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启丨我家的“芝兰玉树”(散文)

近日重阅《世说新语》,对里面一则小故事很有感慨。东晋时,太傅谢安问众子侄:“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意思是:这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啊。于是后世就把“芝兰玉树”用作对家庭中优秀的有出息的子弟的美称。世人固爱其子,但如何爱却是一门学问。君不见历史上虎父犬子的例子实在太多,连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皇帝的太子都是如此。《红楼梦》中贾府后代的男人更是丢尽祖宗的脸。这里雄才大略的谢安绝不是责备后辈,而是带着一种骄傲的心情和他们谈人生,他心里一定希望谢家出现更多优秀的人才。

世同此理,人同此心。想想古人,看看自家。我家里有几个姐妹,所以外甥和外甥女较多,连同我的儿子,他们都出生于同样的家庭环境——中小学教师家庭。因为我姐弟妹几人大都是教师。有段时间社会上曾对中小学教师家庭的孩子成长环境进行吐槽,很多人大诉苦水:对自家孩子没时间多管,要求却严格。包括学习进步,遵守纪律,积极劳动,与同学发生矛盾后总是自己挨批评……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你自家的孩子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家的孩子?”教师的孩子若表现差,别人一句话便使该教师无地自容,无话可说。所以绝大部分教师是严格要求自家孩子的。但耐心用于别家孩子还行,用于自家孩子身上的却少,倒是严厉的手段更多些。我的外甥和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逃脱这些规律。每个人都受到不少责罚。不过这样做的结果与“严师出高徒”的结果相合。在言传身教方面,我们都很注意细节,姐弟几人没有一人热衷赌场和游乐场所,连麻将也不会打,更不允许下一辈染指这些。工作都很上进,业余时间喜欢读书旅游。我们在引导孩子读书方面想方设法,孩子买书不限制。所以我们家的下一辈基本上都爱读书,看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一定要趁早。

我大姐二姐的女儿一帆风顺上了师范学院,后来一个到合肥从教,一个随丈夫去了美国,给后面的弟弟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三姐的孩子小川高考结束不想从教,选择了医科大学法医专业,学习努力,业余时间更是博览群书,放假回家一次便带回自己购买阅读过的四百多本书,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和淮北市招警考试,招警考试笔试结果小川独占鳌头。正准备参加面试时,中山大学的研究生通知书下来了。在面临一份不错的工作和继续三年的苦读之间,小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求学。小川在上大学和研究生期间,除了学习刻苦,还热心公益事业,在假期到偏远山区支教,积极参加社团工作,当选为研究生社团主席。因为成绩和表现优秀,毕业时受到多家用人单位青睐,最后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局录用,也是因为专业基础扎实,积极能干,两年后被作为优秀人才选派到新疆喀什执行反恐防暴工作。现在仍在为国家边疆的和平安宁而奉献着青春与汗水。

我四姐的儿子小昊在当地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孩子。从小聪颖过人,在大部分孩子三岁能进幼儿园小班时,因为当地农村没有幼儿园,我四姐因为工作忙,图省事,直接把他放进自己所在的农村偏远小学的一年级班里上学了。不料小昊接受能力很强,不仅学会了,成绩还很优秀,在假期顺便把二年级的知识也学完了。开学便上了三年级,以后几年都是如此,所以连蹦带跳六岁便学完小学的全部课程。一时间“神童”的称号传遍方圆。三年初中期间倒没有跳级,成绩依然不错,就是体育实验科目考试拖了后腿,(九岁多的他在体力方面确实比不上大孩子)差了几分没能进入最好的高中,但也进了一所重点中学。高中有晚自习需要上到晚上十点多,小昊却一到九点便困得睁不开眼睛,只好回出租屋睡觉。知道情况后,我们家人开始为他担心,连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成绩会好吗?但“神童”之名不虚然哉!因为小昊休息充分,上课注意力集中,他记忆力和理解力本来较强,平时又喜欢看书,阅读量远超一般学生,所以成绩在六十多人的班级中一直是名列前茅。在2010年的高考中以超过重点大学分数线的成绩被上海师范大学录取,其时年龄刚十三岁多点。

一晃四年小昊大学毕业,我到他家,小昊把他的优秀毕业论文拿给我看,论点鲜明新颖,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虽然有些书生气,我常写论文,知道这对于一个17岁的学生来说,实属不易。内心感慨:“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小昊当年参加国家公务员招考,笔试成绩位居安徽省监狱管理局招警考试第一名。在去面试前夕,我们问他:内心里是不是真的想成为一名狱警,和犯人打一辈子交道?他犹豫了一会,说不想,想继续考研求学。我们鼓励他朝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进。在当年的考研中被自己的母校录取。他说不想上母校研究生,一定要上中国传媒大学。于是复习再考,终于在一年后考入理想的学校。在北京求学期间,小昊仍然很努力。2018年底,他参加了北京市的公务员招考,入围北京市审计局招录人选。但考虑到北京的房价,他又把简历投到我们家乡的淮北师范大学应聘。在和其他几位名牌大学研究生的竞争中脱颖胜出,拿到了录用通知。22岁的小昊便成了重点大学的教师。这让我们一家很高兴,毕竟我们家出了7位中小学教师,还没有一位大学教师。小昊弥补了这一缺憾,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儿子楚天和我妹妹的孩子小辉也都是上学较早,从小受到严格的管教,虽然有过叛逆和懒惰,但前有榜样,后有督促,整体保持着上进的姿态,我儿子在高考录取通知书下来后,提出要到网吧玩一晚上感受沉迷于网络的氛围,我让他随意,但在经过小区门口的网吧时,他却连看一眼都忘了。我提醒他进去,他的回答是没兴趣了。小辉17岁高分考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我儿子楚天考入云南农业大学。

