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材第四十三章:攻下
…………………………………………………………………………………………………………………………
第四十三类:《攻下》
(3味/大黄、芒硝、玄明粉)
…………………………………………………………………………………………………………………………
《大黄》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南大黄、牛舌大黄、黄良、肤如、火参、川军、将军、锦纹大黄、峻。
药科——蓼科植物掌叶大、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
产地——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
药类——攻下。
药性——寒。
药味——苦。
入经——肝、心包、脾、胃、大肠。
功效——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肠胀气。
主治——血热,吐衄,瘀血,上消化道出血,湿热,积滞,经闭,目赤,咽肿,腹痛,肠痈,黄疸,泻痢不爽,实热便秘,跌打损伤,疔疮,水火烫伤。
现治——急性结膜炎,口腔炎,口唇溃疡,急性传染性肝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阑尾炎,小儿蛔虫性肠梗阻,毛囊炎,血小板减少症。
参治——吐血,衄血,肠风下血,腹中血块,血闭,诸老血留结,瘀血滚注,瘀血凝积,癥瘕腹痛,热病,壮热,发热,气绝欲死,狂语,谵语,伤寒阳明腑证,身黄如橘子色,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自汗出,手足濈然汗出,四肢冷热不调,时行头痛,眼暴热痛,眦头肿起,头晕口干,鼻中生疮,口疮糜烂,牙痛,胸脘胀痛,饮食停滞,脾癖,肠胀气,肠中有燥屎,胎衣不下,产后恶血冲心,经血不通,崩漏不止,五淋,诸黄,赤白带下,小便淋沥,二便秘结,里急后重,下肢溃疡,水肿,痈肿,冻疮皮肤破产后积血,臁疮,火丹赤肿遍身,汤火灼伤,跌打坠伤。
药理——通宣一切气。调中,止血,下气,泻下,平胃,消食,保肝,利胆,炼五脏,调血脉,利关节,推陈致新,荡涤肠胃,通利水谷,利大小肠,利大小便,通女子经候,抑菌,降压,降脂,抗肿瘤,抗胃溃疡,导泻消化系统,促进胆汁分泌,兴奋肠管平滑肌。
用法——水煎(不宜久煎),丸剂,散剂,外用(煮水擦抹,研粉加鸡蛋或米醋调敷敷——敷-切疮疖痈毒,水火汤烧烫伤,化脓性皮肤病,痈肿疮疡)。
用量——水煎(常量3~12克),外用(适量)。
禁忌——忌冷水。恶干漆。脾胃虚寒者慎服,胎前忌用,产后慎服,久病年高者慎服,血虚气弱者慎服,积滞者忌用,瘀结者慎服,无实热者忌用,表证未罢者慎服。
…………………………………………………………………………………………………………………………
《芒硝》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朴硝、皮硝、英消、盆消、风化硝、马牙消。
药科——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产地——分布于河北、天津、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江苏、安徽、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青海、新疆等地。以河北、天津、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山西等地产量较大。
药类——攻下。
药性——寒。
药味——苦、咸。
入经——胃、大肠。
功效——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主治——乳痈,肠痈肿痛,积滞腹痛,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痔疮肿痛。
现治——静脉炎,小儿鹅口,乳腺炎,大骨节病,漆性皮炎。
参治——阳明病,伤寒,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症瘕,留血,恶血,眼翳,眼泪涩痛,齿痛,小儿重舌,喉痹肿痛,瘰疬,乳蛾,回乳,三焦肠胃湿热,心下痛,停痰积聚,肠内宿垢,闭经,伤寒疫痢,小便不通,黄疸,五淋,淋闭,皮下瘀血肿,疮肿,火丹毒,漆疮。
药理——通经,堕胎,通经脉,利月经,涤肠胃,推陈致新,清心肝明目,抗菌,抗炎,止疼,溶解胆结石,促使肠道蠕动而致泻。
用法——不用水煎,待汤剂煎好后,溶入汤剂中服用,丸剂,散剂,外用(研细点眼或水化涂洗)。
用量——用量(常量6~12克),外用(适量)。
禁忌——不宜与三棱同用。畏麦句姜。孕妇禁用,脾胃虚寒者忌服。
…………………………………………………………………………………………………………………………
《玄明粉》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元明粉、白龙粉、风化消。
药科——为硫酸盐类芒硝族矿物无水芒硝或芒硝经风化的干燥品。
产地——主产于河北、天津、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山西等海边地或盐场附近。
药类——攻下。
药性——寒。
药味——辛、咸。
入经——胃、大肠。
功效——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消肿散结。
主治——实热积滞,热结旁流,口疮咽肿,目赤肿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痈疽肿毒。
现治——小儿惊热,惊悸,发狂,实热狂躁,背膊拘急,宿滞癥瘕,久视无力。
参治——一切热毒风,一切痰火,五脏宿滞症结,五脏秘涩,血癖不调,荣卫不调,表里疫疠,伤寒,久冷久热,脏腑积热,三焦热淋,骨蒸传尸,上焦风热,实热,烦热,五劳七伤,头面暴热肿痛(煎黄连点亦目),头痛,眼昏目眩,鼻衄不止,口齿肿痛,口苦干涩,咽喉闭塞,痰涎,咳嗽,呕逆,饮食过度,小儿疳气,大小肠不通,肠风痔病,臂痛不能举,腰膝冷痛,手脚酸痛,四肢壅塞。药理——解暑,清肺,明目,抑菌,抗癌。
用法——不用水煎,待汤剂煎好后,溶入汤剂中服用。丸剂,散剂,外用(化水涂洗或研细吹喉)。
用量——用量(常量9~15克),外用(适量)。
禁忌——忌食苦参。孕妇禁服,脾胃虚寒者忌服,虚火动者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