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相轻与相亲

医家相轻与相亲

一提到历史上医家之间的关系,许多人会联想起“扫叶庄”与“踏雪斋”的故事,说是叶天士与薛生白常互生龃龉,各在自己书斋的取名上做文章,影射攻击对方,似乎不扫、不踏,不足以解恨。上百年来人们把它作为笑谈传闻。

  叶、薛二位均是温病学医家,从二位医家的为人及治病态度看,这个传闻颇值得怀疑。

  叶天土以虚心好学著称,即便是他成名以后也是这样。关于他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故事很多。为了学到知识,他曾改名换姓,拜一位姓刘的名医为师;他也曾煞费苦心,乔装打扮成穷人模样拜老僧学艺,学成后方才披露姓名。

  他的字号也表现了他的医学志向。他号“香岩”,这中间还有一段趣事。在叶天士同时代,苏州有位乐工,技艺超群。为谋生,他进京卖艺,挣到不少钱。回苏州后,见许多贫困人家无衣无食,他慷慨解囊,在一个叫“虎丘山”的地方建造了一所“普济院”,专门接济贫苦百姓,他的名声很快传遍乡里。康熙五十五年,清圣祖玄烨听到此事,亲笔写下“香岩普济”的匾额,颁发到普济院。叶天土以“香岩”二字为号,表明他志在学习这位艺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尽管叶天士名气很大,但他从不矜夸,十分谦逊。在治病中,常请别的内行医生帮忙,碰上自己治不好的病,也不逞强,乐于倾听同道的意见。对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治愈他母亲疾病的一位章姓医生,他逢人便夸:章医生的医术比我高明,可以请他看病。不解的是:这位虚怀若谷、谦逊向贤的叶天士,难道就单单跟薛生白过意不去,而不怕别人笑话他?这不是和他历来的治病态度格格不入吗?

  比叶天士小十三岁的薛生白,平素对叶天士的高明医术也推崇备至。据《苏州府志·薛雪传]“记载:薛生白“每见叶处方而善,未尝不击节也。”既然薛氏内心如此佩服叶天士,怎么可能反目为敌,甚至相互辱驾呢?况且,这与薛生白的个性亦不相符。薛生白著有《一瓢诗话》,很强凋“人品”。认为“具得胸襟,人品必高。人品既高,其一謦一欬(指谈笑),一挥一洒,必有过人之处,”把人品的修养与事业上的成就直接联系起来。可见。他很注重品行修养。所以,那些传闻无论从哪一角度分析,都难以令人置信。然而,正是这些传闻,把两位医家的高尚形象一笔抹杀,给中医界造成不良影响。

  不错,历史上的确有过“扫叶庄”,但其本意并不是针对叶天土的。沈德潜《归愚文钞》卷九有《扫叶庄记》一文,介绍了薛生白“扫叶庄”的来历。大意是说:“扫叶庄”是薛生白著书立说的地方。因为那里树木葱郁,落叶封径,薛生白常呼书童缚帚扫除地上落叶,故取名为“扫叶庄”,此其一义;又因为薛生白注释《易》,能补俞氏《易》所末及,屡定屡更,挑除疵漏,就象扫除落叶一样。此其二义,丝毫也没有针对叶天土的意思。将树叶与叶天士的姓联系在一起,完全是牵强附会。

  记述“扫叶庄”、“踏雪斋”这段传闻的书,以王友亮的《双佩斋文集》为代表。然而,有人已从医史和文学等角度加以论证,认为该文不是王友亮本人所作,而是后人在整理刊行时根据传闻添加上去的。至此,叶、薛的这段“冤假错案”可以平反昭雪了。

  历史上,医家精诚团结、肝胆相照的事例很多。金元时代的著名医家朱丹溪与葛可久的交往便是一例。一次,浙中有位女子患“痨瘵”(即今之肺结核),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许多医家束手无策。病家抱一线希望请朱丹溪诊治。经过丹溪的认真治疗,病情有明显好转,但脸颊上的红晕却始终不退。朱丹溪对病家说:“我只能治到这个地步。现在要请吴县名医葛可久施用针灸治疗,方能彻底痊愈。不过,这个人很难请”。他略一思忖,说;“这样吧,我写一封信给你带去,他必定会来的。”病家很高兴,雇了一只小船去请葛可久。葛可久—见朱丹溪的信,即“不谢客行,亦不返舍”,登舟而来。朱丹溪详细介绍了那女子的病情,请葛可久诊视。葛可久认为病在胸肺,余邪未净,应针刺两乳。于是,他取出针具,隔着薄衣,针刺她的两乳,病人脸上的红晕随之消失。朱丹溪在旁边仔细观察,认真琢磨,亦学到了针灸知识。在医技上,朱丹溪当着病人的面承认自己的短处,这需要多么宽阔的胸怀!葛可久有求必应,亦体现了与丹溪的真挚情谊。这则故事可算是中医“会诊”的珍闻。

  当然,由于学派不同,学术见解不一,医家之间产生学术争鸣是常有的事,它能促进医学发展,值得提倡,如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即是如此。另外,受封建陋习的影响,个别医生也的确存在—些门户之见,它阻碍中医发展,不利于中医学术交流,应坚决摒弃。

(0)

相关推荐

  • 公交车、整容、被包养…刘翔新欢旧爱隔空撕逼抖出了不少猛料!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不过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么么哒~ [转载授权和合作咨询请发邮件至2848447305@qq.com联系小妹.]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家 ...

