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系列】 先有“正街”,后有“南县”

先有“正街”,后有“南县”

作者|为之
不知道有没有人探讨过南县的县城为什么会先兴于这“三纵三横”,尤其是“东正街”和“官正街”;也不知道有没有文章写过这几条老街的故事,也许可以探寻一下原委究竟,至少在百度上无还法查询。

老正街,还有昔日繁华的影子

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老街的兴起正是因为它便利的交通。在从前陆路交通不便之时,水运是交通的主流,特别是南县深处洞庭湖腹地,去哪里都是隔河度水。官正街北面向上正接官正码头,与官正码头相邻又是一系列的码头,可见官正街正是得了商旅之便利,成为城镇繁华的窗口,人来人往,货进货出,于是就有了官正街,于是就有了以官正街为中心的城市区域。

官正街,码头下来一段

后来从网上看到了一篇《南县城市变迁》的博文,我有幸了解到南县街市更早的历史。南县城最早的中心是“老正街”,那时称为“正街”。早在明朝,以大兴坊(现在南洲三完小后面财神巷处)为中心的集市逐渐形成。清初,改坊为都,称为“九都”,当时属于华容县西乡。这以后,紧靠赤沙湖上的“赤松亭庙”,依山修筑了“正码头”,铺设麻石路,连接大兴坊集市。这一条街,称谓“正街”。

财神巷入口

“城傍水建,市由庙兴”。有正码头的往来船只,货物集散,又有赤松亭的香客不断,人来客往,这时的南县地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市”的雏形,有了“街”的模样。

赤松亭现照

“咸丰十年(1860年),藕池溃堤,泥沙俱下,洪水侵漫,南县区域所见山岗,尽成膏腴,挽垸修堤,人口剧增,自此,藕池河东支形成。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官设南洲厅抚民府于乌嘴,两年后移迁九都山。遂于正码头东,修“官码头”、“官正街”,并将“正街”与“官正街”连接起来,因官正街地处正街以东,这一条连接起来的街,称为“东正街”,原来的正街就称为“老正街”了。”(《南县城市变迁》)

老正街路口

原来“老正街”是第一条街,而且先有“正街”,后有“南县”,“正街”的历史不可谓不久。因年代久远,未曾亲眼所见“正街”时代之繁华,但由“正街”到“老正街”,由“老正街”到“官正街”、“东正街”、“泰济街”……正是街的历史又见证了城的历史,洞庭湖畔的南县,其繁华与发展,是从“赤松亭”畔的“正码头”开始的,是从连接“正码头”和“大兴坊集市”的“正街”开始的。

东正街现照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东正街与官正街相交的十字路口,正是“南县酒楼”、“南县百货大楼”、“南县副食品大楼”、“南县一旅社”的相继建成,南县城的中心开始向东,转移到了东正街和官正街,官正街与东正街相交的十字路口正式成为是老城区的中心。童年的我所看到的繁华正是这个中心。

老城区中心十字路口,图为南县副食品大楼

官正街连接的官正码头,人们常常就简称为“官码头”。官码头上从前有不少的单位,也与这码头上便利的交通有关。码头西边是县汽运公司,东边是县搬运社和南县二旅社。邻近官正码头,还有一些单位,往西有县粮食局、县煤建公司,往东有县物资局、供电公司等。因为这些单位,后来几个码头也因此得名粮运码头、煤建码头。当然,滨江路上的码头真有不少,最大的几个码头由西往东,分别是“正码头”、“官码头”、“泰济码头”,这正好连接县城老街的“三纵”:老正街、官正街、泰济街。其余小一点的码头,在官正码头以西有:“新化码头”、“粮运码头”、“煤炭码头”,在官正码头以东有:“轮船码头”、“仁济码头”、“风济码头”。这些码头又分别连接有一条老巷子,这些老巷子里也密密麻麻地住满了老南县人。

官码头现照

官码头是繁华的,官正街是繁华的,以官正街为中心的老街也是繁华的,我的童年是在繁华与热闹中度过的。那时的我和我住在码头上的父辈祖辈们多少都有几分自豪,我曾经与这个城的繁华相距很近很近,可以听见她的吆喝,可以闻到她的酒香,可以触摸她的麻石路……即使今天也能时常梦见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现在能看到的“正码头”

图片均来自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