回首我家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他们虽然没有考上北大清华等学校,但自立图强,善良正直,追求知识与进步。作为长辈我们是满意的。我的感觉是做家长的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能朝学校一放就不问了,要以身作则,不能自己沉迷于手机打牌什么的。要孩子求知,自己更要求知。要引导孩子看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多陪孩子走出家门,了解外面的广阔世界,帮孩子树立人生目标……你付出了汗水,后来才能有收获。有时在假期大家聚会,孩子们汇聚一堂,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样子。我原来不喜欢孩子话多的,不知怎的,心态悄然在变化,现在愿意听听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此时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句子在我耳畔回响:“会桃花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诗仙看到自家子弟成才优秀的时候,尚且高兴不已。我辈又岂能免俗?

希望我家的“芝兰玉树”们在新的人生战场上能再接再厉,继续勇攀人生事业新的高峰!

作者简介:

朱良启,男,现年47岁,毕业于安师大中文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烈山区淮北七中。淮北市作协会员,烈山区作协常务理事。《行参菩提》新媒体十大金牌作家。2014年开始散文随笔写作。先后有二十多篇作品在省市区获奖。在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一百六十余篇,四十万余字。



(0)

相关推荐

  • 【西南文学•散文】朱良启/安徽/那一年,我初登杏坛

    西南文学·散文 --微刊总第1321期--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作家简介] 朱良启 ,毕业于安师大中 ...

  • 破产的梦想(散文)

    破产的梦想(散文) 飞翔 弟兄3个,只有三间土屋,我爱上了本村一个没有母亲的姑娘.1978年春,我刚刚供销社返回学校教书,有人给我提亲.那个姑娘只念过小学三年级,10岁失去母亲,有父亲.弟弟.家里有3 ...

  • 艰难岁月(散文)

     艰难岁月(散文) 飞翔 我成家是1981年元旦,家里六口人,只有90平米的三间土砖瓦屋,电灯照明,经常停电,电价比现在还贵.家中最值钱的物件是我从供销社回家时花100元买的一块手表. 第二年分田到户 ...

  • 燕子双飞(散文)

      燕子双飞(散文) 飞翔 谷雨过后,我家的燕子回来了. 一对家燕飞进堂屋,找到西边日光灯上的窝,连声叫着"不吃你谷,不吃你米,只在你家梁上生窝子." 老马识途,也有老燕识家.我很 ...

  • 朱良启丨树梢“百灵”(散文)

    课间休息时,我习惯地抓过近期的几份报纸浏览,<安徽日报>上一则题为<"大喇叭"又响起来了>的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内容是安徽省明光市为把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基层 ...

  • 朱良启丨贺哥(散文)

    我们曾经那么要好,最后还是败给了时间和现实--题记 知乎上有有一个问题:好朋友为什么逐渐疏远?有一个回答被数万人点赞:渐老的岁月和渐远的三观. 听起来很是扎心,却又让人无奈和不甘心.在思索这个问题时, ...

  • 朱良启丨难忘毕业季(散文)

    一九九四年六月中旬,淮北煤师院.校园的各种花草长势正旺,天气已经开始燥热,和天气一样火热的是我们躁动的心,又是一届学生毕业时.我就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 其实早在五月时,毕业的骊歌已经奏响,学校给我们每 ...

  • 朱良启丨病房记事(散文)

    2019年1月31日,我的48岁生日这天没有鲜花蛋糕,妻子本来要为我买蛋糕祝贺的.但我却无口福来享受,干脆不要买了.我是在医院病房里度过的这一天. 就像一台持续跑了几十万公里却很久没有保养的车会出现问 ...

  • 朱良启丨买书(散文)

    中午放学后,我到附近街上办点事.在回去时,我被街角一处书摊吸引住了.这是我几十年不曾改掉的一个习惯:只要见了书摊便走不动,一定浏览全摊,看看有没有我感兴趣的书籍,因为书摊不比正规书店,大部分都是旧书或 ...

  • 朱良启丨多情自古空遗恨(散文)

    公元868年,大唐懿宗咸通九年深秋的一天午后,这天天气真好,秋阳高悬,没有一丝风,湛蓝的天空,一望万里,偶尔有几团白云悠悠地从空中飘过.都城长安西市东北角的十字路口,独柳树刑场.大量的闲人正在朝这里涌 ...

  • 朱良启丨触动灵魂的一件小事(散文)

    在20世纪的1920年7月,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一件小事>,文中叙说了一件小事:一个黄包车夫在拉"我"前行的过程中,不慎碰到一位老妇人,"我"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高中岁月(散文)

    1987年8月初,正值盛夏酷暑,草木葳蕤.我们家里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味道,因为就在7月,我和三姐.妹妹分别参加了中考.高考和小升初考试,当时除了小升初容易些,高中大学都难考.当时即使是一所农村高中也不 ...

  • 朱良启丨母亲和她的土地(散文)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看上去中国农村田野广阔,土地纵横交错,不好分辨,实际上那些长满庄稼的土地物各有主,更有些让人意外的是每块土地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它们的主人就像熟悉手中的纹路一样熟悉这些土地.小时候放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