  • 基于易水学派的薛己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薛己的从医环境.学术渊源.所属学派及学术理论内涵,进一步挖掘薛己的学术思想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学术贡献,以期在完善薛己相关研究内容的同时,对现代中医临床有所裨益.方法:第一.溯本追源,通过史 ...

  • 易水学派代表医家治疗脾胃病方药规律及学术思想嬗变研究

    间在用药特征及学术思想上的相似度.结果:1.共收集方剂833首,方剂频次1440次,涉及药物272种,药物频次9701次:药物频次100次以上的药物有25种, 药物频次在300次以上的药物有 甘草.白 ...

  • 明代医家薛己论治妇科痰证学术特点探析

    明代著名医家薛己关于妇科痰证的论述和医案颇有特色,通过结合医家原著,从虽有痰象,非必痰证;虽有痰证,非必痰药;确是痰证,可用痰药;不可拘泥肥人多痰说四个方面探析其妇科痰证的学术特点. 并概括其治疗妇科 ...

  • 在争论中前行的中医

    作者:马长青 内容提要:中医流派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医学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当代中医界人士万分珍视.回首中国古老医学起源于民间,历经千年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形成了多个 ...

  • 李中梓对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目的:通过分析李中梓的生平.学术渊源.所属学派.学术理论内涵,研究易水学派医家对于李中梓学术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李中梓对易水学派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挖掘李中梓的学术思想特色,探讨李氏遣方用 ...

  • 【乾訸书苑】行善积德,熟人相轻

    墨风老师聊国学,喜欢这些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谢谢!

  • 人无完人,谈谈相轻

    思文 至始自终我都不知道他的年纪,他自称大概七零后,戴眼镜,一副严肃的面孔,初次见时是穿着一件蓝色羽绒服,坐在角落,朋友说,那是他的雅座,平日里他都会静悄悄的码字,不言其他.   我一向对安静的人觉得 ...

  • 韵律有道休相轻

    武 阳 海上清音版主,1964年首批知识青年插队务农十年.1984年考入天津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从事出国管理与政策研究.1995年调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从事对外经济贸易研究,有散文集<半卷斋杂记& ...

  • 新解建盏与天目的关系—相混相轻两不宜

    建盏与天目的关系 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说法也很多 笔者认为,二者相混相轻两不宜 ▼ 解惑建窑之 建盏与天目--相混相轻两不宜 文/徐子明 责编/ 知北游 现有的"建盏"与" ...

  • 朱彝尊仲冬情诗,相望相守不相亲,各自抱衾闲坐

    赏读朱彝尊冬日情诗,月欲圆时人未圆,明月怀中半霄堕, "仲冬二七,算良期须果.若再沉吟甚时可.况熏炉渐冷,窗烛都灰,难道又各自抱衾闲坐.银湾桥已就,冉冉行云,明月怀中半霄堕,归去忒匆匆,软语 ...

  • 丁香医生VS权健集团,同行何必相轻?

    看到最后觉得赞同的话, 一定要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文|进击的熊儿子 系我说的都对(ID:jjdxez001)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授权 丁香医生怒撕权健集团,看起来似乎是为了正义. 但就像崔永元举报 ...

  • 诗人相轻与诗人相捧

    作者:龙腾(笔名:子佳) 受"文人相轻"一词的启发,有了诗人相轻的感慨,尔后又有了诗人相捧的发现. 文人相轻的意思就是指文人之间互相轻视,语出三国时期曹丕的<典论·论文> ...

  • 作家相轻

    作家相轻 --兼谈不宜提倡学生文言文作文 █唐甫成(Angelo) 近日,某市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征文活动,作家扁舟技高一筹,独占鳌头,获得特等奖,奖金五千块.可是他的心情十分抑郁,一连几天闷闷不乐.原 ...

  • 一唱一和 ‖ 白唐&子墨 ‖ 一夜西风听到明,梦相轻

    编辑荐: 当你看过不同的风景,走过不同的路,渐渐的我们会发现最简单的幸福,不过是在时光的深处,无论听风还是听雨,都有一个人默默的陪着你. 时光静好,生活如初.一切都在静谧的时间里,显得格外美好和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