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如果你的孩子能吃这几种苦,证明你在培养“三高”型人才
老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想要成为人上人,那么你就得比别人付出的再多一些。因为苦难往往就是磨刀石,打磨你的心智和品性,让你更为“出色”地面对这个世界。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一块好玉,你如果不让它去经受切割、打磨和雕琢这些过程,那么就算它再完美,也不过是一块破石头而已。
一个人,如果你总是让他在温室里面成长,那么他终究会依赖成性,没有任何的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要知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想要让一个人能够有所长进,那么就不该让他去过完全“享乐”的生活,而是让他去吃苦。
曾有人问老师傅:“师傅,您知道怎样看一个人未来是否能有所成就呢?”
老师傅笑着回答:“看他能不能够渡过每一个劫难就知道了。世上的人,谁也不愿自己去吃苦,而那些主动吃苦的,终究不是一般人。”
在生活中,我们强调吃苦,这是因为“苦难”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不强调盲目吃苦。因为有些苦,是不能够随便吃的。
所以说,如果你能让孩子吃这几种苦,相信你正在培养高智商,高情商,高逆商的“三高”型人才。
如果孩子足够“自律”,证明他终究能有所成就
有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这句诗,说出了古代时年轻人为了考取功名时的奋斗和自律的精神。懂得奋斗,是人之勇气,懂得“自律”,则是人之智慧。
一个肯自律的人,绝对是坚韧不拔的强者。
就像苏轼所言一般,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有所成就的人,也许他们智商很高,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特别能够自律,进而让“智商”更进一步,以后天的努力补足先天的缺憾。
想要让孩子有所成就,就该培养他“自律坚持”的精神。
晚清名臣曾国藩,他最为崇尚的,就是坚持和自律。就像他常年坚持早起,然后晨读诗书,练字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敢荒废。
这样的人,也许你暂时看不出他的能力。但是,假以时日,他终究能够蓄势待发,一鸣惊人。
如果孩子懂得“静而不争”,证明他能成大器
老子曾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一个高情商的人,他们不仅懂得如何为人处世,更懂得什么时候该争,什么时候不该争。
在生活中,如果你过分锋芒毕露,那么你终究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为被人“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相反,如果你懂得“藏器于身”,那么就不会有人来故意找你麻烦,来刻意算计你。这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高情商的表现。
一个人,能够控制内心的情绪,把控住为人处世的“真实状态”,他们往往是最为“恐怖”且“可怕”的存在。
而我们,就应该教孩子做一个“静而不争”的高情商的人。因为真正的高情商,终究体现在“行为能力”的控制上。
如果孩子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证明他一生顺遂
近段时间以来,我们从新闻上,经常能看到年轻人“轻生”的事件。
什么博士跳楼自尽,什么研究生在宿舍自杀,什么本科生上吊轻生。这样的事件,其实就是一个警钟,一直在敲响着,可我们很多人却听不见,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把精力放在了智商和情商这两方面,完全忽略了“逆商”的存在。
什么是“逆商”呢?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我们面对困境时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
有些人,他们学历很高,证明他们的情商和智商都是很高的。但是,如果这些人逆商特别低,那么他们终究很难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
要知道,培养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因为只要人还活着,那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但是,在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他们过得太顺了,没有经受过挫折。所以,他们在一点点小困难面前就失了分寸。这样的遇事反应,终究是人的缺陷和软肋。
如果孩子能够“耐得住寂寞”,证明他离成功不远了
诸葛武侯有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如果想要好好地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自己的心智和思维,那么他就该把急躁的内心“静”下来,做到“淡泊明智”。
林则徐有句话说得好,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为何连绵上千里的山峰能够屹立于此而百世不倒呢?就是因为它守住了内心的躁动,进而控制住了“欲望”。
这番话,其实就是“道家”做人方式的一个浓缩。而我们教育孩子,就该教他做一个“无欲则刚”的人。
要知道,如果性格过分刚硬,这并非是真正的“刚”,而是一种钻牛角尖的先兆。如果性格过分焦躁,那么他肯定不能静下心来谋划人生。
所谓的“静”,所谓的“无欲”,说到底,就是教我们要耐得住寂寞,不要被外界的迷惑因素所干扰。
就像你的孩子考到了一个高分,难道就要兴高采烈吗?不需要。只需要好好表扬,然后回到正常的状态就好。
因为荣誉终究代表了过往,而未来还在继续,倘若还在中途“迷失”,那么这个“高分”就是他失败的开始。
要培养一个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先要培养他的“逆商”,然后培养他的“情商”,最后再培养他的“智商”。因为一个“逆商”足够高的人,他的情商和智商,也肯定是不会低的。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