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五里镇
◇孙延兵
五里镇原是淮阴区区辖的一个乡镇,也是我出生的那个镇。我的初中三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只是自从中考考上中专,毕业分配到外地上班,回家的次数少了,去那里的机会更是少了,一晃已有近三十年的光景,真是光阴似箭。
要不是前段时间,听哥哥说五里镇和丁集镇合并了,成立新的丁集镇,我的记忆依然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印象。
作为镇里曾经的一员,对五里镇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的梦就是从那里起飞的。在那里,有我少年时求学的身影和拼搏的汗水。
五里镇的交通位置还是挺好的。沿着县城,一条向北延伸的道路,到五里时叉成两条,一条向着徐溜、沭阳方向,一条向着刘老庄、古寨方向,五里镇相当于它们两条路的交汇点。
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我上学时的五里中学。学校不大,几十亩地,但在镇中心,位置较好,学校有几十间平房的教室,因是镇中学,里面汇集不少优秀的老师。
一九八九年,我们那届初三时,更是配备了学校最强的老师,才得以让我们有机会跳出“农门”,换种活法。有严肃认真的英语老师吴延凯,思维敏捷的数学老师马乃伦,知识渊博的语文老师田林斌……
马乃伦老师
中学的南门是乡镇一条主街,每当逢集的时候,街上便挤满了买与卖的人,很是繁荣;东面还有一个门,门的前面有一个大的池塘,旁边长着几棵歪头柳树,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那婀娜多姿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迎风起舞,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西面和背面没有门,是高高的围墙,一般学生很少过去。
我们家不在镇上,而是在五里镇最南边一个叫丁圩的乡村。据说从家里到镇上大约是五里路的行程。我读初中时,家里穷,没有自行车,也没有条件住校,基本上是一天四趟来回地走。
一天二十里的行程,现在听起来似乎挺吓人的,但那时一点也不觉得累,似乎每一步的行走都是为了让自己日后走向更远方的铺垫,人生有梦,再泥泞的道路也不觉得艰难,再远的路也不觉得辛苦。相反,倒是在上学的路中,边走路边看书,让我的成绩突飞猛进,到初三那年,多次参加竞赛获奖,尤其是英语,还获得县竞赛三等奖,据说是我们校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那时的镇上,没有什么高楼,基本上都是平房,沿着校南门口的路一直向东走,便是代表着乡镇商业的供销社。在当时,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单位,连卖东西的营业员头都昂得高高的,一副“公家人”的样子。
也许是见惯了他们骄傲的样子,害得当时不少农村的考生,在中考填志愿时,目标基本上是在供销学校、粮食学校、食品学校、商业学校等几所中专学校间徘徊。
现在看来,还是当时见识少,眼光短。或许谁也没想到在满怀幸运地被中专学校录取,待到参加工作时的九十年代初,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些单位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的比比皆是。
镇政府是在学校北边的一条路上,与其在一排的,还有乡中心小学,与我们关系不大,一般很少去。不过,我姐财经学校毕业的第一站就是五里乡财政所。
镇上另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便是电影院,那时的文化娱乐项目不多,每年春节的时候,便是“大片”热播的时候。我们偶尔也会去看看,但一般是不用买票的,因为当时的放映员就是我们一个村的,大家都很熟悉。我们看,一般也不在影院内看,往往是在露天看,什么《木棉袈裟》、《碧血剑》、《霹雳娇娃》等都是那时看的,至今记忆还很清晰。
新合并的乡镇名字以丁集镇命名,但镇政府办公点放在原来的五里镇,这似乎是上级政府的一种兼顾统筹,更是一种和谐,有点“中国特色”。
其实,或许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毕竟大家都还生活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共有一颗中国心,一个伟大的中国梦。
时间可以遗弃一些东西,时间亦可以创造一切,曾经的五里镇在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往昔的记忆却始终犹如一幅画一样,永远地定格在我的心里,会在无涯的时间荒野里,不时出现、闪动……
五里镇中学新貌
本文作者
孙延兵: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现任连云港一国企高管,先后在《财务与会计》、<<中国农业会计》等国家级、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工作之余,喜爱文学,先后在《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连云港日报》《中华诗文学习》等报刊、电台、网站发表散文、随笔、诗歌、小小说等两百多篇。
感谢关注淮阴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