,衡中距离衰落永远只有3年。千万不要像某些中学一样吃老本,坐在前辈打下的江山上昏昏欲睡无所作为,最终“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最终“落毛凤凰不如鸡”,却还一边愤愤不平地感慨“虎落平阳被犬欺”,一边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扬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得能行也。”
“未闻,弗得闻”,是对世界的未知,是问号;“既闻,弗得学”,是对知识和力量的渴望,是感叹号;“既学,弗能行”,是任重道远的实践,自然是破折号了。
“君子三患”,即是本文标题的含义,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