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芹丨奏鸣台畅想(行走散文)

闲来无事,信步走进淮北市相山公园,沿着迤逦的林荫大道,一直前行,不远处,便看到那古老的奏鸣台。远远看去,奏鸣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堆乱石,台上,杂草丛生,只是四周被围栏护着,才略显它的与众不同;走近细瞧,却有一种古朴厚重的味道。四处清幽一片,寂寥无人,静谧的恍如进入史前社会,周围古树参天,杏黄的树叶落满破旧的石台,给人一种沧桑之感。

眼前的奏鸣台高约2米,长宽约6米,由100块汉代石块堆砌而成,周围地面以碎石块铺筑。虽名曰“奏鸣台”,事实上从来没有人在此演奏过,即使偶尔传来袅袅古音,也是远处显通寺飘来的佛音。台前有一黑色石碑,正面刻写“汉阙遗址”四个大字,背面刻有汉阙遗址简介,看着奏鸣台的介绍,恍如隔世,此台无关风月,却与历史有染。敲击着古老的石块,发出“嘣嘣”的响声,像古筝演奏,仿佛穿越到遥远的古代。

奏鸣台,原汉阙遗址,为显通寺附属建筑,奏鸣台大约建于清代,相传此处为春秋时宋国君主游山宴饮奏乐处,也是历代迎接官绅朝拜祭祀奏乐的高台。站在奏鸣台前,穿过时空隧道,来到古老的春秋时期,那时,相地隶属宋国,属偏远蛮荒之地,宋国国君常来相山登游祭拜神灵,登山游玩疲劳之时,遂令跟班乐队奏乐以消疲劳,故留下奏鸣台的痕迹。

到了汉代,此处遗址被汉阙代替,相传,此处曾有一个较大的汉墓,墓前建有守陵石阙,此阙便建在当年宋国国君奏乐遗址上。史料记载,汉代建筑中,阙属于“宫门”的形制,即建在宫门或陵墓等建筑群前的左右对称的建筑物,两阙间空缺的地段为通向阙后建筑物的道路。“阙”与“缺”相通,两阙之间为一通道,“阙然为道”,这就是汉阙名称的由来。该处的汉阙应该是某位达官贵人墓穴通道。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汉阙历经千年风雨,进入清代,相人为纪念宋君奏乐,活跃文化市场,便在此处搭台演出,此台便是奏乐台。每逢重大节日,相人便在此处登台演出。建造奏鸣台时,人们拆掉汉阙部件作为建筑材料,只留下汉阙底座,保留至今。现在,仍然可以看到石阙的残片,阙帽和阙身。汉阙虽然被拆除,仍然保留着汉阙的基本风貌,为后人留下可供参考的“活化石”,所以,汉阙遗址有石质“汉书”之称。汉阙遗址的发现,从某些程度上证明淮北也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离开奏鸣台,渐行渐远,城市的喧嚣再次充斥耳鼓,而奏鸣台的奏乐之声却始终在我脑海萦绕,久咀不厌!

作 者 简 介

李端芹,男,淮北市濉溪县人,民革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淮北市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业余从事文学创作,网络发表散文、小说、杂文数百篇,有多篇稿件被市县报刊采用,出版文集《山风吹来》。系淮北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








(0)

相关推荐

  • 散文||鱼刺咔喉

    鱼刺咔喉 来杭州日久,一日三餐,除了那几样蔬菜,就是大馍米饭.一家人都想吃一顿鱼,一来解馋,二来为即将生产的儿媳补补营养.去超市买了一条鲫鱼,老婆回家三下五除二,熬了一锅鲜美的鱼粥.等儿媳吃好,锅里还 ...

  • 散文||那个冬天,我不再寒冷

    那个冬天,我不再寒冷 李端芹||安徽 冬日的阳光温和,可爱.午后,拿一本书,坐在阳台上,大把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倾泻进来,暖洋洋的.此刻,捧着一本小说,走进柔美的故事里,恍惚间,时空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 ...

  • 李端芹丨榴园采风(行走散文/外一篇)

    十一国庆期间,应烈山区作协之邀,随县文联一行去烈山榴园村采风. 榴园村位于淮北市烈山区东部,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淮北市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榴园以盛产奇石和石榴闻名,每年会吸引大批游客来此观光. 驱车 ...

  • 李端芹丨母亲的针线筐(散文)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再次把我拉进对母亲的深深回忆中. 记忆中,家里一直有一只针线筐,里面放满了针头线脑,那是母亲做活 ...

  • 李端芹丨我的语文老师(散文)

    做学生时,最让我敬仰的应该是我的几任语文老师了,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1 我的小学是在青涩年代度过的,准确的说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期,那段时间正处在文革后期,所有的学校几乎处于瘫痪或 ...

  • 李端芹丨年味,渐行渐远(散文)

    春节已罢,一切如旧. 广播里还在播放着禁放烟花爆竹的通知.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逡巡在街头,感觉茫然,盼望已久的年就这样走了?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望着光亮如镜的街面,匆匆而过的行人,莫名之状涌上心头. ...

  • 李端芹丨美哉!九溪(行走散文)

    五一小长假,西湖景区人满为患,不想去凑热闹,儿子诱惑我:有个好地方可愿前往?我笑曰:只要有美景,去之何妨?趁儿子周末休息,说走就走.好在是自驾游,儿子整理停当,直奔九溪. 从地图上看,九溪,位于西湖西 ...

  • 李端芹丨我家的皂荚树。(行走散文)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棵皂荚树,它有着高大的身躯,庞大的枝干,黝黑的皮肤,处处显示着它岁月的古老.据说,他是我爷爷年轻时亲手栽植的,由于他长在我家门前,父亲分家的时候,它自然归属了我家. 打我记事时起, ...

  • 李端芹丨蒙山行(行走散文)

    作者夫妻合影于蒙山之巅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高粱那个红来哎稻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当高亢嘹亮的&l ...

  • 李端芹丨《那飘雨的日子》后记

    又到了飘雨的季节. 时光匆匆,距离第一本文集<山风吹来>出版已有三个年头.回想过去的三年,鲜花和汗水并存.文集的出版给我带来了一些荣誉.在县教育局董标老师的关注下,<山风吹来> ...

  • 李端芹丨别随意喊叫老师的名字(随笔)

    近日,新书<那飘雨的日子>问世,班级的孩子们近水楼台,先睹为快.新书到手,孩子们群情激奋,纷纷拿着新书让我签名,我龙飞凤舞,挥毫书写自己的大名. 这天中午最后一节课,我正准备骑车下班,隐隐 ...